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思结合是谁提出来的?
①
学思行结合是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这是他的教育思想之一,他的教育方法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
学思行并重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②
学思结合是孔子提出来的,是关于学习心理的观点。意思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
学思结合来自于《论语-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认为光学习不思考,即如果单纯通过博学和审问获得感性知识,而不是经过思维加以分析整理、引申归纳,提高到理性水平,则所学虽博,所问虽多,也必然是茫然若失,不会有心得和收获;反之.光思考不学习,则所思虽勤,结果仍会疑难重重,问题得不到解决。
孔子的学生子夏也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的命题,明确概括了“学”一“问”一“思”的规律。
二、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行相结合?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注重主体自觉性。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
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学”“思”“行”结合,形成了“养心、养气、慎独”之说,即所谓“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
③
在战国时孔子就己经提出学思行相结合了
三、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一是讲究学习方法,要经常温习,要在温习已经学的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学思要结合;
二是要有好的学习态度,即要谦虚好学,学习要不知满足,不断进取,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四、【题文】按要求填空。【小题1】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三人行。”,启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小题2】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绿杨阴里白沙堤千里共婵娟
③示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论语十二章珍惜时间的名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意思是: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扩展资料:《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启示】”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翻译: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六、论语治学典故?
1、注重启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指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要使学生能够联想、对比,知一方而推之其他三方。
这里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一是学生要有解决疑难的迫切要求。
这时加以指点,其效果当然很好。
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即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主体性,要恰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好一个“度”,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2、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一口气读完不过脑子,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如《先进篇》中,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
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
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学会,还要教给他们如何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3、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
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
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
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
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
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
七、孔子逆境名言?
1、吾日三省吾身。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
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
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
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
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