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统计调查表明,在日本最受推崇的唐诗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它的作者叫杜甫。
01
《旧唐书》就曾说,“而有唐以来,诗之达者,为适而已。”就是说唐代的诗人就高适一个人过上了好日子。这样对比起来,古今中外的诗人就没有混得好的,当然也包括杜甫。
在这些过得不好的人里,杜甫又是比较惨的一个,坎坷半生,老死孤舟,唯留下一千多首诗。
杜甫写诗是祖上传下来的,他出生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氏族,他的爷爷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大诗人,我们熟悉的五言七言绝句,他爷爷是奠基人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格律诗的国标制定者。
所以杜甫敢说:文章吾家事。
有这样的爷爷,杜甫的起点就比一般人都高,“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按理说出生在这种世家,他应该少年及第吧!
然而,并没有。
24岁那年,杜甫要考公务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想凭真本事,博个出身。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参考被浇了一盆冷水,他落榜了。
在其他同学眼里,这位来自河南巩义的同学,口才不行,字也马马虎虎,答题思路更是不行,考不上很正常。
沮丧不了几天,杜甫又恢复斗志,下次再来,我就不信考不上。
此时的杜甫对自己悲惨的命运一无所知。
时隔多年后,现实又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
这次的失利是因为宰相李林甫。玄宗心血来潮下诏取士,李林甫认为是一场闹剧,用一句“野无遗贤”,中断了杜甫和其他考生的公务员梦。
没有了出路的杜甫,困居长安十年,一事无成,最终靠一篇《大礼赋》换了一个文不对题的官:右军率府兵曹参军,没格没品,就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官。
这一年他44岁,残酷的现实磨灭了他的理想。
02
现实不仅仅磨灭了他的理想,还顺手磨灭了他的爱情。
困居长安十年,杜甫常思念妻儿,他想着妻子的模样“香雾云鬓显,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去就职前,他请假回家看望妻儿。
长安到奉先,二百四十里路,杜甫走的艰难不已,就有了那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路上虽然艰难,但他却马不停蹄赶回家中。在进家门的那一刻,听到妻子的哭声,最小的儿子饿死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杜甫困居长安的十年,家中早已穷得揭不开锅了。
极致的腐败,极致的混乱下,就在杜甫回家的这个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逃至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立为肃宗。
杜甫这时将家搬到了鄜州羌县避难,听到这个的消息后,匆匆安置好家小,只身北上,星夜奔赴灵武。
没有逃过难的杜甫,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同样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被逼当了新朝的官,而杜甫因为没名气又官小,没有被囚禁。
才离开不久的长安已经大变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用这首诗写出了心中的泪,为国家、为官员、为天下苍生。
在郭子仪陈兵渭水时,没有名气的杜甫,冒险从城西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从叛军中脱身,奔赴凤翔觐见皇帝。
随着社稷的动荡,战局的变化,他一直在奔波。放不下社稷兴亡、放不下黎明百姓的他时刻关注时局的变化,为剿灭叛军献策。在讨伐叛军的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用《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乱世人命薄如纸。
从长安到华州,杜甫经历了战乱后的无穷灾难,创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人逢乱世,究竟何去何从呢?
03
因为对日渐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几经辗转后,到了成都。
在那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手握重兵,身居高位的严武。
在成都是杜甫多年来最舒适的一段时光,虽然日子还是不太好过,刮大风时掀屋顶,下大雨时漏水,但是比千里无鸡鸣的中原战地要安稳得多。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诗歌,其中不乏明媚之作。
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宁静成都的写照。
严武颇为照顾他,表奏杜甫为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杜甫终成“杜工部”。
这时的杜甫已经奔六。比他大的李白、孟浩然都已相继去世。而他还是一个没有名气、没有荣誉,也没有关注度的诗坛过客。
可惜,好景不长,永泰元年,比杜甫小十多岁的严武猝死成都,没有了老友,成都不再是乐土,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离开了成都去了夔州,在这里,他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
两年后,在潭州开往岳阳的一艘小船上,终于,杜甫病倒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他最后的时光是在船上度过的,来来回回湘江走了好几遭,却绕不过厄运的纠缠,甚至遭遇兵乱经常吃不上饭。
行至耒阳时,遇江水暴涨,五天没有吃到东西,直到好心的耒阳县令聂某闻讯送来酒饭,才得以疗饥。
一生家国情,满腔报国志,可是这个梦想不可能实现了,他最终病死孤舟,享年59岁。
04
虽然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却一直怀抱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用诗记录人生、记录历史,他这一生,留下1400多首诗。
他的生前没有显赫的荣誉,却活出了自我。
时隔多年,元稹看到了杜甫无人问津的作品集,一时惊为天人,于是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而韩愈,更是对杜甫赞赏有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半个世纪之后,杜甫与自己的偶像有了一个无可比肩的齐名——李杜。
真正的珍珠,不会被埋灭,时间会证明一切。杜甫,从来就不是失败者。
他的生命交给了深爱的国,他的笔墨为天下苍生而呐喊。
他勇敢的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自强不息,奋斗无悔,虽然在生前没有达到世俗的成功,但是,他一直在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