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何必等待来生,今生就活成悬崖边的一棵树

何必等待来生,今生就活成悬崖边的一棵树

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

享受孤独的人,才配有自由。

著名诗人曾卓在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中,曾这样写道: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比起那些生长在园林庭院中的树,悬崖边的树似乎更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虽身处困境,却从未向命运低过头;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向往着自由。

贫瘠的土壤,孤独的环境,无情的风雨……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始终打不倒它那颗顽强向上的心。

心若向阳,又何惧暗夜。

01

  • 站得稳,看得远。

生长在悬崖边上的树,时常会遭到狂风骤雨的侵袭。

因此,要想生存下去,站得稳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的路并不好走,脚下坎坎坷坷,头上风风雨雨,没有人知道意外与困难何时降临。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沉稳一些。

只有变得沉稳,才有力量去面对前路的磕磕绊绊,才有勇气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正如曾国藩所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故从容安稳,为处事第一法。”

沉稳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所以能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稳”字。

清末,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在自己的家乡创建了湘军。

此时的湘军正在草创阶段,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就绪。

可急于证明自己的曾国藩,不顾属下的劝说,决定倾巢而出,主动向太平军发起攻势。

临出发之际,他还发布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讨粤匪檄》,以此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由于轻敌冒进,曾国藩的湘军一出手便吃了个大败仗。

太平军乘胜追击,湘军落荒而逃,就连曾国藩也差点死在了乱军之中。

也就是从这次惨痛的教训中,曾国藩悟出了一个真理:要想成就大业,需要沉得住气,稳扎稳打,才能笑到最后。

后来,曾国藩在和太平军的多次较量中,都将一个“稳”字发挥到了极致。

他曾告诫自己的部下说:“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即便是在敌方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曾国藩也始终不忘“稳步推进”的作战方针。

在合围天京时,李鸿章等人都建议分兵速进、一战而决,但曾国藩却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转而采取了稳扎稳打的铁桶合围战术。

最终,曾国藩攻破了天京,在与太平军的较量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俗话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当像这个“人”字一样:只有一撇一捺两只脚站稳了,才能昂首向天,挺身向前。

那些看似从天而降的荣光,实则都是“稳”中淬炼出来的力量。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惟有稳步前行,翻过眼前的高山,才能看到远方的美景。

02

  • 走过繁华诱,扎根悬崖。

悬崖峭壁虽然贫瘠,却能滋养出青松翠柏来。

一棵树若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要不受沃土的诱惑,敢于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

雨果曾说:“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蝴蝶因为有了破茧的痛苦,才会在世间留下美丽的身影;

苍松因为耐得住严寒侵袭,才会岁月长青。

每个生命都要经历过磨练,禁得住诱惑,如此方能焕发出自身的光彩。

1990年,杨澜大学刚毕业,恰巧那年央视第一次向全社会招聘,非播音专业的杨澜也就报名参加了主持人选拔。

最终她凭借着超强实力,在1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凭借清脆悦耳的嗓音,杨澜得到了亿万观众的喜欢,并荣获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二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是央视知名主持人。

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甚至有人断言,杨澜今后的事业将会是一马平川、风光无限。

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杨澜却在这事业上升期,选择了逆流而上。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放弃现有的光环,孤身前往海外求学。

国外的留学生活是枯燥而辛苦的,而且杨澜是一个心气很高的人,别人通常每学期选四门课程,她却选了六门。

在毕业归国之后,杨澜随即创办了《杨澜访谈录》,这也是国内首档高端访谈节目。

在此之后,她不断挑战自己,一次又一次拓展自己的业务,而且每一次都很成功。

放弃光鲜的央视主持人身份,选择到海外寒窗苦读。这就是杨澜,一位不甘平庸、不图安逸的奇女子。

正如她在《一问一世界》中所说:

“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冒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之险,值得。”

温柔乡即是英雄冢,对舒适环境的依赖,往往折损着我们的生命力,让我们失去生活的意义。

世间多繁华,追求无止境,拒绝诱惑,接受磨砺,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品质。

03

  • 与世无争,自我生长。

当一棵树苗努力地钻出土壤、扎根悬崖时,它就迎来了自己的使命——与世无争,自我生长。

悬崖边的树不争荣耀、不争富贵,只是在静静地做着自己。

人活着,也要有这样一份平和的心态,笑看云起云落,闲观花开花谢。

正如《杨绛散文》的卷首题词:“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对于杨绛来说,所有的光环不过是身外浮云罢了,只有读书才是关乎自己的事。

杨绛的一生,淡然如水,与世无争,她自始至终都在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的与世无争的生活。”

生活的真谛,在于内心的调和,在于活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这并不是回避与软弱,而是一种“自我与世界”的和谐。

林语堂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

陶渊明为了生存,不得已出任彭泽县令,但他到任才八十一天,便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仕。

他选择了回家种田,生活虽然艰苦,但却活得很快乐。

不喜欢名,不喜欢利,也不喜欢权,唯一喜爱的便是那“花间一壶酒”的潇洒生活。

他不争不抢,诗酒自娱,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自在和谐。

红极一时的复旦女教师陈果有一句名言:“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风情万种,便是我们自我生长,热爱生命的样子;而与世无争,便是我们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淡定从容。

人生是自己的,我们不必为他人而活,也无需同他人去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法,一个人最优雅的样子,是不争不抢,和谐自在。

04

  • 享受孤独,才配自由。

生长在悬崖边的树,虽然没有同类相伴,但它却更接近天空,拥有一片更广阔的自由。

林语堂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品味孤独的时候,你会站在尘世喧嚣外,多少热闹,都与你无关,世人皆醉我独醒。

寂寞是一种情绪,孤独是一种境界,他们都是命运给予我们的厚赠。

事实上,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才配拥有真正的自由。

在电影《喜剧之王》里,柳飘飘曾指着黑漆漆的夜空对尹天仇说:“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尹天仇想了想,说道:“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当你孤独的时候,全世界都是安静的,你可以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花费一生时间做些什么?

而我们正需要在这样一次次的叩问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有人把孤独看作痛苦,有人把孤独当做哲学,其实孤独就是孤独,它不过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罢了。

李白有句诗说得很洒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何以为圣贤?

因为他们享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

弱者逃避孤独,而强者享受孤独。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往往会追求孤独中的宁静和闲暇,最终体会到真正的自由人生。

正如庄子所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三毛在《如果有来生》中写到: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

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何必等待来生,今生就活成悬崖边的一棵树。

咬定青山,扎根坚石,静看日出日落,感受月明风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4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