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工具都有木匠的个人标记,
也让人对木器更亲近。
因为它有理性的美,
可以让感性的对象更加完美。
有时候,感性的美
需要借助理性的引导。
明朝时期,外有侵略者,内有起义,正是国难、内忧外患的时候,明朝只懂造木,抛下国事,成为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又脏又累的活也没人愿意干,木匠注定是一门不得不吃苦的技艺,这就导致没有年轻人去学,木匠也渐渐被遗忘,角落里还有带着灰尘的工具。
鲁班池:没事做算个三元组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
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鲁班是春秋时期土生土长的鲁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工匠,木匠界崇拜鲁班为祖师,木匠制作门窗用的桌子、家具时,用的是一尺四寸长的尺子。
“财”、“病”、“走”、“义”、“官”、“劫”、“害”、“此”八个字后来被风水师加在一起,用来衡量房子的吉凶,称之为“门计”,在每个字下面,分成四个小字来区分吉凶的含义。
凿子:种类多到数不清
凿子大家族,有凿子、凿子铲、平铲,不同的是凿子较粗,木柄有铁箍,平铲较细,木柄较长,没有铁箍,凿子铲是中值,底部更像平铲,顶部是有铁箍的凿子柄,配合锤子可以凿孔、镂空孔、挑槽。
一般一只手紧握凿子,与木头垂直,另一只手拿着锤子或斧子锤凿,搬运凿子时应将凿子以两方角的"之字形"运至准确位置,就像人在行走一样。
飞机:自己做最合适
刨床的种类比凿子多,谁也说不清楚有多少,主要由金属锻造刨刀片和木工刨刀两部分组成,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功能,可用于粗刨、精刨、网料、轻清洗、刨刀、圆刨、刨刀对中等。
通常木匠自己动手,没有具体尺寸,但也很用心,首先你一定要选择不易变形、耐磨的硬木;还有就是刨刀片的安装角度,一般是斜45度,刀片末端和刨刀底部的假想角度一般在5度左右,角度大了不耐用,小了会打滑。
斧头:一言不合亮家伙
老木匠以前出门口袋里都会揣一把斧头,一方面可以防身辟邪,另一方面又是暴露身份的法宝,一言不合就拿出老斧头,劈砍抹砸搂搂砍,干起活来虎虎虎虎,犹如劈山劈岭,随着岁月磨砺出的光泽和质感,人们自然不敢轻视木匠的手艺。
斧子一般分为单刃和双刃两种,单刃是木匠常用的,刀刃的一侧用来劈砍;双刃斧子又称刀刃,用于房屋梁等大件的初加工,斧身为熟铁,易磨,有韧性。
也许不是卢平发明的
相传锯子也是鲁班发明的,有一次他深入深山砍树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手被一棵野草的叶子划破,渗出了血,他把叶子摘下来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都有锋利的牙齿,他用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牙齿轻轻地在手背上划了一下,竟然划出了一个口子。
他的手被这些小牙齿割伤了,鲁班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如果这样的带齿工具,他想,岂不是能快速砍树,于是,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一把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事实上,据考古学家介绍,生活在中国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加工使用了齿石和贻贝镰刀,这是锯子的雏形,在鲁班出生前几百年的周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锯,“锯”一词早已出现。
墨斗:来自母亲的智慧
墨斗是木匠用来弹线的工具,墨水储存在一个斗形的盒子里,通过墨孔从一端染成细绳,染成细绳的末端是一个小木钩,叫班木,是鲁班的母亲发明的。
有一天,卢平需要切一块木头,找一根沾有墨水的线,在木头上弹出一个记号,然后顺着锯子走,有时候木头太长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于是卢平让妈妈帮忙,妈妈拉一端,卢平拉另一端,墨水线弹到木头上。
一次两次还好说,时间久了,没有亲人的家务活都要耽误了,妈妈把西有墨线的竹签绑在木头上,省了一个人力,鲁班看到这个方法挺好,很高兴。
后来把竹签换成了带钉子的木钩,这样想挂哪儿就挂哪儿,还能把线弹起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为了纪念母亲的发明,鲁班给木钩取名为“木制”,后来的木匠也叫它“班木”。
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木工文化来说,这些工具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传统的木匠工具被一代又一代的木匠传承和丰富。
每一件工具都带有木匠的个人印记,让人离木头更近,因为它具有理性美,所以能让感性的物体更加完美,有时候,感性美需要理性的引导。
一流的头脑一定要有一流的技术,从长远来看,如果磨练了自己的头脑和性格,掌握了自己的方式,即使你不做木工,在任何行业里,你都可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