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推荐
- 生活还在乏味无趣吗?上班路上也还要继续 不如来点仪式感加油![00:31]
-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有仪式感[02:06]
- 天安门升旗仪式分享给大家,我们要热爱祖国[02:23]
- 毕业季,还请你做一个尊崇自己的笨蛋![01:00]
- 你无趣,是因为你少了一些仪式感[03:43]
- 学习需要仪式感[01:22]
步骤/方法
同样的工作,你是不是也有一种每天上班如上坟的沉重枯燥感?
工作似乎总是一种无休止循环的状态:一到单位,面对电脑,机械地重复着工作,事情总是无休止的,刚做完一项工作,发现领导又安排了几件待办事项,于是期待着能准时下班就很棒了;而下班后,却没有心思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只是像一个过程一样吃饭睡觉,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大多数人在职场中的现状就是这样重复着的,久而久之,工作就成了只是一份挣钱养家的工作,甚至,一些经常加班的工作,挤占了个人的生活空间,自我沦丧。
村上春树说过,“如果没有小确幸,生活就像干燥的沙漠。”
其实,“小确幸”也是精神满足的仪式感,如果工作和生活总是机械地重复,那么我们的生活状态就会“枯燥”而毫无生机。
因此,要想改变上班如上坟的空虚和无聊,我们的工作需要充满仪式感,才能激发内在力量,进入心灵流动,增强工作创造力和心理满足感。
01.工作的仪式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总是觉得枯燥无味?
在工作中,你可能会被这样的情况所迷惑:领导每天早上带队喊口号,看起来傻傻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每到季度末,公司安排聚餐,看起来吃吃喝喝的,为什么不直接打折;每年公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折腾的员工也不是吃力不讨好,不如给他们放两天假。
其实这些都是工作的仪式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没有意义。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研究宗教时发现,支撑信仰体系运行的核心是通过遵循类似程序的重复行动来实现的。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这种程序动作,会在过程中像符号一样赋予它一定的意义,由此,信仰这个无形的东西变得更加具象,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控制感和意义。
工作仪式,虽然没有宗教信仰那么隆重,但只要遵循一定强度和频率的模式或动作,无论是简短的还是夸张的,都可以称之为工作仪式。在表演工作仪式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某种理解或精神鼓励的不断加强。
工作仪式不同于信仰仪式,它具有灵活掌握、适时更新的原则。
首先是一个刻意为之的动作,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调整自己当前的状态,设计相关的工作仪式,比如早上到公司后,领导带领员工喊口号,开早会,这种仪式虽然很简单,但可以帮助团队建立统一的目标和行动方向。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阶段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需要调整到其他方向,工作仪式应该逐渐演变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表演仪式的人和场景。例如,公司年会,召集所有员工到现场,设置互动娱乐、欣赏、表彰、总结等各种环节,非常隆重。这不同于日常晨会的仪式层次,它承载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因此,工作仪式感虽然看起来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采用了更为迂回的逻辑,是一种“软策略”,如果长期进行,在建立目标感、意义感和情感联系方面具有很强的无形价值。
02.工作仪式感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改善状态,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有些人对工作中的仪式感嗤之以鼻,似乎觉得自己像被“洗脑”一样愚蠢。
其实对工作不是负担,对改善工作条件和效率有积极作用。
德国作家洛雷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说:有仪式感的生活,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存在感。
那么,仪式感表现在作品中,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1、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提高个人表现。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精神状态与工作效率是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当你过于焦虑或紧张时,你的头脑不再敏感,你的注意力和工作能力下降,而这种状态对工作无疑是消极的。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茨发现,当举行仪式时,人们可以把自己从“真实”的世界中拉出来,进入另一个更理想化的世界。仪式给人一种安全感,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更理想的生活空间。
简而言之,当你在进行工作仪式时,你会被仪式场景中的气氛所影响,想象自己以另一种方式处理事务,暂时逃离现实工作中的琐事和麻烦。
比如开车去上班,险些被偷路的人撞到,吵完架心烦意乱的来到公司,坐在电脑前什么都不想干,按照公司每天的早会流程,大家先喊口号,然后统一工作目标,安排重点事项,一套流程完成后,你会发现心思被拉回到工作上,上班路上的烦恼不再是烦恼。
另外,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阻力,或者任务难以完成时,难免会变得紧张,此时,进行某种仪式感也能有效缓解。
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有一项关于赛前仪式的研究,要求参赛者在参加歌唱比赛前进行仪式,方法是让参赛者画一幅反映当下感受的画,先在画上撒盐,然后大声数到5,然后把纸揉皱,扔进垃圾桶。
通过询问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和测量他们的心率,研究人员发现,进行特定仪式的人比随机行为和非仪式行为更能有效缓解紧张。
2.激发内心,找到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仪式感对于团队来说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和影响,一方面蕴含着背后团队的宗旨,告诉每个成员我们想要什么,另一方面向每个成员强调自己的身份,让他们有归属感。
当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目标在哪里,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团队的凝聚力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那么达成目标的成功率自然也就更加确定了。
这种例子在体育比赛中很常见,比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比赛开始前球员围成一圈,滔滔不绝,甚至还有像《毛利战舞》这样狂野的表演,其实都是为了鼓舞士气,加强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赛场上的整体表现。
而在职场中,团队仪式感往往表现在头脑风暴会议、总结表彰等,通过对环节和动作的合理设计,不断暗示和鼓励员工,为团队带来活力,为整体工作绩效打下良好基础。
亚马逊从一家小型创业公司起步时,就设计了一个小小的仪式感来鼓舞员工士气;贝索斯设计了一个“好铃声”仪式,只要亚马逊有新订单,铃声就会响起来激励团队;当铃声不断响起时,员工的工作心态也会呈现一种兴奋的状态,团队的整体工作表现自然会更加出色。
3.提高控制感,进入心流,激发工作创造力。
当你在工作中接到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合理的仪式可以帮助你增强专注力和信心,比如在做个人比赛演讲时,上台前给大家击掌,互相鼓励,互相加油。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莱提出了著名的心流理论,意思是当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完成有价值的工作时,这种体验是最优的。
这一理论是基于他的一个“经验抽样”实验:受试者被配备了一个寻呼机,然后将寻呼机设置为在特定时间自动发声,此时要求受试者记录他们当时正在做的事情和感受,正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才引入了捷克梅哈赖对“流动”理论的洞察。
但通过这个实验,也说明了人在某种仪式感的刺激下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外在表现的仪式感会挖掘出个体更强的意志和信念,从而无论是在个体的工作创造力还是整个团队的表现上都会发生质的变化。
03、如何营造工作仪式感?3步让每个阶段的工作充满活力
著名神经科学家加里·斯梅尔在他的《大脑革命》中提到,与计算机程序的多任务交换不同,我们大脑的注意力切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关闭和启动。随着每一次注意力切换,我们大脑的额叶处理中心需要激活不同的神经回路。
当个人或团队的精力被不合理的工作仪式额外消耗时,不仅没有促进工作,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如何创造合理的、发自内心的工作仪式就显得尤为关键。
然而,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情感表现普遍比较内敛,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仪式感的体验并不丰富;而对于创造仪式感的主动性,我感到困惑。
其实仪式感并不需要太多的精力或资源,我们应该创造个人或集体的仪式感来缓解工作的枯燥,让工作不仅仅是挣钱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满足的活动。
那么,如何为自己或团队创造合理的工作仪式感呢?
在土耳其赫斯特·奥尔森和美国玛格丽特·哈根合著的《工作需要仪式感》一书中,提出了创造新仪式的三个阶段:发现、设计和实施。
1、挖掘仪式意图,寻找好的触发时机。
在发现阶段,需要探索新仪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仪式的目的、应用场景等。首先,找到创建新仪式的目的
每一个仪式都有其核心意图,通过仪式表达一些观点或传达一些情绪,无论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是团队的目标和愿景,都必须在设计仪式之前确定并完成,这是获得参与者对仪式认可的关键。
例如,设计一个商业技能分享会,其目的的核心应该是"分享",但同时具有激励其他员工的双重属性。有了这种清晰的认识,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找到支持者,让他们影响其他参与者的主动性。第二,确定新仪式的应用场景
每个仪式的目的不同,应用时要灵活变通,使执行过程和目的顺利达成,如果不考虑应用场景,比如在不安全的空间进行仪式,执行人会有一定的心理抵触。
在应用场景中,包括时间、人员、地点等因素,比如每周三上午举行业务技能分享会仪式,人员都是参与的员工,地点是公司会议室。
以应用场景为锚点设计的仪式感,可以更大程度地结合触发因素,达到最佳效果,让仪式感坚持下去。
2.想象雏形,确定一个象征性的道具或动作,提炼叙事弧线。
在设计阶段,需要将多个元素组合在一起,以构建良好的仪式体验。Ritual的元素
要素应包括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道具、话术等。
例如,在月度销售任务达成的表彰仪式中,道具需要准备证书或奖牌、奖品、相关数据展示设备等,而话术则需要准备月度任务、成就、奖励结果、对他人的鼓励等要求,找出重点
每一个仪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是它的关键环节,也可以是象征性的道具或动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式就应该非常奢华,而是会有距离感,而且应该简单易行。
例如,表彰仪式的证书、奖牌与上午助威仪式中的口号有明显的区别,在执行时要特别注意道具和流程,做到既严肃又不过于刻板,设计叙事弧线
仪式不是走过场,而是完整的叙事弧线,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明确仪式的框架后,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避免偏差。
比如在表彰仪式上,主持人一开始要介绍活动概况和将要给员工颁奖的候选人,然后由颁奖人上台准备奖品道具,再邀请获奖员工上台领奖,甚至安排他们分享奖品,最后由颁奖人和受奖人回到原位,活动进行下一项。
好的仪式感会抓住一切机会扩大影响力,在仪式的元素、重点、叙事弧线中,更容易让仪式被众人接受和认可。
3、在付诸实施前反复模拟仪式,编写或修改规则,确保效果
在实施阶段,需要考虑现实执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执行困难或无效的尴尬。进行模拟演练
在付诸实践之前,你应该先自我测试一下仪式使用是否有效,根据仪式的大小,可以在灵活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模拟演练,如果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调整当前策略,不断打磨仪式,使其不仅有效,而且更容易接受,更有意义。
例如,“员工拓展培训闭幕式”是该项目在团队建设方面的一个关键仪式,将训练营体验的成果进一步升华。它涉及训练营回顾、成就展示、表彰和证明等多个环节,在发现和设计阶段完成后,需要与参与者模拟演习的整个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反思仪式是否强加给参与者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让参与者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确保仪式的效果
仪式一旦进行,应该是对工作的积极帮助,通过模拟演练识别出的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改进。无论是核心道具和演讲技巧,还是叙事弧的每个环节。
例如,在《员工发展培训闭幕式》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训练营评审计划耗时过长、表演展示道具不醒目等细节问题,正是编撰或修改规则的好机会。
新的仪式从创作到具体实施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除了尽可能让参与者主动去履行,把这种仪式变成一种常规的动作或工作习惯之外,我们还应该为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有人在执行过程中对仪式的某一部分进行了调整,也要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毕竟越打磨的仪式越适合具体的工作。
概要
工作不应该总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生活需要注入新鲜的感受,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个阶段或关键事件中加入主动的仪式感设计,这样,生活才不会过于枯燥,反而会一直充满活力。
至于如何创造一个仪式,本文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三种创造新仪式的方法:
1、挖掘仪式意图,寻找好的触发时机。
2.想象雏形,确定一个象征性的道具或动作,提炼叙事弧线。
3.在付诸实施前反复模拟仪式,编写或修改规则,以确保效果。
总之,工作仪式感不需要奢华隆重,费尽周折,只要仪式是让大家自下而上积极参与,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给工作带来一些亮点,让工作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