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的名言?
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的名言: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
但行耕耘,莫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二、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经典是什么?
①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时思想家,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
1,《周易》
古老中国人早在 《周易》 就开始了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究。《周易》 哲理,不像古希腊哲学,把世界的意义理解为自然的本原,而把意义归结到人生进路的辩证关系上面。《周易》 不把哲学重心放在追问世界本原物,而在人世间的命运,在于追问人生的吉凶祸福上面。
2,.孔子的教育学及 “仁者爱人” 的人文精神孔子的 《论语》 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的 “圣经”。
孔子 《论语》 的精华只有一个 “仁” 字。
仁的内涵异常丰富,但总的精神是爱人。
仁的具体内容是 “忠恕”,仁的具体表现是 “克己复礼”,行 “中庸” 之道。
仁的最高境界即为 “成人”。
而达到成人的惟一途径就是学而不止,自强不息,死而后已。
可以说,孔子思想从头到尾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
无论是从个体人生还是从人类社会的角度上讲,《论语》 都有其巨大的贡献。
孔子研发了学思相辅的深刻辩证关系。所以有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名言。学而不用,学而不思,流于空谈和肤浅。只有勤于思考,学为所用,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思想、有价值的人才。
3,老子的《道德经》。
三、中国哲学认为,人的最高理想是达到什么境界?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所以,中国哲学可以从这三个方向进行诠释人的最高理想境界。例如儒家:
儒家有一个三纲八目的说法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最高追求,基本就涵盖在这里面了。儒家将人格的自身修养和天下相协同了;
一个人应当从修身开始,然后从自身到齐家,治国,再到平天下,这个过程既是自身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儒生改造和完善社会的过程,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直到最后达成“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人与人是不同的哲学句子?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1、人与人终是不同,若能半路相逢,一路至终,两魂厮磨,那便是三生有幸。
2、每个人都不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就算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时也会有分歧,因此人与人能够很好地相处,靠的是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宽容,而并非其他。
3、人与人,圈子不同,何必强融,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将时间浪费到别人身上,不如努力提高自己!如果欲做雄鹰,就不要在意麻雀怎么看你!
五、什么是哲学高度?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总结,目前科学对宇宙世界的认识还不到5%,所以,从哲学的定义理解,什么时候人类的科学发展到可以认识全部宇宙世界时,在这样的科学基础上,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得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并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达到人生观一致的高度,这种境界就是理论上可以推理出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把哲学比喻成一棵树,那么长出的果实就是科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而开了花没有能长出果实的则就是神学玄学等。所以哲学是其它一切学问的根,其它学科都是通过她来汲取养分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