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醉翁亭记导学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导学案 中考学子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醉翁亭记导学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导学案 中考学子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醉翁亭记

1、 文学常识 体裁:游记散文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柳王欧曾三苏)之一,古文运动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 读准字音

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 潺(chán) 辄 (zhé)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伛偻( lǚ) 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 颓然(tuí rán) 阴翳(yīn yì )

3、 重点实词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地理形势,建亭人及亭名的由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注释: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皆:都。诸:众多,各。:山谷。尤:格外

蔚然:茂盛的样子 。表并列。深秀:幽深秀丽。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众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注释:山:沿着山路。而:表顺承

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并且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啊。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注释: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曲折、回环。临,居高面下。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称。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方的,这就是醉翁亭啊。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注释:辄:表递进 故:因此 号:名词作动词,取号

译文:太守与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的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醉翁之意:之,结构助词,的。意,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之,结构助词 ,的。

得,领会。寓,寄托。之,代词,指山水的乐趣。而:连词,表顺承

译文: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而是在于上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第二段:山间的朝暮变化及四季的不同景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注释:而:表顺承。 霏:弥漫的云气。 开:散开。 归:聚拢。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暝:昏暗。 晦:阴暗,昏暗。之:助词,的。

译文: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在一起,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色。

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注释:芳:花。而:表顺承。发:开放。秀:茂盛。 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者:代词,......的情况

之:助词,的。 四时:四季。,季节。

译文: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注释:(前两个)而:表修饰。 之:的。乐亦无穷:而,表因果。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就没有穷尽了 。

第三段:四幅图: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注释: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背着。:名词作动词,唱歌。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在。 伛偻指老人。提携:指儿童。:表修饰。绝:断。

译:说到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啊。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靠近,在...旁边。:表修饰。渔:捕鱼。:表并列。:清。菜蔬。:表并列。

而:表修饰。 陈:陈列、摆开。宴:名词作动词,设宴。

译文:到溪水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香酒水清,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是太守设的宴席啊。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注释:酣:尽兴地喝酒。:结构助词,的。丝:弦乐器。: 管乐器。:下棋。

:酒杯。:酒筹。:表并列。

译文: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这是宾客们(尽情)欢乐的图景。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注释: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倒下的样子

译文: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第四段:写宴会散,尽兴而归。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注释:已而:时间副词,不久。:回去。:连词,表顺承。 :跟随。

译文:不久,夕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回城,众宾客随行。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注释: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遮盖。 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离开。:连词,表顺承。 :欢乐。

译文:树林茂密成荫,鸟鸣之声到处可闻,这是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了。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①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②乐,而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注释: 然而:可是。之:结构助词,的。而①:连词,表转折之:结构助词,的。

而②:连词,表修饰。而③:连词,表转折。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乐其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快乐;:代词,他们,指同太守一道游玩的人。

译文:可是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山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记录,记述。 :介词,用。 :为,是。

译文: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原来是庐陵人欧阳修。

四.重点虚词

1、醒能述之以文者 :介词,用

2、之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助词,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词,它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者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语气词,表判断

(2)作亭者谁 代词,……的人

(3)水落而石出者 代词,……的情况

4、行者休于树 于:在

5、而

(1)泉香而酒洌 连词,表并列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连词,表顺承

(3)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

(4)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转折

(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递进

五、一词多义

1、乐

(1)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

(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欢乐

2、秀

(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秀丽

(2)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

3、归

(1)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六、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6)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取号)

(7)至于负者歌于途(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8)太守宴也(宴:名词作动词.设宴)

七、内容理解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段意)

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以及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概括了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3.亭的位置: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瑯琊山—酿泉—醉翁亭

位置:滁州西南琅琊山酿泉边上。

空间顺序:由远(整体/大) —及近(局部/小)

多角度: 视觉(蔚然而深秀、翼然……)听觉(水声潺潺)

4.亭子及亭名由来?(原句回答)作用?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 太守自号"醉翁"的原因是?(原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第一段的中心句/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亭的核心命意句/破题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语:现在常表示言在此而意在彼。

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描写山间朝暮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春夏秋冬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抓住四季最典型的景物及特点(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

3."乐亦无穷"的原因?(总结上文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第二段:写景(描写、抒情)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时间顺序

阅读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三段描绘了哪几幅图?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 核心是哪幅?为什么?

太守醉,前三幅是陪衬,为了衬托太守醉,突出中心(与民同乐)。

3、 如何理解太守"醉"?(醉的原因?)

是因为酒醉而醉,也是因为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而醉 ,更是因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4、 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不得翻译原文)

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5、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有什么作用?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1) 侧面反映了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2)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

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段写了哪些乐? 以禽鸟之乐来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来衬托太守之乐。

2.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全文的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乐人之乐、乐其乐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作用?解开悬念

八、整体感知

1.如何理解太守的"乐"与"醉"?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2.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豁达乐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

3.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悠然自得、豁然大度、宠辱不惊

九、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十、拓展延伸: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积极意义: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系于民民生,为民造福,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9、 理解性默写

1、 《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2、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翁"之号的由来是因为自己: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其居心用《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句来形容恰如其分。

4、 《醉翁亭记》中写宾客们纵情享受开怀畅饮的句子是: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5、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 《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 《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会上就地取材菜色丰盛的句子是: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8、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9、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

10、 《醉翁亭记》中写滁州老人小孩出游来往不断的热闹场景的句子是: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11、 《醉翁亭记》中写出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4、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喜欢可关注亦菲话教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k20220927232008a2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