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礼、乐为“仁”服务,孔子的意思是“仁才是礼乐的根本。”
大哉问
孔子刚刚说了仁才是礼乐的根本。
接着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夸奖林放问了个好问题。
一转身就说:一般的礼节别太奢侈,要尽量节俭一些。
丧礼呢,最重要的是对死者表达哀伤,也不必太周全。
是不是有点蒙了?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林放的问题,也与上一章礼的根本“仁”相互不搭界。
但仔细琢磨,孔子明确解答了林放所问的礼之根本问题。
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人的内心。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
就大众的礼节而言要“宁俭勿奢”,形式表达到了,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不要演变成懂规矩,按礼节办事之人的一种经济负担。
礼如果变得太奢侈,大家就会远离礼,贫穷百姓就无法接近礼。
就丧事而言,其根本就是表达对死者的哀伤之情,办理丧事也不要太过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根本。
丧失如果太过讲究形式,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贫穷人家也难以办到。
孟子说,很多人把死亡的老人扔到沟壑之中,就是这个原因。
这两方面其实都是“仁心”的驱动,“仁者爱人”。
用林放的问话对上一章“礼的根本就是仁”做进一步的解释。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述而》)进一步解释了“奢”和“俭”,太过奢侈就会“不逊”,“孙”通“逊”,恭顺的意思。
意思是心思都用在表面形式上了,内心的恭顺就会不足,就会出现“越礼”的行为。
太过节俭就是“固”,“固”就是简陋、寒酸。
孔子的意思是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后一章的“不孙”就是“奢”,“固”就是“俭”,“与其不孙也,宁固”还是“与其奢也,宁俭”的意思。
两章所表达的内涵并没有什么区别。
孔子不同的学生记录了同一件事情而已,这样的章节在《论语》中还很多。
孔子先从理论角度总结出“礼乐的根本是仁”这一思想观点。
再用回答林放的问题来进一步解释对于礼仪形式运用的关键在于内心有仁,在仁心的指导下去安排礼仪形式。
本章有个不好理解的字,“与其易也,宁戚。
”中的“易”字。
古今学者对“易”字的解释争议很大,有很多关于这个字的学术论文。
我们只要搞清楚在这里怎么解就好了。
我们过去碰到“易”时多说是《易经》的易,多做“改变”、“变化”、“交换”讲。
在本处这么讲就不通。
朱熹应用《孟子》中“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中的“易”字,解释为“治”、“治理”。
有这个做基础,我们解释成“治办”、“置办”、“筹备”就比较通了。
研究《论语》的正确姿势
本讲前两章的内容经常被后世批评,什么编辑混乱没有体系呀,什么前后矛盾呀。
我总是提醒那些学习《论语》的人,你如果发现了《论语》的问题,先别怀疑《论语》,很可能是你的问题,你还没有研究透。
所谓的问题一般是时代的局限性问题,是思想观念是否符合现代人的问题。
而不是《论语》本身有什么问题。
就我这么多年学习《论语》及其周边文献的经验来说,研究者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今天也一并做个交流。
一是为了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目的随意篡改《论语》原意。把孔子搞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供起来。实际上是捧杀孔子,让人们无法接近孔子。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群体。
二是为读《论语》而读《论语》。不花力气去研究历史背景,相关人物,也不与其他儒家著作做比较研究。按照现代人快餐文化的方式去解《论语》。严重破坏《论语》语境,低俗化《论语》思想。这方面的代表是北京某师范大学的教授。我看他讲论语就是为了电视效果,为了电台的收视率。
三是断章取义、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做前后文分析,拿中间的一句话做片面理解。欺负“古文盲”的知识不足。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台湾某师范大学的教授,他讲《论语》纯粹是商业目的。
四是为了无限拔高孔子而故意曲解《论语》。说《论语》和孔子根本就没有错误,圣人的话都是对的。二千五百年前的著作一定存在很多本源性的错误,或者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根本不必去粉饰打扮来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这方面的代表是南怀瑾老师。
研究《论语》正确的态度:第一是运用孔子 “一以贯之” 的学说思想去解孔子。
用《诗》、《书》、《礼》、《易》、《春秋》、《左传》以及孔子后世的《荀子》、《大学》、《中庸》、《孝经》等儒家经典还原儒家及孔子本意。
二是通过历史著作,利用现代网络花功夫了解孔子时代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历史事件。
三是查询甲骨文写法、金文写法及造字原意。
查询《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了解字的广泛意义,对比前后文及孔子学说思想确定最合适的解释。
四是以学习的态度,批评的眼光看古今名家对《论语》的各种诠释并加以参考。
知礼的林放
林放在《论语》中非弟子第五个出场。
我们叫他五号男配角吧。
除本章外,后面“季氏旅于泰山”一章,孔子对林放的“知礼”进行了褒扬。
在《论语》中有名有姓还能得到孔子表扬的一定不是小人物。
小人物都用“或”,就是“某人”、“有个人”的意思。
综合曲阜周边文化古迹及学者的研究,我们大致能知道林放的一些基本情况。
当然,对于这样的研究成果我们就当个故事来听,不必较真。
林放,字子丘(邱),春秋末鲁国人,约与孔子同时代。
一生致力于礼的研究和传播。
相传林放终生不仕,隐居泰山,高卧山林,放浪于松石云水之间,向进山香客宣传孔子学说,并给当地山民传授礼、乐、诗、书、数等文化知识。
他虚心好学,造诣颇深,在当时已负盛名。
正因为他对礼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所以受到历代帝王、文人的景仰。
汉代文翁在所作描绘孔子及孔门先贤的巨型画作《礼殿图》中,特为林放绘制了肖像。
唐玄宗追赠林放为清河伯,并在林放故里修建林放祠。
宋真宗追封林放为长山侯,并从祀孔子庙廷。
曲阜城外还有“林放问礼处”等遗迹。
我的网名就叫“大哉问”,就是从这里偷来的。这得感谢林放的好问题。
道客村曰:
人而不仁礼乐戏,礼之根本在心里;
礼如其奢不如俭,丧如其易不如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据说在泰山修礼。
(2)礼:前一章说礼的前提是仁。这一章讲礼的形式与内涵。
(3)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大张旗鼓地去操办丧礼。一说谦和、平易。
(4)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3.3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3.4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这问题问的好啊,意义重大!就一般的礼仪形式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筹备得很周全,不如让参加丧事的人能从内心表达出对死者的哀伤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