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传颂的所有跟玉相关的“经典”词语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焉”这样的语句信口拈来,代代传诵。
看来在中国文化之中,“君子”跟“玉”一定是有着极其特殊的联系及感情,那么在古人的眼中,什么样的人士才会被称呼为君子呢?在他们的眼中,“君子”为何一定要佩戴“玉”作为装饰呢?
关于君子的说法有多种的解读,以前的文字中也陈述过许多,今天不想重复以前的论调,从玉文化的角度,解读和讨论一下,什么才是古人心目中的“君子”。
说“君子”,就不能不说到我们国内最大的儒家学派。
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已经解释过,二千年前,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两种文明交汇,衍生和创立了许多的宗义教派和信仰团体。
包括我们现在国内很多人天天供奉的佛教,其实真正的意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舶来品,并不是出自于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从这一点你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家里供着佛,身上佩戴着珠串,甚至有人吃斋念佛,但是所作所为与真正有信仰的教徒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甚至口是心非的也大有人在。
于是在这里有一句口头禅“临时抱佛脚”,佛祖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那些忠实的信徒之外,对普罗大众而言,最后就成为有求必应的心理安慰和逃避法律责任的一种心理疗法。
所以,虽然佛海无边,信徒万千,但是仔细看看我们的身边,现在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食品、药品、医疗和教育都敢弄虚作假的民族和地区,虽然有法律的管制和政府的打击,但是在利益的面前,宗教和信仰的约束根本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就是宗教的差异和文化的区别。
而“儒学”却是出自于本土的哲学范畴和理念,特别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与佛教的创始人和基督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时期的智者,他们各自创立了不同的哲学体系和宗教门类;西方的宗教重视形式的存在,而孔子却并未将自己的学说归纳为宗教和信仰,他更多的是通过三千门客,七十二贤徒的教育的手段,广立私塾,推广教育,把儒家文化作为个人修养身性的一个标准,进行推广和传承,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信仰中根本的一个差异。
这也是在国外到处都能见到教堂和礼拜的标志性建筑,而我们在各地还能在遗留的古迹中看到占据一定数量的文庙和宗祠,从这个角度,对现在到处兴建寺庙的热情远不如恢复一些文庙和宗祠更实际。
西方的很多规制和标准来自于教会和神父,我们的很多规制和标准来自于祠堂和家教,我们的文化是通过父母和宗祠的教育,通过私塾和传播而继承下来的;虽然我们没有他们那些宗教的形式,但是我们的内容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是大于形式的。
而“君子”则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楷模,在儒家观念中,“仁”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
特别是在发音中,“仁”和“人”是同音,在古人的眼中,“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仁”是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动力,“仁”的精神是和自私贪欲相对立的。
虽然在孔子的时代,还没有所谓现代学说中“精神境界”的这样形容和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已经根据实际,形成了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
那么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
一个就是按照人格的境界,把社会大众所有的人分为三类:分别是小人、君子和圣人。
第二个就是按照其心理范畴,又把以上三类人再分为三种:分别是智者、勇者和仁者。
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智者主要就是指知识和才能而言,勇者就是指意志和意向能力,而仁者就是情感和情绪的控制能力;在现代心理学的范畴中我们分别可以从“知、情、意”这几个对应的范畴划分中找到依据。
在孔子的理论和思想中,君子必须“好德"。
而孔子认为,“德”是人们经过不断的品性修养,才能逐步修炼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像喜欢美色一样地去喜欢“德”,有了这种喜欢之心,才会有追求的行动。
孔子曾经有过:“食、色,性也”之语,孔子认为,人对“色”的喜欢,是人发自内心的固有之性;而对“德”的喜欢,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解读,也就证实了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文化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我们的信仰不是去教堂做礼拜,不是去寺庙烧香,而是变成了一种家教,一种行为规范,一种做人做事的良心和底线”。
但是在实际的推广中,孔子发现,教育和宗教的区别难点,在于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寻求,文化教育中,“德”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孔子借用的“玉石”的特点,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石在当时属于极其珍贵的物品,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石的物理特性,几乎符合孔子理论中对君子品性的要求。
孔子引用和借鉴发扬了玉的特性,提出君子以玉为型,随身佩戴,警醒自勉,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追求。
那么在孔子的眼中,君子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德呢?
从孔子论玉的“十一德”中,我们可以窥其一斑。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1、温润而泽,仁也。
泽、水之包容也,玉石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润,人亦如此,君子以“仁”为道德追求的根本,提倡“忠厚宽恕”,政治上主张“仁治”。
2.、镇密从栗,知也。
知通智,意为玉质结构缜密而外貌明智,不作污物,即要求君子既有外表的明智又有内在的优秀基本素质。
3、廉而不刿,义也。
玉石坚硬,碎而不折,并且玉石的内在是针毡结构,断口呈参差状,不易伤人,要求君子正直不阿,廉洁奉公,不随意伤害别人。
4、垂之如坠,礼也。
结构细密,才会垂之如坠,同样的尺寸却有着不同的重量,特别是制成佩玉坠后,在周朝时形为组佩,人佩戴后,行为举止均受约束,不可随意招摇狂浪,特别是行走时玉佩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声音,势必温文尔雅,愉悦心情,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看偷听别人的言谈举动,玉佩琼琚,缓步摇珥,这便又成为君子行为典雅,光明磊落的标志,这便是知礼。
5、其终诎然,乐也。
玉石的结构严谨,敲击声如钢铁,此句意为玉器相互碰撞的声音,响亮悦耳,借此提醒要求君子修身养性,乐观面世,人过留名,有所作为,不怕困难。
6、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是玉石中之缺憾,瑜是玉中美者,此词寓意要求君子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勇敢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勇者不惧,心中磊落。
7、孚尹旁达,信也。
美玉不仅是材质结构优美,玉石的表皮也是非常的自然,说明真正的君子一定会表里如一,将外在美和心中修养真实结合,不虚伪做作。
8、气如白虹,天也。
玉石都是天地间最为至阳的物质,有通天之灵气,这就是要求君子学会培养“浩然正气”。
9、精神贯于山川,地也。
玉石是集山川之精华汇集而成,要求君子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拥有山川大地一样的胸怀。
10、圭璋特达,德也。
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玉圭、玉璋都是用玉石制成的祀神礼器,是祀神六器之首二,要求君子要有雄心大志,干大事、立大业,为天下百姓谋幸福。
11、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玉石之所以能得到天下人珍惜,借喻只有品德修为的君子,才会受到天下人的尊敬。
儒家思想在孔子的创立后,经过孟子的补充和完善,在汉武帝和董仲舒大力推崇和传播宣传下,其核心思想的理念被统治者广泛接受及传播,延续至今超过宗教的传承和扩散影响。
而其中最重要的“君子”也逐步成为儒家修身立性的楷模,成为一个品德俱佳的“君子”自然是封建社会时期儒生精神追求的目标。
而玉石,也在宗教祭祀的礼仪使用中,逐步走下神坛,随着孔子的理论基础逐步的奠定,玉石,在千百年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变身为代表着道德和品行的象征物品,成为历朝历代,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争相配饰的稀罕物品。
另外“君子”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君子”佩玉在古人的眼中就是随时警醒自己,言行举止的一个装饰象征物品,其真实的作用如同佛教徒手中的佛珠,也如同基督教的传教士佩戴十字架一样,时时提示自己及别人,儒家对仁德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发展到最后的争论,都是文化的差异所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