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短句始于什么朝代?
①
词也称长短句,早在我国古代唐朝时已经出现,经过五代到北宋和南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
②
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汉魏以来的古诗,句法以五言为主,到了唐代,七言诗盛行,句式较古诗为长,故唐人把七言句称为长句。
七言句既为长句,五言句自然就称为短句。
不过唐人常称七言为长句,而很少用短句这个名词,这就象《出师表》、《赤壁赋》样,只有后篇加“后”字,而不在前篇上加“前”字。
元人王珪有一首五言古诗《题杨无咎墨梅卷子》其跋语云:“陈明之携此卷来,将有所需,予测其雅情于稳,遂为赋短句云。
”由此可知元代人还知道短句就是五言诗句。
中晚唐时,由于乐曲的愈趋于淫靡曲折,配合乐曲的歌诗产生了五七言句法混合的诗体,这种新兴的诗体,当时就称为“长短句”。
韩偓的诗集《香奁集》,是他自己分类编定的,其中有一类就是“长短句”。
这一卷中所收的都是三五七言歌诗,既不同于近体歌行,也不同于《花间集》里的曲子词。
这是晚唐五代时一种新流行的诗体,它从七言歌行中分化出来,将逐渐地过渡到令慢体的曲子词。
三言句往往连用二句,可以等同于一个七言句;或单句用作衬字,那就不属于歌诗正文。
故所谓“长短句”诗,仍以五七言句法为主。
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宋元编录唐人总集,始于古律二体中备析五七等言为次,于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论。
一曰四言古诗,一曰五言古诗,一曰七言古诗,一曰长短句。
”这里,胡氏告诉我们,他所见宋元旧本唐人诗集,常有“长短句”一类。
我曾见明嘉靖刻本《先天集》,也有“长短句”一个类目,可知这个名词,到明代还未失去本意,仍然有人使用为诗体名词。
唐代
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云:“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
自中叶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
及本朝,则尽为此体。
”这一段话,作者是要说明宋词起源于唐之长短句,但这里使用的两个“长短句”,我们应当区别其意义,不宜混为一事。
因为唐代的长短句是诗,而所谓“本朝尽为此体”的长短句,已经是五代时的“曲子词”,或南宋时的“词”了。
晏几道《小山乐府》自叙云:“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误。
”又张镃序史达祖《梅溪词》云:“况欲大肆其力于五七言,回鞭温韦之途,掉鞅李杜之域,脐攀风雅,一归于正,不于是而止,”这两篇序文中都以“五七言”为词的代名词。
晏几道是北宋初期人,张镃是南宋末年人,可知整个宋代的词人,都知道“长短句”的意义就是五七言。
唐五代
从唐五代到北宋,“词”还不是一个文学类型的名称,它只指一般的文词(辞)。无论“曲子词”的“词”字,或东坡文中“颁示新词”的“词”字,或北宋人词序中所云“作此词”,“赋墨竹词”,这些“词”字,都只是“歌词”的意思,而不是南宋人所说“诗词”的“词”字。
北宋初期
词在北宋初期,一般都称之为“乐府”,例如晏几道的词集称为《小山乐 府》。
但乐府也是一个旧名词,汉魏以来,历代都有乐府,也不能成为一个新兴文学类型的名词,于是欧阳修自题其词集为《近体乐府》。
这个名称似乎不为群众所接受,因为“近”字的时代性是不稳定的。
接着就有人继承并沿用了 唐代的“长短句”。
苏东坡同集最早的刻本就题名为《东坡长短句》(见《两 塘耆旧续闻》),秦观的词集名为《淮海居士长短句》,我们还可以见到 宋刻本。
绍兴十八年,晁谦之跋《花间集》云:“皆唐末才士长短句。
”而此书欧阳炯的原序则说是“近来诗客曲子词”,两个人都用了当时的名称,五代 时的曲子词,在北宋中叶以后被称为长短句了,王明清的《投辖录》有一条云: “拱州贾氏子,正议大夫昌衡之孙,读书能作诗与长短句。
”这也是南宋初的 文字,可知此时的“长短句”,已成为文学类型的名词,而不是象东坡早年所云“长短句诗”或“乐府长短句”了。
只要再迟几年,“词”字已定型成为这种文学类型的名称,于是所有的词集都题名为“某某词”,而王明清笔下的这 一句“能作诗与长短句”,也不再能出现,而出现“能作诗词”这样的文句了。
北宋
直到北宋中期,《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没有成为与诗不同的文学形式的名词。
苏轼与蔡景繁书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
”陈简斋词题或曰“作长短句咏之”,或曰“赋长短句”,或曰“以长短句记之”。
黄庭坚词前小序用“长短句”者凡二见,其念奴娇词小序则称“乐府长短句”。
以上所引证的“长短句”,其意义仍限于五七言句法,而不是一种文学类型,特别可以注意的是黄庭坚作玉楼春词小序云:“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
” 因为玉楼春全篇都是七言句, 没有五言句,所以他说“乐府长句”,而不说“长短句”,如果当时已认为“长短句”是曲子词的专名,这里的“短”字就不能省略了。
③
始于宋朝,如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
二、长短句萌芽于什么时候?
萌芽于唐朝。
中晚唐时,由于乐曲的愈趋于淫靡曲折,配合乐曲的歌诗产生了五七言句 法混合的诗体,这种新兴的诗体,当时就称为“长短句”。
这是 晚唐五代时一种新流行的诗体,它从七言歌行中分化出来,将逐渐地过渡到令 慢体的曲子词。三言句往往连用二句,可以等同于一个七言句;或单句用作衬 字,那就不属于歌诗正文。故所谓“长短句”诗,仍以五七言句法为主。
唐朝。长短句是词的别称,起源于唐。
三、词又叫做“长短句”,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随着什么( )灭亡?
明朝时期词是最衰败的,词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元金时期,元曲很著名,词已经开始衰败,但不乏一些著名词人,如元好问段成已等,明代才是词坛和诗坛最衰败的时期。
故清代一著名文学家曾说:“词致于明,而明亡矣。
”但这不是说明代就无词了,陈子龙等人的词也可说是精致可读,但整个明代也没有过著名词人出现。
词在清代又复振兴,纳兰性德的词曾冠绝当世。
要说随着什么灭亡,恐怕要说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之后,五四运动时提倡白话文,拗口的古文逐渐退出文学舞台。词也就随之灭亡了。
四、长短句是哪种文体别称?
长短句是词这种文体别称。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为用歌配合唱出的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唐宋词是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唐宋文学的一个光辉成就。
长短句是词的别称。词又称长短句,每句字数依词谱而定,长短不一。
五、词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繁盛于宋朝。
又叫长短句。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六、宋词达到黄金时代的背景?
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繁荣兴盛的时代。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寺位。唐圭璋所辑《全宋词》及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不包括残篇、附篇)20000余首,有名姓可考作者1430余人。现有材料虽不齐全,但两宋词业之盛,于此可见大概。
长短句的滋生与演进
长短句歌词在唐代兴起一时,尚未能与一代声诗相抗衡,入宋以后,却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于诗坛、乐坛,迅速发展成为一代之胜。这不仅是由于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面且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宋代“至贫至弱”。在与西北、东北少数民族的冲突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而这一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及思想文化背景,却有利于长短句歌词这一特殊诗体的滋生与发展。
宋朝立国之初,统治者比较注意调整内部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北宋时期160余年中,,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
宋王朝推选厚待官吏的政策,让百官“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于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
因此,北宋崇宁期间,都城汴京(今封)成为社会文化娱乐的中心,出现了“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荼坊酒肆”的繁华景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靖康之变”,北宋政权覆亡,表面上的承平局面被冲破了。
但是随着偏安局面的形成,统治集团以保境息民为务,仍然纵情声色。
一时间,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便成为地主官僚的“销金锅儿”。
每逢佳节,临安城内,翠帘锁幕,绛烛笼纱,脆管清吭,新乐交奏,颇有东都遗风(周密《武林旧事》)。
长短句歌词源于民间,在其草创时期是以大众艺术的身份出现的。
但是,当它由民间过渡到文人手中,进入以言闺情与赏歌舞为主的时代,便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利品。
同时,由于合乐应歌,长短句歌词受到燕乐的制约与熏陶,也形成了特殊的艺术个性,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
所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寺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宋人“析醒解愠”(晏几道《小山词》自序),“娱宾而遣兴”(陈世修《阳春集》序)的需要,为宋代艺术家“言诗所不能言”,表达“动于中而不能抑”(陈子龙语,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转引)的欢愉愁怨之情,提供了方便。
因此,在宋代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长短句歌词便发展成为有宋一代的代表文学之一。
七、长短句又称什么?
长短句是一种文学体裁,在古汉语里又称为词,在我国宋朝最为盛行,顾名思义,每个句子中字数多少不一,参差不齐,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句式上看,它有律诗、绝句所缺少的参差美,从内容看,它描写出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词又叫“长短句”,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58字以内);
⑵中调(59字~90字);
⑶长调(91字以上)。
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
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扩展资料词的特征: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蒙元时期,词与曲是两相和的,因为元曲与词差不多,只是曲没有阙,词有阙。)
7、字声配合更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八、长短句兴盛于什么时期?
长短句兴盛于宋朝,有苏轼、柳永等著名词人。
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起源于哪个朝代,而盛于哪个朝代?愿为歌词演变为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所以词又叫什么?
展开全部
《 长相思》是一首词,词起源于(唐朝)朝而盛于(宋朝)。原为歌词,后演变为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所以词又叫(长短句)。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例如: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
??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
??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