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半左右,在导游引导下坐上了一辆大巴旅车,车况不错,能坐四十几人的车子只载了二十八九位游客,也很宽松。其中有八位济南游客和来自山东德州的七位游客,占了半数之多。他乡遇故知,大家很自然的打起了招呼。
车行十多分钟就到了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介绍说,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旅游车停在了距离博物馆大门一百多米开外的马路边上。
女导游小陈手持小旗带领我们步行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导游在一旁数着人数,我们依次鱼贯进入到博物馆院内。
一路上导游小陈一直唠叨我们,一定要听讲解,要“三分看七分听”,不然的话,光看展览是不会有多少收获的。
进门以后,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院落里栽植了很多苗木,枝叶茂盛,要不是游人太多,还真是一处休闲静地。
前行一段距离后就来到了展览大厅前的台阶。
拾级而上,大厅门楣上方四个大字“半坡遗趾”赫然映入眼中,据说这是郭沫若先生的题词,其中的“趾”字,也就成了日后人们打不完的笔墨官司,有人说名人大师也会写错别字,有人说是郭老故意写成的,寓意深刻。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展览大厅。
的确如导游所说,离开讲解员的讲解,自己是搞不懂这些文物的意蕴的。
我们随着讲解员边走边听边拍照,加之自己稍有的一点历史常识,还一边俯瞰栏杆里面的出土文物,一边寻找相应的说明,倒也收获一二。
半坡遗址展厅屋顶下面覆盖有数千平方米,裸露出六千多年前原始村落的一部分。
看得出当时的房屋建筑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
遗址中生活区、生产区、墓葬区有着清晰的界限,包括防卫用的壕沟等。
据讲解员讲,遗址展现了6000多年前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华夏先民生产与生活的情况。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遗址中很显眼的数个瓮棺,说是用来葬小孩的。瓮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据说,古代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小孔是留着给灵魂出入的。郭沫若专门就这一现象题诗一首:“半坡小儿家,瓮棺盛尸骸。瓮盖有圆孔,气可通内外。墓集居址旁,仿佛犹在怀。大人则无棺,纵横陈荒隈。可知爱子心,万劫永不灰。”
讲解员还专门讲解了成人墓葬的情况。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为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4个女性合葬,年龄为15—25岁,可能是4个姐妹。
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故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
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这里展览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叉、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二十二种刻划符号也展示在陈列室中。
丰富的馆藏令人目不暇接,思绪一下子飞向了远方。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向何处去?踏在远古祖先的土地上,怎能不产生如此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