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老子《道德经》精髓共6个字,彻底顿悟,方能得天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子《道德经》精髓共25句共4849字,预计阅读需要13分钟!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包天包地,讲的是人性,可谓字字精湛,句句精辟,拿出来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作为至理名言和人民箴言,更必不可少的是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是老子智慧的总结和精髓,从中可以充分洞察《道德经》的真谛,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又精心挑选了人生中最有智慧的15条。这15个成语可以说是真正的智慧,个个都是大境界,值得仔细阅读和领悟。
1.自知之明
【成语意思】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知道自己缺点的人。
【智慧精髓】
自知之明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别人的吹捧所迷惑,他说:妾之美,我怕我;客之美,我要我的东西。
自知之明来自于修养和谨慎。一个严格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们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要求别人很容易,要求自己很难。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规避自己的短处,提升自己的长处,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当你认识到自己的短处,那才是进步的开始。
2.慎终如始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64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成语意】小心到底,就像当初一样,不会有失败和错误。意为永远谨慎。
【智慧精髓】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做不好事情,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开始和过程都非常重要和谨慎,但到了最后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其次,他们急于求成,开始和过程都非常认真,眼看成功即将完成,就会产生杂念、欲望和贪婪,患得患失,最后前功尽弃。
谨慎始终如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严于律己,老老实实把该做的事情做到底,更要淡泊以志明,静心以致远,始终保持平和安静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验证:勤奋、坚持、心态。
3.和光同尘
【成语来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挫其锋芒,解其纷争,调其光明,共其尘埃。
【成语含义】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智慧精髓】
与光与尘同在,就是要包容光辉,与世俗混在一起,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度张扬自己的特长,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么在前,要么不在后,这样才能远离纷争和耻辱。
"与光同尘"不仅是外在的生命,更是内在的自我修养,大多数有道的君子,或者有高尚美德的人,必须有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他们不想与他人和谐相处,所以他们陷入疯狂。疯子经过,疯子是低人一等的。
道贤在生活中要的是,怀、族虽然是最好的,但从外表看起来很朴素,穿着普通;而"光而不照",虽然有光,但不那么耀眼,也不太招摇,这不仅是处世的智慧,实际上何尝不是修行的境界?
4.知雄守雌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成语含义】知刚守柔,比喻胸有主见而与人无争。
【智慧精髓】
知男守女,是把握大局最恰当、最慎重的方法,老子不仅提倡"守女",关键在于"知男","智雄"不是欺人太甚或"有理不容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女"不是被动"任由别人欺人太甚",而是落后、温柔、隐蔽、内敛,假装不知道,其实很清楚;假装不行动,其实是因为自己不会行动,还是需要袖手旁观。这才是真正的知男知女。
5.多藏厚亡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所以,很爱就会付出很多,藏得太多就会死。
【成语意思】意思是积累了很多财产而不能帮助别人,引起大家的反感,最终会失去更多。
【智慧精髓】
在老子看来,求名求财与照顾自己的生活是相对不相容的,过于贪图名利必然要付出很大代价,积累越大损失越大。
多藏指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人,一定会用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藏得多了就会死",不仅指物质的丧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道德的丧失,那些贪私心的人,往往被金钱的欲望、物欲、情欲、权力的欲望所迷住。
6.祸福相依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成语意思】祸福能生福,福也能生祸,比喻坏事会有好事,好事会有坏事。
【智慧精髓】
祸福之所以能生福,是因为当一个人遇到危险或灾难时,他认真地想寻求和平,并能深刻地理解寻求和平的真相,尤其是当他能够恐惧和尊重时,并对自己的言行保持谨慎。
福能之所以招致灾祸,是因为人在居住的时候,不能思虑危险,还放纵自己奢靡享乐的思想,言行得意懈怠,尤其是莽撞、傲慢,甚至欺凌他人的时候。
“行善就像春天花园里的小草,如果你看不到它的生长,它会一天一天地增加;作恶就像磨刀的石头,如果你看不到它的伤害,你会一天一天地失去”不幸和祝福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减少和改变,没有智慧的人不容易察觉。
7.天道好还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为师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更好;师在之处,荆棘生。
【成语含义】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智慧精髓】
网络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是天道。
事物发展到非常强大的状态后,必然会发生逆转,因为极端必然会发生逆转,所以不管是否必要,将武力推到底,一定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一定会没落,很快就会灭亡。
暴力必然导致暴力,只有灵活变通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与人为善、义正词严,不要逞强好胜,不要功成名就;不要过犹不及,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以人为本,重视和谐。
8.知足不辱
【成语来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故而知足不辱,知之不危,方能长久。
【成语含义】懂得满足,才不会遭受屈辱。表示不要贪心。
【智慧精髓】
老子所说的知足常乐,不是满足现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麻木烦恼,回避矛盾,而是承认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机会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不可能达到完美。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为要把握好,适可而止,不要超出可能和应该的范围,如果一味贪图得不到或不需要得到的东西,无休止地东奔西跑,不仅日子过得很惨,还可能失去一切。
9.知止不殆
【成语含义】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
【智慧精髓】
知道需要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什么地方该停,否则会走得太远,会有危险。
在现代生活中,有的人坦然面对生活,懂得知止,从而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有的人为人处世一身正气,转不过弯,不知止步,虽然才华横溢,却常常遭到别人的嫉妒,常常无辜地遭到敌人的攻击;也有的人炫富,喜欢炫耀,从而招致灾难。
人的一生中,经常听到的教诲和鼓励是不断进取,不断奋斗。很少有人劝人结合实际,适度止步。进取是勇气和方向;止步是智慧和方向。正是由于韩章良懂得审时度势,才主动为刘邦的皇帝和皇后引咎辞职,才要求被封为奴才保命。相反,自负的韩信不知何时止步,最后以一句狡猾的兔子死了,奴才做饭。
10.大巧若拙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大巧,大明辨。
【成语意】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表面上看,显得笨手笨脚。
【智慧精髓】
这一章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反过来呢;看起来很能干的一定不是最厉害的;看起来很饱满的一定不是最有成就感的;看起来特别正直的一定不是最正直的;看起来最有本事的一定不是最聪明的;最能说的一定不是最能说会道的。
而这就是真相,否则那些深藏不露、真人不露脸的语录就不会那么深入人心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如此,越是厉害的人,越是看不见山河;越是厉害的功夫,越是笨拙;比如神一样的扫地僧,比如独孤的重剑求败。
一力破十会,一白遮百丑,高手之所以笨手笨脚,是因为足够强大,所以有信心;需要技巧吗需要,但是在实力面前,技巧的作用微乎其微,老老实实积累自己的实力比什么都重要。
11.被褐怀玉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70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成语意思】他穿着粗糙的衣服,但他的胸前有珍贵的玉石。比喻拥抱一个伟大的才能并将其隐藏起来,或者出生于贫困之中,具有真正的才能和实际的学习。
【智慧精髓】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体现出来,时间不会侵蚀宝藏的光辉,只会把宝藏打磨得更加璀璨。
所以,真正的智者和圣人,是不介意世俗之物的,更不介意用自己的宝物换一个名字,我在这里,不管你承不承认,圣人是孤独的,因为他能体味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孤独,在坚守中完成价值的沉淀。
平庸的人容易在流动中沉沦和迷失,我们很难有勇气去抵抗孤独的味道,以保持真实的自我,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去欣赏圣人的境界。
12.见素抱朴
【成语来源】《道德经》第十九章:见平淡朴素,少私心少欲,不愁学问。
【成语含义】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表示不为外物所牵。
【智慧精髓】
明末崇祯年间,有人画了一幅松树图,松树下有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有一个棋盘,棋盘上有几块稀疏的棋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意境深远。
后来,有人拿着这幅画,去请当时的高僧苍雪法师题字,苍雪法师看到后,立即拿起笔写道:松下无人,空山松落棋盘,神仙更是神仙,毕竟不能分胜负。
世事无常,输赢无止境,神仙尚且如此,所以你要选择“见平淡,拥抱简单”的心态,面对复杂,始终保持简单淡然的心态,内心简单,对欲望和委屈淡然处之,当问题和困难来临时,不要急于解决,放慢脚步,静观其变,也许你会静静地撤退,这比苦思冥想突破的方法或坚持面对困难更容易,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13.虚怀若谷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15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成语意思】心胸如山谷般深邃宽广,描写很谦逊,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智慧精髓】
《易经》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卦是卑卦,所以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建功立业者,卑圆者多,意思是说,在古代,凡是立功立功的人,都是谦和的人,固执、固执、傲慢的人,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文王谦虚,在渭河岸边拜访太公,最终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础;刘备谦虚,请卧龙三次拜访茅头,最终三分之一的世界属于刘。
谦逊的人懂得尊重和包容别人,如果你过于骄傲自满,事情就会反极端,兴盛衰败,最终灾难来临,只能悔之晚矣。山谷豁达罗纳万物,万物生长在其中,没有排斥,没有约束,自由生长;同时,山谷中的万物也装饰和点缀着山谷,使山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所谓谦逊有礼,尊重他人,自尊自爱,就是这个道理。
14.大器晚成
【成语来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角,大器晚成,人声鼎沸,大象无形。
【成语意思】原指大料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成为工具,后者指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承担大事的人,往往成名较晚。
【智慧精髓】
承担大事的人,确实要经过长期的磨练,最有名的是姜子牙,72岁就出来辅佐文王武王父子完成灭商立周大业;有年轻有名气的人,除了天资高,往往是因为做的事不够大。
成功,是日渐丰盈、蓄势待发后的华丽震撼,唐代贾岛说两句三年,一哭二泪,司马迁写《史记》十八年,曹雪芹写红楼十年回顾,增删五次......先贤的智慧,并不体现在灵感的闪现和笔下瞬间流淌的绚丽,而是他们的谦卑与艰辛,以及对知识的虔诚与持久吸收。他们等待他们骨骼的完整和血肉的丰满,他们等待这一刻。
朱自清说:“我要一步一个脚印踩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脚印”成功没有捷径,用辛勤汗水和顽强的韧劲换来的成果才是持久的芬芳。
15.知足常乐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没有比不满更大的不幸,也没有比欲望更大的内疚,所以知足常乐。
【成语含义】知道满足,就能长久快乐。
【智慧精髓】
知足常乐不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而这种满足带来的快乐是不可能长久的,老子想告诉我们的是警惕无止境的欲望,警惕追逐欲望可能带来的灾祸,如何应对,那就是知足常乐。
当然,知足常乐和不满足都无法改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所以知足常乐所带来的快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种对名利的精神超越,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明白自己的能力,抓住自己的机会,不是我们不为自己考虑太多,而是我们应该平静地享受自己,这样才能平复自己不切实际的妄想。
烦恼多与不满有关,知足常乐未必能改变现状,但却能消除烦恼,这不正是人们无论追求什么都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宁、富足和幸福,只有用一个“光”字观察世间的情绪,才能明白动静相宜、有路可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