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鲁班被誉为百工圣祖,千古工圣,大哉鲁班

鲁班被誉为百工圣祖,千古工圣,大哉鲁班

田野调查是“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是为开展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首要步骤。

一般多属于考古工作的术语与方法,其他行当也学习采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研究、弘扬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后,掘地三尺的“文物考古”,已经拓展为传说民俗、风土人情的挖掘采风。

其实,每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阅历深浅,职位高低,都曾经有过有意无意的田野调查行为,谁没听人讲过几个民间故事?谁不能哼唱几句古老优美的民歌呢?

人们常说,不可班门弄斧,又说,弄斧必到班门。折中一下那就是班门探斧、班门问斧.这些年,我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试图告诉人们一个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的鲁班,一个传奇的鲁班,老百姓心中的鲁班,并从中认识鲁班文化的当代价值。

鲁班是谁,谁是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战国鲁国人。古今对他的称誉甚多:工圣、匠圣、智圣、巧圣、百工圣祖、师祖、祖师、先师、仙师、中国科技发明之父、鲁班爷……

鲁班爷的叫法在鲁班老家的灵山脚下最普遍。我的外祖父家是木匠、我的邻居大哥是木匠、邻村家家户户都是木匠,他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鲁班。我的木匠乡亲们,平时对谁敢直呼“鲁班”视为大不敬,忤逆不道,他们从来不管鲁班叫“鲁班”,都是一口一个“祖师爷”、“鲁班爷”。至今如此,几乎成了一种风俗和文化现象。

鲁班复姓公输,为什么会叫鲁班呢?关于鲁班的身世,众说不一。

有说是侯门公族的,有说是匠门传人的,有说是草根平民自学成才的,甚至也有说他是神、不是人的。

他究竟出生在哪里呢?已故著名哲学家、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任继愈教授,历经多年考证,最终得出了结论。

他说“滕州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春秋战国之际曾为鲁国属地,除了史书记载墨子与公输班的一些交往之外,从鲁班的身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滕州的古地名史志资料和考古文物,鲁班的发明创造与滕州的古代科技成果,滕州的民间传说,当地保留的一些遗迹,墨子与鲁班的关系等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论证:滕州为鲁班故里”。

对于“鲁班不姓鲁”的问题,乡亲们说,他明明姓公输,怎么会改姓,姓“鲁”呢?如果当年鲁国真有把国姓赐给贡献大的人的规定,那也该先赐给孔子?如果鲁班真姓鲁,为什么在鲁班故里、鲁家寨鲁家的家谱上找不着“鲁班”的名字呢?

鲁班生活的年代是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历史间隙,奴隶与工匠得到了稍许的喘息。对于鲁班不姓鲁的问题,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的工匠外出打工,也跟现在一样,一拨一拨的,张家寨的叫“张家班”,王家寨的叫“王家班”,鲁家寨出去的就叫“鲁家班”。天长日久,就“张班”、“王班”、“鲁班”的互相叫起来了。

英雄不问出处,对圣人更不用问出处。关键是要清楚鲁班爷究竟给我们留下些什么?我们从中应该传承什么?弘扬什么?

大家留书,巨匠留物

鲁班爷到底发明创造了多少东西,至今,谁也一口说不上来,一般常讲的,大致有工具类、食品加工类、机械类和其他。

首先,工具类:锯、刨、锛、锉、凿、钻、铲、曲尺、墨斗。

因为鲁班最早是木匠,所以先发明了一些木工工具。

后来被“金、银、铜、铁、锡、石、编、雕、瓦、漆……”九佬十八匠,三百六十行都拿去用了,就成了工匠们的通用工具。

现代人把那些工具的作用组合成多功能的大中小型机床,用于造汽车、轮船、飞机、卫星等,时刻都离不了。

这些工具当中,功用最大者应该首推墨斗,规矩绳墨嘛。

平常好讲:“以法律为武器,以事实为准绳”,这个“准绳”,就是墨斗里能扯出来的这根线。

老一代工匠管墨斗叫“班靴”,这不单是指它的造型像只靴子,言外之意是教人穿上鲁班的鞋,好规规矩矩地走路。

其次,食品加工类:臼、碓、碌碡、碾、磨。这当中臼、碓、碌碡,虽不是鲁班的原创,但他作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发明了现在还能看到的或仍然还在使用着的碾与磨。

再次,机械类:云梯、钩拒、辘轳、风箱、门锁、门栓、雨伞、飞鸢、木车马。

时到今天,当初可升可降,可推可移的登城云梯,已经改造成了消防云梯;活塞式风箱已被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鼓风机;门锁上的钥匙依然出现在大家腰带上的钥匙串里。

不同的是当初的木车马,已改名叫了“宝马”。

不论叫什么“马”,它的祖先都是鲁班造的木车马,后来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则属于后继发展。

鲁班爷一辈子缺乏维权意识,所有的发明创造,不知道申报专利,落下许多“后遗症”。

例如鲁班爷发明的钩拒,后来演变为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到了唐代,正式定名为“拔河”。

但在韩国举行国际拔河节时,非要把“拔河”申报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行。

幸亏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湖南浏阳姑娘熊梦霞,红颜一怒,当场痛斥揭发。

说起这事来也难怪,悔不该“文革”后,我们恢复祭孔大典的时候,到韩国去录制文庙祭孔过程和礼乐,给对方造成错觉,所以他们连中国的道教、汉字、风水、中医、端午节、浑天仪、豆浆发源地都想拿去抢注。

归根结底在此之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缺乏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持续的推动力。

最后,其他类:石刻、木雕、日晷。

石刻,源于鲁班,第一幅沙盘式的九州图,就是他的作品。

木雕艺术也源于鲁班,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果。

伙计们一块干活,一个叫王班的人把好料都挑走了,剩下的孬料,经鲁班一剔一镂,就成了活生生的花鸟虫鱼,人间从此有了木雕。

鲁班故里有句古语,叫“再灵,灵不过灵山;再巧,巧不过鲁班”。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能给后世子孙留下如此丰硕科技成果的,鲁班爷是第一人;能留下无数深入人心、誉满天下的美好传说的,鲁班爷也是第一人。这些年,仅从我力所能及的田野调查采风中,搜集到的鲁班传说,就有50多篇,已结集出版25篇,其余部分正在梳理充实。

大量的鲁班传说,就内容来看,有师从自然、刻苦钻研的,如鲁班上山伐木,被齿茅草拉破了手,被螳螂啃了一口,回家就反复琢磨,终于造出了世上第一把锯子;从啄木鸟啄木,造出了世上第一把凿子;看见妹妹头顶荷叶遮阳,造出了雨伞和凉亭。传说有乐于助人智胜邪恶的,如“飞斧斩椽”的故事。

鲁班是职业教育的鼻祖,传说中有不少是对徒弟循循善诱、进行素质教育的,如“鲁班爱徒”。

说的是他常常亲自下厨给徒弟做饭,最拿手的是“青菜配黄豆”的菜豆腐,后来人称“师傅菜”。

“青菜配黄豆,强似鱼和肉”,又当饭,又当菜,又健身,又养生,至今还在鲁南的餐桌上有重要位置。

他带徒弟知冷知热,家长都愿把孩子托付给他。

不过,他定的规章制度很严,只要开春上了山,一干就是一年。

徒弟们想家想的厉害,情绪波动很大,鲁班一不训斥,二不惩罚,想了个人性化的教育方法,课余时间,让徒弟们满山遍野各自寻找长得跟自己老娘形象差不多的婆婆石,像照片一样,摆放在各自的床头上,时间一长,徒弟们就觉得自己生活在老娘身旁,就都安下心来了。

学徒期满临下山的时候,问题来了,谁也舍不得把“老娘”留在山上,于是都背到山下,安放在门前村头,拜称婆婆石为干娘。

多个母亲多份爱,保佑全家平安吉祥,保佑代代子孙天天向上。

就连历史伟人毛泽东,也没能免俗例外,他前面的两个哥哥都不幸夭折了,他遵父母之命,不光认了石婆婆当干娘,还随了石婆婆的姓,取名叫“石三伢子”。

传说不是传奇,风俗形成文化。千百年来整个华夏民族,“认干娘”的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田野调查触摸到的“鲁班圣迹”

鲁班造磨处

人心形成口碑,口碑砌垒丰碑。打开鲁班的传说,虽然时过两千多年,但是大多数还能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做到远古与现代的链接。史书记载“公输作磨”;民间传说“鲁班造磨”。在对“磨”的田野调查中,我终于找到了基本可以认定的两个鲁班造磨处,一个在滕州市界河镇灵泉山腰,一个在滕州市龙阳镇龙山村前。

滕州人的煎饼情结历来都非常浓厚,而做煎饼离不开石磨,做磨离不开磨石,最适合做磨的石头产在滕州的灵泉山、龙山。龙山脚下,至今还叫“百家石”的地段,相传就是鲁班率领百家石匠,搞“大兵团会战”的地方。石磨就是从这里进入寻常百姓家的。

石磨出现之前,人们对粮食的加工,非常粗放。薯类烧着吃,豆类烤着吃,高粱整穗整穗地煮着吃。鲁班点石成磨,带来了粮食加工的大革命,把人类一下子推进了“食不厌精”的饮食文明。当意大利的美食家面对由石磨演变成的电力石磨时,不禁惊叹远古与现代的科学巧妙结合真是天衣无缝。

鲁班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鲁班造福,子孙分享。

《鲁班离地看三尺》等传说,都是讲鲁班打井的故事。

自有人类以来,许多地方的吃水问题,一直是困扰百姓的大事,现代科技如此发展了,不是还有一些地方横竖打不出井,喝口水还得求告老天爷吗?鲁班打井定井位的绝招是“日落碗扣地,日出看水气”;在山地和沙滩的施工方法是“软地下盘,硬地穿岩”;安全防范的方法是“留蹬掏洞,救人活命”;改善水质的方法是“井边种药草,长生不会老”。

寻访现存依然使用的古井,大都符合这些口诀的要求。

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九老庄村的一眼古井,就因为井口四周种植了枸杞、葛根,根扎黄泉,水好养人,一度出过九位老寿星,故名“九老庄”。

鲁班碌碡堤

对照鲁班的传说,在今天还能找到的圣迹中,滕州市界河镇鲁班碌碡堤,就是很好的一例。

滕州、邹城两市交界的界河,古称白水河。

在鲁班出手治理之前,年年山洪暴发时,波涛滚滚,泥沙俱下,常使两岸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当时鲁班率领弟子们在灵山打磨,看到这一惨状后心想,只有在两岸筑起石头大堤才能制服这匹野马,保住百姓的田园。

但是这么多的石头,怎么往山下运呢?他瞅着一盘盘圆圆的石磨,想起了让石头“自己长腿自己下山”的办法,于是便打制了三千个圆滚滚的大碌碡,往下一放骨骨碌碌顺着河岸滚下去,垒成了铜墙铁壁式的河堤。

用碌碡筑堤又省运力,又减缓激流的冲刷力。

鲁班用超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打造了这举世无双的变水害为水利的工程。

2007年12月,我特意邀请了一位考古专家去做认证,他说这比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00多年。

遗憾的是,三千个碌碡,查了查,只剩下215个了。

鲁班工匠院

一村一寨的工匠们,集合一起共同做工的院落叫工匠院。张家庄叫“张班工匠院”,王家庄叫“王班工匠院”。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赖以生活、生存所用的各种铁木石器、农具家具,都是从这些工匠院里走出去的。

如今鲁家寨的鲁班工匠院,大门、围墙仍然存在。

半个世纪前被毁掉的鲁寨龙头凤尾大石桥,就是鲁班工匠院的班门弟子们建造的,有两块雕刻着梅花鹿的浮雕给人印象很深。

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桥被拆毁了。

2006年初,鲁家寨村的干部领着我,在村前一家工厂的围墙墙基里,找到了那两块“鹿鸣梅园”的浮雕。

转眼到了2008年4月底,我再去时,石雕不见了,被掏空的墙洞里,填塞了水泥的砌块。

从遗产遗失的遗憾中,让人不得不感叹,传统文化一旦失去了保护,其毁灭的速度,是何等的惊人。

王中,1941年生,山东滕州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编剧,鲁班研究专家,山东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大梁歌》、《瑞云》、《山乡锣鼓》、《补龙袍》、《墨子救宋》、《墨子》、《鲁班与墨子》、《科圣墨子》、《鲁班的传说》。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中国风骨 天下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 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o202205150730042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