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龙应台还没担任台湾地区“文化部长”之前,凭着几篇文艺气息浓厚的文章,她在台海两岸收获了大批粉丝和拥趸。
那时候的中国大陆,信息化时代尚未完全到来,精神层面略显单薄,因此对来自宝岛台湾的文艺青年们有着谜一般的迷恋,不管是音乐影视还是文学,从罗大佑到周杰伦,从三毛到痞子蔡,台湾的文青在大陆收获了大量粉丝。
龙应台便是乘着这股东风,成了大陆年轻人们的文学偶像。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眷村,祖籍湖南,父亲是国民党军官,因父亲姓龙,母亲姓应,生于台湾,所以叫龙应台。
龙应台年轻的时候,曾赴美留学,攻读英美文学,学成后留美执教,之后回到中国台湾,开始撰写《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等著作,引起广泛关注。
再之后,她嫁给一位德国人,于是再度远赴海外,定居德国,直到离婚后才重返台湾,开始陆续发表著作。
海外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让龙应台的思维相较于传统国人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由主义倾向,她的文章,言辞简朴犀利,耿直率真,强调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提倡公民意识,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股颇具冲击力的新浪潮。
早年间,龙应台凭着一本《野火集》走进大陆公众视野,而她在《目送》里发表的那一番感叹,更是感悟至深,母性光辉扑面而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这段话曾经网络上引起过狂热的追捧热潮,实际上,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多人引用这段话来论述亲子关系。
一,
龙应台的“人设崩塌”,最早要追溯到她在北京大学的某次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此言一出,便引起了广泛争议。
这一次,龙应台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获得人们的一致好评,相反,反对声一浪接一浪涌到她面前,龙应台这时才发现,她那一套小确幸主义好像开始行不通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大国崛起,何来小民尊严。这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惜龙应台不懂。
龙应台曾经说过,面对大陆的崛起,台湾人普遍是自卑的,也许这也是她对自己的深刻剖析吧。
二,
2016年10月,龙应台在香港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一首歌 一个时代》的演讲,正是这场演讲,又一次把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她在台上问台下听众:“你们的启蒙歌曲是什么?”台下的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操着一口不那么正宗的普通话说:“是我师兄教我唱的,我的祖国。”
听到这个歌名的时候,龙应台的内心一定是好奇而又不屑的,好奇心之下,她问周伟立这首歌是怎么唱的,于是周伟立开始哼唱了起来。
龙应台万万没有想到,这首歌的共鸣是如此之强,周伟立才唱出第一句,就不断有人跟着唱起来,当台下响起由小而大的大合唱时,龙应台脸上露出了尴尬不悦的笑容,当歌曲即将进行到高潮时,她选择了喊停。
歌曲的戛然而止,让她登上了热搜榜,网络评论区里清一色的批评声浪让她猝不及防。
之后,她发了一篇标题为《大河就是大河》的短文作为回应,文章一如既往地矫情,一如既往的似是而非、闪烁其词,文章最后一句,“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罢了”,更是把她内心深处的狭隘偏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近几年,龙应台逐渐销声匿迹于内地网络,鲜有人再去吹捧她那些情怀至上的小清新文章,即便偶尔出现在网络上,也多是网民们的批评抨击。
这位年近七旬,习惯贩卖情怀的女作家,不曾想过,自己会在家国情怀这个大命题上遭遇了滑铁卢。
今天的中国文学受众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开始学习着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上找平衡,在龙应台演讲说到“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的文章评论区里,刷屏最多的一句评论是:“既要大国崛起,又要小民尊严。”
三,
屁股决定脑袋,站位决定立场,龙应台出生于中国台湾,学成于西方欧美,其后又曾担任台湾当局“文化部长”,她曾经被捧上神坛,最终又跌落神坛,她自诩理性客观的自由主义背后,实质有着强烈的政治倾向。
疫情爆发之初,凭着一本抒情多于叙事的居家隔离日记,方方走上了神坛,在那段特殊的时间里,方方日记给疫情之下的亿万焦虑国人带来了一丝慰藉,但随着事态发展和舆论发酵,方方和她的言论开始朝着不受控的方向走去,反对声浪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响。
方方笔下,充斥着挑剔的批评指责,但当她本人面临公众的质疑和责问时,却表现出一副“只许我骂人,不许人骂我”的排斥抗拒态度,她要求所有反对者去反思,唯独自己不肯反思。
知识分子有批判社会弊病的天然使命,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眼中只能有批评和攻击,正面导向和积极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们绕不开的课题,龙应台在这里栽了跟头,希望方方引以为鉴,不要成了下一个。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语录网网友观点:感谢大家的评论、点赞,如果文章引起了你的共鸣,欢迎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动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民众的尊严。
方方笔下,充斥着挑剔的批评指责,但当她本人面临公众的质疑和责问时,却表现出一副“只许我骂人,不许人骂我”的排斥抗拒态度,她要求所有反对者去反思,唯独自己不肯反思。
知识分子有批判社会弊病的天然使命,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眼中只能有批评和攻击,正面导向和积极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们绕不开的课题,龙应台在这里栽了跟头,希望方方引以为鉴,不要成了下一个。
个人观点,日记内容如果只记录事件,(听说也罢,亲见也罢、真假都无所谓)只要求追责,只提意见、建议(建议当或不当均可),或可传世!
◇某些文人的笔,为了利益,真假都无所谓!
八十年代读过一本书,描写和坤跟刘镛学习为官之道,最后两人都成了青史留名的好官。
名垂青史的唐.苏定方在著名的《隋唐演义》中被描写成奸臣。
等等◇
争议在于事件后面的评论!
阳怪气的语气、煽风点火的内容!
对反对者的谩骂!
国外极速出版及标题!
以及近来对媚外陷中者的支持!
好!
很喜欢这篇文章,写出我之所想。
我是一位50后的武汉人,作家方方的粉丝,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这位心理阴暗、容不得别人不同声音的老女人,忽然间觉得这位老乡是那么的丑陋,不可接受,她为什么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国家还重要呢?!
一个作家,一旦缺少了民族的灵魂,没有了民族自信,也就是没有了个人的灵魂和个人的自信,其结果自然会被民族所漠视、所垂弃、所遗忘!
龙应台对大陆是没有感情,方方完全是忘记初心!
网络时代,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随着国家强大而强大。
辗压一切背道而驶的言论。
国民意识是国家强大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族主导精神爱国主义空前强大是我国大的趋势。
写得真好!
没有家国情怀,只考虑自己的名利,那就不是人!
一条大河波浪宽。
是家乡的大河,也是历史的大河……,没有家国情怀 只顾自娱自乐 终究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没有生命力的,家国情怀,连平民也能理解透彻!
所以,所谓公知的不理解,那是拿糊涂说事儿,把明白装在心里!
说出我的心声!
我也买过她的文集《目送》,以前还是比较喜欢她的一些散文。
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是坏呢还是坏呢?君不见那张流传甚广的叙利亚大使落寞的照片吗,没有大国崛起,哪来的小民尊严!
我不相信一个作家,这个道理不明白!
她就是良心坏了!
作家就是玩文字的手艺人,立场是根基,如果立场错了,就如沙滩上盖宫殿,手艺再高,宫殿再华美,终究有倒塌的一天。
方方差远了!
龙只是对大陆没感情而已!
方方是对大陆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龙应台只是习惯了小确幸,精致利己,只有家没有国,觉得国就是束缚。
方方之流真的对祖国咬牙切齿的恨,但绝对不会放弃眼前囯家给的利益,完全是人品低劣,内心丑陋,和面相一样。
和方方并列,对龙应台是不公平的。
公知们的致命问题是:真理永远在他们手里!
他们在乎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的真理,而不是国家、人民。
龙应台应该是“读者”(原来叫读者文摘)吹捧起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