上周,《典籍里的中国》更新了,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新一期的经典是《论语》,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我们从小学习的经典,里面的道理大家都非常熟悉。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整个"论语"的核心,有时候我很好奇,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礼乐崩塌,那时候的人一定一直在思考如何生存,还想做一个君子。
但是孔子坚持自己的思想,格局非常高,那么,他自己一定是一个强大有力的人。
读完《孔子传》和《经典》后,我越来越觉得孔子有一颗仁慈的心和宽广的胸怀。来源是他始终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
那孔子是怎么做到乐观且豁达的呢?
1.乐观就是凡事不强求
我们都知道孔子桃李满天下,但关于他儿子的记载并不多,仅有的一段《锦鲤过庭》就充分说明了孔子不强求的心态。
孔子问:“学了《诗》了吗?”
孔鲤回答:“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呀。”
又过了些日子,孔子又遇到儿子,问:“学了《礼》没有?”
孔鲤回答:“还没。”
孔子说:“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啊。”
如果我们作为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一听到没学会,肯定急了,第二次问,没学会,估计要生气了。
而孔子则没有对孔里发脾气,只是告诉儿子学习有多好,有多有价值,他没有干涉孩子,你要做什么,而是尊重孩子,让他掌握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在这样的教育下,孔里没有懈怠,他知道自己要追赶父亲的脚步,潜心学习,培养儿子孔吉,孔吉成为孟子的老师,继续传承孔子的仁德思想。
他的不强求,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善待了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过分强求,给自己的内心增添了一丝平静,在沉淀中逐渐强大自己的内心。
2.乐观就是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
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坎坷,本来是贵族,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十七岁丧母,做过库管,还当过大官。
为了推行仁政,勇于跟世家大族挑战,被打压下去。
五十五岁那年,他开始周游世界,说是“旅游”,在交通不便、战火纷飞的年代,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孔子却无怨无悔,一直抱着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人生。
正如专家所说,一定有人问过他:“师父,你的生活并不顺利,但你总是这么乐观,为什么?”
这是《论语》第一章的第一句话:“时时学习,时时学习,说不出来;如果您有来自远方的朋友,您就不能快乐;如果您不知道,您就不能闷闷不乐,您就不能成为一个绅士?"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而不是无休止的抱怨,这样更能激励自己,勇往直前,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
3.乐观就是“不惑“和“耳顺”
孔子周游列国,过程并不顺利,他的厚德爱民思想总是触动当时权贵的利益,孔子一行经常遭到各种追赶、阻拦、攻击。
孔子去郑国的时候,路困马累,不经意间与学生们分开了,他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口,等待着,也许是太累了,所以他放下了圣人的神气,不再矜持,一副完全失落的样子。
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著名的记录:
郑仁或自贡说:“东门有人,他们的合唱像姚,他们的脖子像高陶,他们的肩膀像孩子,但他们低于余三寸。如果你累了,你就像一条迷路的狗。"
“累得像丧家之犬”,这话真不好听。自贡大胆转述给他后,孔子并没有恼火,而是说:“当然,当然!”,学生们的心情也放松了。
面对别人的“嘲笑”,孔子随声附和,当作笑话。即使他很沮丧,他的心仍然很宽广。他越平静,他就越强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孔子在《论语·第二章·为了政治》中也有解释:
“十有五,我决心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七十而不逾矩。"
孔子的“不惑”是一种坚定的志向,没有杂念。只要他能发扬自己的仁爱思想,他就能接受一些苦难。
他的坚定还体现在他的“顺耳”上。他把好话和坏话都听在耳朵里,内心仍然平静。外界的评论无法控制他的想法。
当我们内心坚定,关注自己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流言蜚语就不会再困扰我们了,没有分心,内心也是愉悦的。
孔子一生都没能实现“仁政”的理想,但他用生命闪耀光芒,感恩生命,淡然面对苦难。
希望孔子的乐观豁达能影响到你,用积极地心态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