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唐宋时代考试策论
在唐宋时期的考试中,主考官主要问一个与时事政治有关,或与古今对照治国理民有关的问题,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种文章叫"谋略论",政策是有谋略、有计划、有方法的意思;理论是文字和语言对主题的发挥,没有一定的规范,更没有一定的框架。除了《谋略论》的内容外,还考查文人墨客的文学歌词,包括用毛笔书写的字体,并不像明清后人只考《八股文》,所以不要混淆视听,只要多读传统古籍,就可以明白,不可目空一切,胡说八道;《八股文》是明代以后产生的考试陋习。
现在的考试完全不一样,是根据规定的课本,或者加上主考官的自我解释,先定标准,再问问题,对错是固定的,没有你自己的思考和发挥,这对于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化学等物理科学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对人文学科的通才学科进行概括是非常不合理的。
简单来说,现在学校的考试方式主要在于猜题,不管是什么知识和学问,只要会猜题就对了;而猜题有时就像猜拼图,靠的是运气;清朝人对考试中的八股文怀恨在心,说:"品天下豪气,八股文太阁书",所谓"太阁书"就是考试规定的公文上的小楷,而不是什么大书法家的书法。所以,现在的考试是卖人间豪气,猜意识箱里的题,这并不可悲,也很可笑。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学习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她是小学毕业,出国留学博士回来的。我笑着问她:"你怎么这么厉害?"她说:"老师!我一点也不喜欢读书,但我会猜题,所以每次考试都要及格,却要送我去读书的路上,这让我很生气。其实我读书是为了给父母和家人争面子,让社会知道我有学历。在我看来,读书考试全靠运气,所以老师,您说曾国藩靠运气是对的。"听到后,我只哑然失笑,答应了。
8.唐末五代到两宋
唐代李家皇权中,唐代中叶150多年后,先是北方封建城镇、节度使等军阀内乱;后来,文人黄巢假扮强盗,集结军队;西北边疆归化的少数民族分离建国。首先是云南的南诏国(五代时成为大理国),然后,全国被士兵分成十三个地方,从而形成了后梁(朱温)、后唐(李存旭)、后金(史敬唐)、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等被称为唐朝五代的历史。北方归化的少数民族契丹利用了此时的势头,形成了后来与宋朝对峙的辽、金、元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没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整个社会和民生只能忍受离乡背井、饥寒交迫的痛苦,禅宗和仙道深受人们的信任和繁荣;至于治国理政、齐家安天下的传统儒家学术则枯萎无力,几乎承受着既不救国也不自救的痛苦。唯一特别的是,有一两本创造石刻儒学的十三经,似乎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和对人道主义研究复兴的期望。紧随其后的是著名的赵家三百年的宋朝。
9.两宋的守文弱主
众所周知,宋朝是文风最盛的一代,也是过去历史上最尊重文人雅士和丞相权力的一代,穷人的丞相可以和皇权的国君相提并论,绝不是像明朝的丞相,只能站着向皇帝报告,甚至随时可能被出家出身的皇帝朱当众打屁股,所谓明朝,真是三百年来缺一个明君的一代。清朝宰相也站着说话,这是明朝学习的榜样。
但是宋朝和金朝一样,分了北宋和南宋三百年,也没有把当时的中国恢复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站在我们历史习惯的正统观念上,那些不能统一全国、统治世界的人就很难算是正统了,所以宋朝应该算是我们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天下,是赵家两兄弟(赵匡胤、赵匡毅)的天下,再加上一个只念《半论语》就能统治天下的同族赵普,三人合谋从《陈桥兵变》开始,添黄袍,孤儿寡妇之手夺天下,赵氏兄弟作为职业军人酷爱读书,尤其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在部队待了十几年,他放不下书卷,说过一句古话《开卷有益》。他完全是一个假装强人的学者。
所谓知军怕军,兵变后归军征伐中原,赵匡胤采取的是文人政治,整个北宋时期,北方的燕(北京)云(山西大同)十六州始终归契丹人所有;西北的陕西、甘地也被少数民族大夏占领;云南西南有大理国;辽东(东北)地区的事务根本无关紧要。即便如此,在这个时候,从唐末到五代这一百多年间,民不聊生,苦难太深的时候,大家都只希望暂时能有一个英明开明的君王,稳住天下,就心安理得了,更何况赵匡胤也是一个从前方统帅背叛天下的人,他最怕统领军权的战友效仿,所以他重文治弃武,树立了一代文人政治的特点。后来,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名将都不明白,赵家的祖传秘方要么被处决,要么永远闲置,从来没有想过要统领军队恢复中原,这就相当于一个商业公司的老板根本不想扩张发展,但是那些做员工的人不明白,他们极力发展自己的业务,扩大自己的领地,这不是大大违反了老板的忌讳吗?
10.宋代的书院
我们现在稍微解释一下两宋的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宋代的文化教育,重文轻武,很多名臣贤臣,还有很多诗人诗人,改变了唐代三百年的文雅,诗歌的规则,成为宋代的词、理学。
宋朝建国之初,仍沿袭唐制,以考试的方式招揽天下英才,早期如王增、王旦,再如名臣严术,极力提拔自学成才的穷孤儿范仲淹,而他和范仲淹又特别崇尚私塾讲学之风,就这样,孙福先在泰山脚下开了一个图书馆,专门教徒弟,然后胡渊讲学吴忠,崇尚师道。而民间讲学之风由此打开,并一直持续到南宋末年,范仲淹影响和培养了著名的大臣和好大臣,包括寇准、傅碧、文彦博等。至于宋明儒学中光芒四射的五位儒家——张载(横渠)、周敦颐(莲溪)、二成(程皓、程一),以及南宋儒学巨匠朱熹,这些史称关、洛、廉、福建儒学家的命运几乎都与范仲淹有关,而且与私教的书院制度密切相关。
比如,大儒家张衡渠年轻时去西北边疆参军,遇到范仲淹,范仲淹劝他好好读书,成才报国,抓起一本《大学》送给他;张衡渠带着《大学》回来,后来成为一代儒家名家,流传千古的名言有四句:为天地立志,为百姓立命,为圣人续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堪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好榜样,大家都读过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知道他是宋代的显赫人物,但对他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丰功伟绩却不甚了解,但他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是一个伟大的儒家和通俗的儒家,不应该和一个理性主义者混为一谈。
11.宋代理学家们开了孔家店
为了浓缩和描写过去文化教育的历史演变,我们不敢过多涉及,仅以上述宋代私教书院兴起后被称为历史上的五儒之士为代表,略微了解他们所说的孔孟之道,其中的量变与质变,学者们开设的"孔家店"所售商品的品质与老孔、孟店的原装商品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初,中国学生运动想要推翻的孔府家店、吃人礼仪等,大多是那些文人添油加醋的弊病,一时间,推翻的风气爆发,他们都把矛头指向二孔,实在有冤的嫌疑。
简单地说,宋代士人对传统儒学的解读有一些关键点,就像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学派所阐释的神学一样。但我所说的就像是,它只限于类比,绝不能脱离类比。这种类比只是意味着士人的儒学是将孔子和孟子的理论变成经院主义和宗教戒律。更复杂的是,他们用理和气的二元性来解释"形而上学至上",这也与人性的培养联系在一起。内容非常广泛精彩,学学术的也不能掉以轻心,它的形成绝非偶然,影响了宋朝至明清,禁锢了中国文化近千年,今后有机会有时间的还是重点关注一下,要想看懂大纲,一定要看黄立周编著的《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以及禅宗的《景德传灯记》和《指月记》。这四部伟大的作品,在其中,令人印象深刻,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理性主义者的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非常大,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隋唐以来禅宗和佛道的繁荣。理性主义者原本是坚持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家学说,坚决反对五百多年来席卷社会各行各业的禅宗和道家学说。继承了唐代韩愈的"原道"和"世说"的含义,并受到李敖的"复经"的启发,理性主义者奋起助禅入儒,助道入儒,拒道。然而,理学所谓的理,正是借用了禅宗达摩祖师日进、行进中的理,再加上佛家的理与法界,法界,法界,万物不碍法界,理就是道,就是禅。
孔孟的儒家之道,其内涵胜于禅、道,但它是世界的一份子,不是天生的,认为禅、道出世,不是圣人之道,所以人人皆可为尧、顺,人人皆可成圣,只要阅读宋明儒学的研究案例,便可一窥究竟。
在唐宋时期,弟子记录禅师语录,称为语录;因此,理性主义者也有语录,禅师将个人学佛与禅修开悟的对话业力称为公案;理性主义者将个人学习经验与师生的对话称为学案,禅修与功夫修行的方式称为禅修、禅修或禅修、修智;理性主义者将修行的主要目的称为尊主或从诚。再比如宋明学的巨著,仿照禅宗的体裁,其意图是,你有酱油,我有醋,你有酒泥,我有酒,各家有各家的共同爱好,谁也不比谁低。但最重要的是,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自宋儒"理学"兴起以来,即禅宗衰落的开始。这是中国学术进化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但你要知道,连、罗、关、福建的儒学或理学也有不同的设施和设施,并不一致。这与唐末五代禅宗分五派的情况非常相似。宋代当时的理学并不像元明三四百年那样完全归于朱子(朱熹)家族。例如,南宋理学最大、最有趣的问题是朱(Xi)与鲁(象山)之争。朱熹主张道学,陆象山却主张重德,换句话说,朱熹的主张相当于禅宗的渐修;陆象山的主张相当于禅宗的顿悟,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极具韵味的地方。
12.两宋的儒林和文学
我们只是着眼于中国过去的教育经验,侧重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和对自学成才的重视,尤其是对宋儒的学者。因为这与明清600年八间文考试中的学者选拔有太多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理解。此外,在宋朝过去的两三百年里,有许多著名的儒家和伟大的作家自学成才并考入进士;他们并不都是学者。比如以北宋名臣、文学史家著称的司马光,以及父子齐名的欧阳修、王安石、三苏、黄庭坚(山谷)等,都不是一般人,他们每个人的生平史上都有一本好小说可写,好不热闹。
但是为什么宋朝在文学诗歌方面与唐朝有如此大的不同呢,这就是我前面提到国家制度建立的原因。
宋初建国之初,建都富饶之地的卞梁(开封)北伐基本上没能成功渡过黄河,与漠北天南的开阔风光无关,所以在文学境界上,远不如汉唐;在政治经济上,他只是通过给敌人“岁币岁丝”来长期贿赂外敌,试图求和。两三百年来,他似乎为北朝辽、金、元三代充当了经济资源的补给站。宋真宗赵恒在禅院之战中急于议和,甚至说"万不得已,万不得已也不行"当着敌人面的丞相寇准极力反对,并暗中召见特使商议、使者曹义义,说"虽有诏旨,若你已答应三十万,我便杀了你。"最后,曹以十万银两,二十万绸缎签约,就这样,朝廷疲软悲哀,但偏偏社民相安无事,一时也称得上盛世,如欧阳修诗中两行:"万马不听令,众扇无事培养"读到这里,真是让人深思感叹!
因此,宋代的诗歌和文学大多充满了世界上承平的田园气息,田园气息非常浓厚。最著名的是著名的大臣杨毅等人,他们因为喜欢唐代李商隐诗歌中浪漫的内容而创造了“锡坤体”的诗歌风格。后来,有了充满山林气息的“九个和尚”的禅诗,这也突出了宋代承平文学的特点。在南渡之后的宋代,著名诗人范成达和陆方翁也充分展示了田园气息。从西昆体到依声而成的长短句,出现了宋代词体。
此外,在南宋时期,也有许多提倡实践派的人才,有些人甚至公开反对理学,这似乎被标榜为神圣的科学;虽然他们也与朱熹是朋友,但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意见却完全不同,例如历史上被称为金华派的陆祖谦(东来)、陈亮(同福)、永嘉派的叶氏(水信)等。然而,唯独朱熹一生中有特殊的机遇,却重视了四书释句,成为明清六百年来“八条腿写”招贤纳士的固定思想,古今岂不令人惊讶?
研究宋代的文化教育问题,尤其不要忘记同时研究辽、金、元的历史,因为这个时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在过去的三百年里,北方的辽、金、元也继承了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教育,但在皇权制度上却有所不同。辽、金、元与南北朝的北魏一样,比较佛系,但就中国整体文化而言,在入世治国的方式上,仍然注重儒家传统。
随着北宋末年至南宋之间理学的兴起,北方儒家认为它像是儒家的怪胎,或者说是儒家的一个平行分支,如北方著名儒家李平山所著的《明道集》,中和了儒、释、道三家的观念,驳斥了理性主义者的论调;至于金元时期,禅宗曹东传法高僧万松行修以其卓著的声誉望重士林,最终振兴了嵩山少林寺的禅宗风格。金元之间的著名学者,如元玉山、耶律楚才等,都是他的弟子,特别是在中医史上,继唐代孙思淼的高峰之后,金元来时,又出了四位名医,他们的著述流传千古,至今在医学上仍有经久不衰的权威,也可以说,在金元时代,北方有几位医学家对生命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分别是浙江义乌的河间刘万素、张子和、李东元、朱丹溪,他们都不同于南方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们谈人生、谈人生,坐拥理与气的二元性,但这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