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赵树理是山西省沁水县嘉丰镇尉迟村人,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兼具文学性与社会性,突出了农民群体在变革背景下“有话要说”的历史境况,深刻反映了农民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历史主体性与重要性。因此,赵树理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人民作家”,被文艺界誉为描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圣手”。
★★★★★★★★★★
赵树理出生在农村,对农村那些“说书的”“唱曲的”“演戏的”“打家伙的”毫不陌生。在耳濡目染中,赵树理逐渐对曲艺、戏曲和民间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将来的通俗文艺创作特别是曲艺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青年时代,赵树理就尝试把身边的人或事编写为说唱的话本,只是因为条件限制,那些作品留下不多。
目前我们所见他最早的“类曲艺”作品,是于1931年1月14日,用“野小”笔名在《北平晨报》第五版《北晨艺圃》上发表的《打卦歌》。
该作脱稿于1930年12月27日夜,全篇共9段,84句。
尽管这是他“拿旧体格来写”的,但内容深刻,读来朗朗上口,表现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鼓舞广大军民的士气,各种文艺形式在各根据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太行山根据地,伴随着新秧歌运动的开展,曲艺作为一种轻便、小型、灵活的艺术样式也同时开展起来。赵树理在深入了解说唱艺人过去困苦生活同时,针对旧书目中的某些不适应现实的内容,建议文艺工作者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树理成了职业作家,文学与文艺并举。
他的长篇评书《灵泉洞》,根据田间《石不烂赶车》改编的同名长篇鼓书,根据他自己的小说《小经理》改编的鼓书以及他根据平顺县北头村业余文艺组集体创作的《考神婆》改编的同名琴书等,都是语言幽默通俗,描写人物有血有肉的佳作。
比如他在沁水鼓书《不差啥》中,就描写了两个生活安乐的老汉。
闲下无事上南洼,有两个老汉比庄稼。
这个说我种了十亩好茭子,那个说我种了五亩好芝麻。
好茭子,好芝麻,比来比去不差啥。
咱不说两个老汉比庄稼,再说说两个大嫂比娃娃。
这个说我的孩子会叫爹,那个说我的孩子会叫爸。
会叫爹,会叫爸,比来比去不差啥。
咱不说两个大嫂比娃娃,再说说两个姑娘比婆家。
这个说我婆家喂了两头骡,那个说我婆家喂了两匹马。
两头骡,两匹马,比来比去不差啥。
赵树理潜心创作,也关心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成立,他就东奔西走呼吁“繁荣曲艺”。
他说,曲艺演出形式简单,又便于听众接受,是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的好形式。
他曾先后担任过两个曲艺刊物的主编:一个是在1950年1月创刊、1955年3月停刊的《说说唱唱》,一个是在1957年7月创刊,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曲艺》杂志。
在办刊期间,赵树理如同辛勤的园丁,发现和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文艺人才。
无论是在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几乎每天都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审阅全国各地寄来的海量稿件。
每有所获,他就高兴地放下笔,拿起挂在墙上的三弦说唱一气,过瘾后又冲到桌边埋头审稿。
赵树理还曾三次成为文艺组织的领导人:第一次是于1949年10月被推选为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第二次是于1958年8月当选为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任主席;第三次是1960年7月,在第三次全国文代会期间参选并连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
这期间,他结识了大量的曲艺艺人和曲艺工作者,组织老艺人把新小说改编为曲艺作品,为丰富曲艺文本文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树理还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曲艺创作的论文、谈话等。
1959年,赵树理与陶钝共同选编了《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曲艺集》,为10年来曲艺作品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
★★★★★★★★★★
“民以食为天”,而这“食”就是广大农民辛勤劳作所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农业就是国家的“天”,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农村、了解农民、聚焦农业,才能写出好的农村题材作品,赵树理无疑深谙此道。
他生在农村,长期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村的活计他样样精通,耧犁锄耙样样在行。
他精通戏剧的唱腔、板式,操起乐器就能吹奏,拿起鼓板就能敲击。
他把和群众拉家常、解难题当成生活的乐趣,把为人民创作、让人民满意作为自己的使命天职。
“怎样取材呢?就是把周围发生的事,往一块圪凑,凑起来的东西呢,这就叫素材。
如同炒菜备料一样,菜备好了,调料也有了,看炒几个菜,上哪些调料好。
所掌握的材料,用哪些,不用哪些,这种取舍办法,就叫剪裁,如同缝衣服一样,怎么才能裁剪合适。
编快板也好,编鼓书也算,或者编演唱,看看要说明个什么,如果有人物,叫塑造人物形象。
快板有时没人物,有时有人物。
如果构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合乎逻辑,再学会押辙合韵,慢慢就成功了。
奉劝大伙儿写韵作文时,不要用学生腔,要用大众化语言。
要让识字的人看得懂,让不识字的人听得懂。
”
所以赵树理的作品总是散发出土地的清香。因为那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他在生活的沃土中发掘出来的,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生命力至今仍然蓬勃,让我们震撼,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要把创作的根基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
好的作品语言是人人能够看懂的,尤其让农民看懂。(赵树理)
★★★★★★★★★★
“士之致远者,先器识而后文艺”“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这都道出了作品、艺品、人品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赵树理常说:“文学创作,在技巧艺术上要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你硬去编造出来,就失真了,你硬要那样写,人们就会骂娘的,说你是瞎写。”
“好的作品语言是人人能够看懂的,尤其让农民看懂。所以一个作家就应该随时随地收集东西,观摩事物活动过程,并且从中顺手抓取具体的引人启发的故事,慢慢积累,用时方便,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赵树理说到做到,他的一生就是潜心创作、精心为艺、立心修身的一生。我们应当学习他“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刻苦钻研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努力攀登艺术高峰,努力创作出书写人民伟大实踐、体现时代进步要求,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
德艺双馨品高洁,一片丹心向阳开。
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给我们指明了作文的方法和做人的手段。
我们应认真汲取这种宝贵经验。
在一线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在生活去寻求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创作出思想性小中见大,浅中出厚,平中见奇,见微知著;艺术性有情有趣,雅俗共赏,文情并茂,内涵丰富;观赏性有情有理,入情入理,拍案叫绝,耐人回味的优秀作品。
因为这样的作品是从生活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作品,是最接地气,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才能扎根大地、笑傲苍穹、伸展腰枝,充分吸收阳光、雨露和养分,终能长成参天大树。
有领导人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真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以优秀的文艺精品回报生我养我的那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