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土话 古话不落空 义乌俗语
义乌民间方言俗语趣谈之九
“讨过三年饭,做官都不換”
释义:此句俗语颇有反讽意味,意指底层群众生活艰难,劳作辛苦,毕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亦指做乞丐轻松,逍遥自在,无牵无挂,即便做官也还没有讨饭轻松自在。
义乌古话方言
小故事:义乌邻郊有个"葡萄白下″村,村口有颗古樟树,樟树洞里住着团近出名的讨饭佬"黎伯″。说起黎伯一不缺胳膊二不缺腿,四肢健全人高马大,从青年起就好懒成病,不愿跟大伙下地干活,在那不劳动不得食的年代,黎伯选择了讨饭这个古老营生。
黎伯讨饭不卖惨。他自制了一付竹快板,自编个小曲儿:索啦索拉西来西,讨声同年哥,午饭食过未……
边打快板边哼小曲,农村七姑八姨看到黎伯唱的有趣,往锅里扚一口饭给他,有时黎伯也会再提个要求:有没有菜给点?好心的大嫂大妈会从自己的碗里均一夹咸菜萝卜。
有卖艺行乞的小样儿。
碰到一些不是善茬的主,嫌黎伯篷头垢面肮脏,放个黄狗出来撵出三里地。
黎伯惊魂甫定,日头偏西,肚子打鼓,看看四周无人,在长山背蕃薯地悄悄挖了个拳头大的红薯,狼吞虎咽吃完拍拍手,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回樟树洞蜗居。
其实,生产队有牛棚,仓库都可暂时安家。黎伯住惯了樟树洞,图个逍遥自在。
有一天,黎伯行乞到择沿塘角,昔日的地主婆何宝美叫住他"黎伯,你把这半桶屎给挑到自留地里,回头给你一碗饭″。黎伯心不甘情不愿地挑着粪桶走了一里地,放下担子直骂何宝美:"干嘛这么爱土地?你停辈子(下辈子)还想做地主不是?″何老太一脸尴尬。
黎伯继续开导她;"侬看我多自在,讨过三年饭,做官都不換!田地多财产多,到头来老公枪毙,田产充公,还要驴狗式做牛马?侬真想不开……″
说罢,撂下屎桶哼着小曲扬长而去,一碗饭的工钱也不要了。
改革开放前夜,人们都忙于各自的营生,那个冬天披半领破毯,夏天只着条旧裤的黎伯好久未露脸了,渐渐被人们遗忘。某一日村里有人说:葡萄白下黎伯倒了(死了)……
嗬,黎伯倒了,不知倒在卖艺行乞的路上,还是倒在樟树洞他的家里呢?
再无人考证。
作者野鹤 痞支整理
义乌话普通话
义乌方言是古汉语变迁发展的活标本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改革开放以后小商品市场声誉鹊起,名扬国内外。
其县历史悠久,秦王赢政(始皇帝)廿五年(前222),定江南,平百越,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
乌伤县名的由来,相传“秦颜孝子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
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乌孝,曰义乌,皆以孝子故”。
唐武德七年(624)起称义乌,宋时属婺州,明、清属金华府。
惟其历史悠久故,其地方言也纯正质朴,古韵悠长。
义乌方言是一门古老的方言,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印记,这既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古汉语的发展,又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活标本。
义乌话十八力
【作者简介】:笔名痞支,实名支登成,浙江义乌支氏苗裔,布衣一枚。
好文史,《支氏渊源》一书作者;喜书法及爱写诗,醉茶艺,乌伤茶庄创始人。
本头条作者分类板块标题如:支氏/诗文/旅游/感悟/茶道/文史/生活花絮等等,请亲友爱粉按喜好阅读。
头条内容均为作者原创,缘是天意,份在人为,欢迎读者跟帖互动,别忘了点赞哦!谢谢
关注“痞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