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三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 )
(2)以为顺流下矣( )
(3)棹数小舟( )
(4)湮于沙上( )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二)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_
(2)会宾客大宴__________
(3)施八尺屏障__________
(4)满坐寂然__________
(5)众妙毕备__________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预测)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丰富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____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____
(3)遂迷,不复得路__________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
(5)便扶向路__________
(6)寻病终__________
3.(2015·济宁)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
发现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7.文章最后还写了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节,其作用是什么?
(四)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3)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__
(4)解衣欲睡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2015·重庆A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5.文章结尾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
(2)不蔓不枝__________
(3)亭亭净植__________
(4)予谓菊__________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
(6)宜乎众矣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填空。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6.(2015·资阳)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语音停顿。(每句划两处)
(1)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2016·预测)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七)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5)恐托付不效( )
(6)庶竭驽钝(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词句回答)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
6.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7.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八)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顺、随) B.负势竞上(凭依)
C.窥谷忘反(通“返”) D.在昼犹昏(夜晚)
2.下列每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本文先总体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______和山之______、______的特点,让人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在写山之奇时,分别从______觉和__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郦道元《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6.作者通过描绘富春江的山水,寄予了什么情感?
(九)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往来无白丁( )
(4)可以调素琴(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章对陋室进行描写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写“陋室不陋”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环境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交往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情趣之雅。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__的情趣。
5.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6.《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7.(2015·黄冈模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