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鼎翁的《那树》我时常在想,一个有着这么多人生经历且已年过90高龄的老人却在心里种下了一棵树,并用一杆笔和一纸字的力量写下了对这棵树的爱和怜,也写出了对这棵大树被恶意杀伐的愤怒。在我想,这棵树并没有离去,她鲜活在这篇文章里,鲜活在读者心中,并且永远鲜活在鼎翁的记忆里。
这棵树注定会引起鼎翁的注意。他是以一位路人的眼神关注到她:这棵树早就立在了路边,当周围尚未开发,这里只有平房加泥泞小路的时候她就长在了这里。从她那斑驳的树身和茂盛的树冠下的树洞里常有香火缭绕的情景告诉我们,这棵树本是这里的原住民。
在鼎翁的笔下,这棵树如此充满灵性。
她是那么坚毅,即使台风无情的挑衅也不能撬动她的一根毫毛,风雨过后甚至一片树叶都不曾被吹落。
大树就是这样知恨知爱,狂风到来时是服务于众生的避风港;炎热的天气里,是人们纳凉的好去处,文章中鼎翁用充满爱意的文字说到:“阳光经过树叶的过滤,留给人们的是美妙的光晕和凉爽”, 其实读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里也是鼎翁为读者开辟的一处精神纳凉的处所。
鼎翁心中有爱,心思细腻,他甚至注意到了情侣的需求,他用“夜晚带给有情人的是一席温馨的场所”的一段文字表达了老人内心对于这棵大树的赞美和对年轻人的祝福。
在鼎翁的心里,那是一棵何等伟岸、阳光、有爱的大树!也是一位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依然健硕的老人。
她用不老的神话给予这方土地以爱、以想象,以及无形的奉献。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不都是好处。
对这棵大树而言, 正是因为道路的拓宽和修建,周边公交系统的设立、新的居民住宅的建设和居民的迁来带给这棵大树莫名的罪和祸,使她遭到嫌弃,被看成了碍事的存在,更因一次冲她而来的撞击致当事司机死亡而被判死刑。
鼎翁带着悲切的心情,为这棵树即将被杀伐而感到痛心,并声泪俱下地为她“送行”。
他用“尸体的肢解”、“踝骨”、“白森森的骨粉”、“呻吟”、“大头颅”、等充满血腥和肉体感的字眼表达内心对这棵大树被砍伐后而发出的悲哀和愤怒,甚至呐喊!
遣词造句是一个作者表达思想情感最直接的工具之一。
它是作者在行文中内心世界的综合体现,也最能表达作者在人性、社会学、人文及文学等方面的修养或造诣。
不难看出,鼎翁就是这样一位学养高就的作家。
作为一位文学大家,鼎翁自然是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家”写起的。
相信若干年前他只是台湾乃至美国华人界一位喜欢写字的文学创作者,充其量是一位优秀写手。
正因为他在孜孜不倦的书写中,引发各种思考,文字直抵灵魂,直达社会问题,从而在他的表达中勇敢且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个性思想。
那些充满爱,充满恨和贬责社会弊端的文字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文学上越来越多的认同,以致最后成了扬名文学界的大家。
或许可以这样说,鼎翁成就了文学,文学也成就了他。
因为写就是学的一种行为过程,我们每个写作者都是在写字中逐渐修正和完善自我,从而不是文学成就了自己,就是在人品学识方面有了造诣,或是兼得双修。
鼎翁的悲悯情怀就是他在人性表彰中最为突出的高地。
读文,我被鼎翁内心蓄满的悲悯情怀所感动,全文的每个章节都渗透了老人对那棵树遭受不公待遇而发出的悲鸣之声,喊声透出了他对世间万物之爱、对曾经给予人类精神和物质感受力的树木之爱。
爱由心生,所以才有了在诸如大树被砍伐后,先生内心发出的流血般的愤怒和呐喊。
他如此发声是把一棵无缘无故被杀伐的树看成了一个人,一位老朋友、一个邻居,甚至看成自己的家人被送上了断头台。
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路面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
她们戴著斗笠,包著手臂,是树的亲戚。
” 鼎翁借用清洁工与大树是亲戚来深情表达自己对大树的爱,表达自己也是大树的家人,因为他对这棵大树所倾注的情感远比这些清洁工要多得多。
鼎翁自始至终没把大树看成物质,而是当作了一位老者,一位圣人。
他以鸟儿的繁衍与树木的关系说到了这棵树的由来已久、她的无辜。
在鼎翁看来,在那树树枝上栖息的鸟儿已经至少有了五十代(无数代),说明树如此的高龄和由来已久并与鸟儿始终和睦相处着。
在说到树洞里的老居民不得已搬家的时候,鼎翁是这样说的:大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提前告知了蚂蚁家族赶紧离开,蚂蚁对大树依依不舍,绕树数匝才渐渐离去。
长龙般的蚁群,在迁徙中任凭车轮的碾压也不改变方向,它们要和大树一样,朝着命运的方向决然而去。
这段描述,真实体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与思想,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赋予大树以人的思想和情感,想到了自己命运不保,却要保蚁群之命,而性灵的蚂蚁为了感谢,为大树举行了葬礼。
说到蚁群为大树举行葬礼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作者人本主义情怀的表达和体现。
文中说到的“葬礼”一词,体现了作者对大树遭遇屠杀最为痛愤的呼喊。
他通过人与树之间在临终关头的角色共存,表达了自己对大树的哀悼、哀痛和不平!他用这个词也表达了树的无辜离世、“那树”生命的终结和树木生命背后的一切缘由,从而指向作为砍伐者的残暴和人类对于树木的无情无义,甚至不如蚂蚁,不如蚂蚁懂得感恩.....
《那树》从头至尾体现的是一位作家之于生命的尊重,从大树到栖息树上的鸟儿,筑窝于树洞的蚂蚁,还有那些被灰色的水泥埋在地下,触摸地球的大树根系.....总总这些,厚实地反映了一位作家的人性和人本主义情怀。
确实,鼎翁曾说过,他就是要写出全人类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这棵百年大树无辜遭受砍伐,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砍伐一棵大树不能说是破坏生态,但是每人砍伐一棵,或是树木无缘无故被杀伐,却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态意识的淡漠和对生态环境的漠视。
如果重视,植树的应该多了,砍树的少了。
鼎翁在人性地为那树发出悲鸣之声的背后就是在向人类对给予自己如此多爱的大树遭到杀伐而进行发问,指出人类的无情无义,说穿了,鼎翁并非只在为这棵大树鸣不平,他是在为地球上的所有遭受人类不公待遇的异类鸣不平,这正应了老人的那句话,他要为世界上的事情鸣不平!
的确,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当今世界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随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及由此引发的土地沙漠化,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等等问题,这些绝非是一国一地的事,而是关乎到全人类的事情。
这些问题自然是我们人类过度消费资源,破坏资源、和随意毁坏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引起的。
树木对气候和水土的保持,对于空气的净化作用应该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而不是看着它们挡事了,看着不顺眼了,并因司机酒驾撞树而亡,却要让大树来为人类的错承担罪责,最终竟被宣判死刑,从此消失并将被人们逐渐忘记。
只有鼎翁在心里深深地记得她,因为先生记得那树曾经带给这个地方这么多让人和动物得益的好处,这就是先生对树的最质朴的感恩,也是人性最直接的彰显,是老人慈悲胸怀最质朴的体现。
文学并非只归属于艺术,它也是现实的、历史的,更是人性的。
文学作品有多贴近生活、多贴近人性,才会更多地产生文学效应,达到感化人,推进社会积极意识建立和促使社会意识产生冲击效力的目的。
人性是人在个人综合素养之下的一种析出,越是有文化的人,越具备这样的素养,当然不排除朴素意识的存在。
《那树》在艺术上的成就在于她不单在文学方面,因为文学的成就不单会表现在艺术审美之上,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所以“文学既人学”才成为大多读者和作者所要开悟的道理。
而鼎翁用《那树》这一篇文章已经为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
从《那树》的写作功底看,我们不能不为老人深刻的写实和心灵感悟紧密相连而营造出的那种艺术之美而折服,为文章所表现的人性之美和艺术的完美融合而惊叹不已。
可想而知,老人在抨击毁树行为的同时,对树木及其与之相关的事物进行了“写生”和“素描”:於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公尺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老人的这段文字从比较学的角度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之美;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
诗样的文字,细腻感性,读文似乎听到了老人轻声吟诵的声音。
他用比喻的手法,让人意想之外却又合情合理地把雨滴的声音比喻为猫步。
情景化的文字,只能使文字更为具象,更让读者跟着文字感受到那片被雨打湿的夜晚,她是那样湿中带有诗意。
通篇文字中,让读者感受到是鼎翁通过批判那树被恶意砍伐的事情来反衬树木之美、树与相邻异类及人的和谐之美,还有鼎翁透过文字反映出来的性灵之美及文字之美。
这不能不说这篇文字所承载的多重元素使得这篇文章的内容饱满并充满大爱,是作者透过自己的文字向人们指出了一个视觉方向和思想方向。
这就是鼎翁作品的高超之处。
一篇追悼的文字,不忘用鲜花绿意陪衬,读来,犹如一阵秋风掠过,而此刻枫叶正在飘飞的美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想说,在鼎翁心里,人有情,草木更有情,因为人会伤害草木,而草木只会在带给人类和地球福泽的同时,听任人类的处置。
鼎翁用《那树》这篇文章把这棵树从死亡中救活,栽种在了自己心灵的花园,献给了读者。
而在我们的心里应该不止种下这一棵树,还应有许多许多,用她们来装扮人类的美丽花园,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和谐完美......
语录网网友观点:确实人们不能包容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物,只要这种东西是有影响他们的,只要能找到她的弱点,还有什么可以谋取的,就结邦结派排挤她,这显得人类社会实际上就是屠场,而且是没有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