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漫话如来:《西游记》中慈悲、贤明的大能,却也世俗接地气

漫话如来:《西游记》中慈悲、贤明的大能,却也世俗接地气

师徒四人一匹白马,成就了《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而其中如来的形象虽然出现的不多,被读者当成了一个法力无边、无所不能、又爱又恨的存在,更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影子。

如来是佛教中的释迦摩尼,即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本来应该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母亲生下他七天之后去世,由他姨母抚养长大。释迦摩尼二十九岁出家修行,六年之后,彻悟成佛。但是放在《西游记》中,如来就不再是释迦摩尼了。

《西游记》中的如来,已经不是简单的佛教领袖,他还是一个在玉帝领导下的一方诸侯,独享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方领袖,还是西天取经的幕后导演。

仔细品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如来能力超强却脸皮超厚,名为佛祖却很世俗,看似霸道却又容情。这样一个形象,在《西游记》中真可谓矛盾重重,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01

位高权重,看似无情却法外容情

如果在《西游记》中找到位于权力巅峰的人,非玉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三人莫属。玉帝虽然不是很威严,却是天庭的掌权者;太上老君虽然看上去很老实,却是至高无上的道教领袖;如来远居住西土,却是一方诸侯。三人无疑都属于统治阶级,拥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但是如来的立场却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西游记》是一部崇佛抑道的小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佛教,于是有了西方极乐世界。在如来的导演下,成功的让东土来的“和尚”们取到了“三藏”真经,用来教化民众,开拓太平盛世。

如来作为统治者的一员,在精心安排之下,任用的取经人员却都是自己座下和天庭中的有罪之人,这无疑是对天庭的背叛,同时也是对有罪之人的一种法外容情和救赎,更是为自己扩充力量的一种大胆行为。

  • 力压大圣:实则容情。

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兵天将不是对手,太上老君等道教元老出工不出力,无奈之下玉帝降旨,请西天如来出山来收拾孙悟空。如来当仁不让,用无边的法力把“猴头”镇压在五行山下。其实如来可以选择将“猴头”灭掉以除后患,但是却法外容情,只是镇压,并且做出了善后处理。

孙大圣对他是厉声高叫,而他则是笑着回答,每每还会大发慈悲心,就在孙大圣被他压于五行山下后,他“又发了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抵,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旅满日,自有人救他”。

  • 取经团队:一群罪人。

唐僧前生不听如来说法,并轻漫如来,成为罪人,被贬了真灵,转生东土;孙悟空大闹天宫而被压于五指山下;猪八戒因带酒戏弄嫦娥而被错投猪胎;沙和尚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而罪贬为水中妖魔;白龙马则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罪贬到下界。

取经成员组都是罪人,如来通过取经这一手段,给他们以将功补过的机会,最后将他们收之麾下,既让自己的二徒弟重回佛界,又收获了原属于道教天庭的四员大将,还用他们完成了精心设计的“铲妖除邪”重大任务,可谓三丰收。

  • 明察秋毫:任人唯才。

如来还有非常高明的人才意识。如来欲派人去东土寻觅取经人,他慧眼见到观音菩萨:“理圆四德,智慧全真”的时候,心中大喜便说:“别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撇开作品神秘色彩的外衣,在慧眼识宝的佛祖如来形象后面,我们不难联想到慧眼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来。

取经成功之后如来对取经团队加封:孙大圣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唐僧为“旃檀功德”,沙和尚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猪八戒不服大声嚷嚷:“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巧妙回答:“因汝口壮身墉,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何不好!”八戒闻言顿时非常欣喜。这个封赏可谓人尽其才。

02

佛祖金身,背后却隐含着世俗人的特性

《西游记》中的如来虽然是佛教领袖,却不仅仅是佛,还有人的世俗。如来虽然身份是佛,但他却总是除不去“我”,不但爱财,爱吹嘘表现自己,更是深谙人情世故。

如果除去佛的外衣,他更像是一个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人。他有人的特点,不管这些特点好或坏,他们毕竟把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佛拉下了神秘的供台,变成了可亲近的,有血有肉的人,有一颗同世俗人一样的“凡心”。

  • 心胸狭窄又爱财。

《西游记》中的如来似乎心胸不是很宽阔:有一个蝎子精在雷音寺前听法,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那蝎子精便扎了如来一下,结果如来吃疼,便派金刚去捉那蝎子;一只老鼠偷食了他的香花宝烛,他也派人来捉。作为佛祖大能,这些小事儿斤斤计较,不能不说他心胸狭窄。

唐僧师徒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走到西天,可以求取真经的时候,如来的两个得力徒弟阿难、迦叶居然向唐僧要“人事”。如来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处罚他的徒弟,反而对唐僧师徒振振有词,意思就是“天下白吃的午餐”,因为没有“人事”,后来就不传原来答应好的三藏经改传无字经。

  • 精于人情和世故。

取经途中有一个妖怪有个能收人兵器的圈子,悟空斗不过他,去找如来。如来慧眼遥观,已经知道那妖是太上老君的坐骑谁所变,可却对孙悟空说:“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去罢。”

如来派人拿着自己的宝贝金丹砂下去跟悟空走一趟,诱导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那妖怪的踪迹。其实这就是做个秀,是做给老君看:你那宝贝圈,我如来也是没有办法对付的。这样,即帮了悟空的忙,又让老君欠自己一个人情,真是名利双收。孙悟空不明就里,只能恨恨的说:“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 卖弄自己会吹嘘。

降服了孙悟空后,天庭说要开个庆功会,如来便给那庆功会取了个安天会的名字。参加完后回到雷音寺,众人问“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如来便对众人描述事件经过,最后还不忘加上“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言辞间沾沾自喜。似乎玉帝的首席是证明本领的尺码。

观音等人辨不出真假行者,请了如来,如来不着急办事儿,却先问观音,是否能看出谁真谁假,其实,如来心里很清楚:众神中若有一个能辨认,那真假行者也不会打到这里。问的目的只是要证明自己的见闻广博。等观音在大家面前说明众神都辨不出来的时候,如来先是嘲笑了一下众神“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之后便卖了个关子,不再继续说了。

直到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慢条斯理的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可是如来说到这就又不说了,只等到菩萨再问,才又继续说出了真相。这样做就是卖弄自己的学问广博。

03

环境和期待,“两面性”的如来形成有因

《续西游杂记》中说:“凡人著书,无非取自古人以自寓。书中之事,皆作者所欲吐之言;不可显著而隐约出之,不可直言而曲折见之,不可入于文集而借演义以达之”。可见,《西游记》中如来的这些特点并不是作者信笔写就,而是与《西游记》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环境密切相关。

  • 反讽天庭,倾注不满情绪。

吴承恩在他自己的《禹鼎志序》中说:“不专名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生活于明嘉靖时期,嘉靖皇帝昏庸无能,朝政为严嵩父子掌握,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吴承恩一直不得志。

大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的经历,使吴承恩愤懑难平,正如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中所说:“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所以他笔下的神佛魔怪都带着现实世界的特点,倾注着他不平的情绪。

  • 结合现实,让如来接一些地气。

《西游记》所描绘的地府龙宫。佛国天堂,虽然瑰丽雄奇,千姿百态,皆极变幻,但揭开它们的帷幕,其实都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模拟、夸大和揶移,也总能使人感到期间人间社会关系错综交织的幻化。

即便是尊贵的如来,也不过是个功力高强、精于世故、吹嘘卖弄的俗人而已。此外,明后期商人地位提高,整个社会形成重财的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也就难怪吴承恩笔下的如来便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

  • 突出贤能,寄希望于新秩序。

《西游记》把西天比作极乐世界,其实就是一种希望和向往。把如来写成一个法力无边、知人善任、贤明聪慧又有接近世俗凡人性格的统治者,目的就是和高高在上、奢靡成风、不近人情的天庭统治者——玉帝以及太上老君之流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期待一个新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作者看到了中国几千年的人治社会下统治者鱼肉人民的残酷为世所罕见,期待新的统治者是象如来那样仁慈、智慧、接地气的,而不是象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那样奸邪、无能又高高在上的。

结语:

作者心中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意识,存在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善良基因,又有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心存希望的时候,用一部神魔小说呼唤的贤明君主,呼唤仁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道德。

如果不细品《西游记》,就会给读者“叫一声佛祖却不知道是谁”的疑问,所以才有了矛盾重重,却又合情合理的“两面性”的如来形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44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