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行动夺势,孙子兵法之《行军篇》解读与应用

行动夺势,孙子兵法之《行军篇》解读与应用

《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这三篇关于“地”的战术,我称其为“地三篇”,所在集中在一起来解读。

回顾《形篇》《势篇》《虚实篇》,都是关于“山水地形”的解读和应用,所以称其为“术三篇”,也叫“水三篇”。

四个“三篇”放在一起,谋三篇是战略,层面最高。“水三篇”“地三篇”是战术层面。从内容上来看,“地三篇”更接地气,也就是描述的更详细,更具体,更朴实。

地三篇统揽

用现在的话来说:

战略必须高瞻远瞩,接天气;

战术必须落地生根,接地气。

所以,“谋三篇”与“地三篇”就是天气与地气的差别。

“谋三篇”有理念、有深度、有高度。

“地三篇”落地化、细节化、无章化。

所以,“谋三篇”的妙语、精华很多,经常被拿出来引用。“地三篇”篇幅很长,引用却非常少。短句很多,但理解起来却很费劲,许多关于地形的名词需要解释。

兵法十三篇共7400多字,平均每篇就是570字,“地三篇”的着墨足足用了2760字,地真有这么重要吗?

是的。

原因一:野战时代,战争无非就是争夺地盘,打仗就是收复土地,地大才好发展。

原因二:谋略的描述精而少,落地的内容细而多。落地,本就是把战略落到“地”上。

原因三:战略要靠将,落地要靠士。将要有远见,士要能执行。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扎的深才能执行。

例如建一个航空母舰,这是一个大项目,大内容,大战略。那么落地,最终要把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做好。这螺丝钉可不普通,而是防水、防锈、防盗(防止人们随意拧开搞破坏),这就是落“地”之法。

地三篇结构

“地三篇”的上篇,都是从“地形”的角度来描述,并且给出简单战术指导。

“地三篇”的下篇,都是从“将领”的角度来阐述,并且给出相应战略指示。

这三篇内容繁多,相互重叠的地方也很多,只是对“地”的应用角度有所差别。

地三篇上篇

《行军篇》是指导行军和驻军的战术,是利用地形行动。

《地形篇》是指导利用地形作战的术,是到战地做准备。

《九地篇》是指导因地布局攻防战术,是识别地形布局。

《行军篇》,开篇提出六种特别的地形(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然后又会遇上另外五种特别的地形(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并且给以简单提示,要注意埋伏。中篇又指出32种特别场景,还有简单指示(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地形篇》,开篇提出六种地形(通者,挂者,支者,隘者,险者,远者),并且简单解释(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然后又给出简洁策略(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紧接着提出败军六式(弛者,陷者,崩者,乱者,北者),也就是败走方式和败走策略。

《九地篇》,开篇提出九种地形(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而后从人的角度给出的地形定义(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然后给出简洁有力的布局策略(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

为什么会中伏,为什么会败走,为什么如此布局,并非天灾,而是将领指挥不利,没能运用地形、地利、地势。

地三篇下篇

“地三篇”的下篇,就是从将领角度给以指示。

《九地篇》是指导因地布局攻防战术,是识别地形布局。

《行军篇》,阐述将领的判断力和领导力。

不是兵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敌情,用好人才。在用人方面,是展示将领的领导力(这是今天的词,在当时叫亲民),将领的声明、发言、规则,下属要服,行军就有好的效果。下属不服,不听指挥,行军效果就减弱。

《地形篇》,阐述将领的魅力(在当时也是亲民)和知胜之道。

将领视士兵为婴儿,爱兵如子,同进同退,全军都能很好利用地形,并且知道对手的情况,加以布局,这就是胜战,这就是知彼知己。

但这里是用了整整一段话,足足用了一百字来表示“知彼知己”。

看看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还有,前文非常精练的阐述了“知彼知己”,在《行军篇》却足足用了近百字来表示“知彼知己”。有没有感觉,这段解释有些啰嗦,战术层面的语文,就是这样琐碎。所以,有人质疑这三篇不是孙子亲撰,还质疑兵法非一人所为。

不用质疑!

灵活运用就好,能用多少用多少,继续看篇章最长的《九地篇》。

《九地篇》,阐述将领融合力和谋略。

善战者,能让敌人军队分裂,无法顾及整体。而且能融化士兵内心,能使三军,如同一人。

《九地篇》文字最多,1300多字。上篇是九地之述,然后将领之术。下篇再述九地之形,然后又是将领之法。

整个三篇,没有“九和五”的数字,只有地形的名词。今天是高铁时代,高速时代,和平时代,哪还有这些地形,如果特别地形,早被装修成旅游景点了。例如险地,做成玻璃桥;山林,做成木屋;绝涧,做成瀑布;天隙,就是一线天;天罗,变成网红景点;陷阱,早就填平了。

但这并非地三篇的应用,而且与《孙子兵法》无关。

行军篇的封面

行军故事

今天如何应用,先讲个行军故事。

三国演义,有卧龙和凤雏,可以说是得一而得天下,事实并非如此。凤雏庞统在一次行军时,与卧龙诸葛亮在大路和小路的选择上有分歧。凤雏选择了小路,被埋伏致死。这是经典的行军案例。

三国正史,说的是庞统领兵,被飞箭射中而亡,逝后葬于落凤坡。不过这个落凤坡,我没有深入考证,但有个疑问,是因为凤雏先葬而后改名落凤坡,还是有个地名本就是落凤坡,然后选择埋葬凤雏。感觉前者可能性大一些。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讲起兵法,最好的落地场景还是《三国演义》。许多战争本来就是简单粗暴,兵力堆积。攻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三国演义》却应用了诸多战略和战术,甚至还有黑科技。(诸葛亮造的木流牛马,还有三气周瑜,妙哉)。

古代顶尖军师,谋略上一般没有大问题,却总是败在小小战术上。

今天,若干企业家,战略方向把握的很精准,却总是绊倒在小小细节上。

一年做上千亿产业,出一次国,生活作风出了问题。还有人去国外游玩,把公司赌输了。有人参加一个论坛,讲些女人话题,讲些赚钱话题,三观直接带歪。甚至有些人,在APP上表达观点,完全不把情势放在眼里,目空一切,随口乱说。

还有一个行军故事。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开战。准备战役时,铁匠给国王的马打掌钉,但铁钉刚好少一颗。要出战,只能这样凑乎上阵。结果,国王骑着少了一颗掌钉的马冲到阵前,预料的事发生了,马掌掉了,国王栽倒在地,整个军队士气大受影响,不战而败,最后整个国家毁在这颗掌钉上。

后来有人将这故事编成寓言: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国。

小小细节,别说影响一件事,也会毁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国。

为什么?就是不明白行军奥秘。

《行军篇》应用

地三篇在今天,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路演,所以我今年做了一个付费专栏【路演兵法】,就是因为这两者非常契合,浑然天成。

路演的前期规划,对应兵法谋略。

路演的现场规划、现场布置,现场服务,正好对应着兵法的“地三篇”。

行军篇是到达会议现场,地形篇是布置会场,九地篇是现场路演。

《行军篇》如何应用在会议现场?

一、四军之利

行军篇首段提到四军——处山之军,水上之军,斥泽之军,平陆之军。

这是指导我们选择会议场,也就是作战现场的四要素。

要选择适合会议的场地,客户容易到达的现场,交通便利的酒店,可以旅游观光的地标。

客户前来参加你方举办的会议,可以安心学习,也可以顺便旅游,顺便感受一下都市夜景(白天在会议中),顺便品尝一下当地美食,一举多得,四军之利也。

二、行军时节

行军篇提到地理环境导致作战士气,要选向阳之地,不容易得病。高处,不容易积水。还有32个相敌之法。

同样,会议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下雨要准备好雨具。如果会议是付费现场,要做好安检,避免闲杂人等溜进去。还要防止现场有人私发传单,影响会议秩序。

凡是你起疑心的地方,就容易有纰漏;凡是你看着不舒服的地方,客户也会转移注意力;凡是你不当回事的地方,客户总会当回事。所以,会议的统帅要注意这些细节,像“相敌32法”那样细化,防微杜渐。

三、行军之道

本篇解读没有引用精华语句,但要将行军之法进行升华。

要把繁杂纷乱的现场,理出一系列规则,平稳到达现场。

内在稳住初心,外围适应变化。

行动一个团队,行动如是一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4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