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是人维持生命的本能,也是声乐和管乐的最基本且重要的能力。换气在萨克斯演奏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它涉及到演奏的方方面面,具体我们来看看:
换气即分句
一个音乐作品是由不同长度的乐段乐句构成,换气就像文章中的句子之间逗号或者日常交谈中的前言后语。
想必大家都知晓句读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分句,告诉我们要说下一个句子了,可能和上一句形式或意义相同也可能变化。
但是很多萨克斯初学或者业余学习了多年学习者,换气仍旧没有结构意识,没气了就换气,没有目的性的换气,这对演奏以及音乐的正确表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那么我们具体来谈谈怎么培养换气的结构性意识。
首先得具备基本的曲式结构划分能力,标注出作品的曲式结构类型,例如A-B-A结构,然后标注出每个乐段的乐句,搞清楚每个句子长度,由几个小节组成例如a(1-8),那么a乐句就是由8个小节组成,那么按乐曲要求,换气就成了划分乐句的一个必要标志,既起到了划分乐句的作用,又为下一个乐句的衔接准备了足够的气量。
那么具体该在什么位置换气呢?经常有萨克斯学习者会出现以下问题:
1. 在演奏下一个乐句之前的换气太仓促导致换气时间不够换气效率低,导致破坏了下一个乐句的完整性,或者气息太弱根本没办法很好演奏下一个乐句,导致的演奏紧张,强行演奏完导致的憋气。
2. 看见休止符就换气,结构混乱。
那么如何解决,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当乐句与乐句之间无休止时,分两种情况:
1.当换气前的那个音符小于或等于乐曲要求的单位拍,则换气需要占用前一个乐句最后一个音符一半的时值用作换气。
2.当当换气前的那个音符大于单位拍时,则用固定用该音符最后一个单位拍的时值一半换气。
见谱例1
该谱例选自《穆勒48首练习曲》第一首,该练习曲是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谱例中的标注很好体现了以上两种情况的换气位置和时值问题。
当乐句之间有休止时分两种情况:
1. 下一个乐句前最后的休止符时值大于或等于单位拍,换气时值则为该休止符总长度的最后一个单位拍长度。见谱例2
该谱例选自《穆勒48首练习曲》第15首,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谱例中体现了第一种情况,休止符时值大于或等于单位拍。
2. 下一个乐句前最后的休止符时值小于单位拍,换气时值则为该休止符时值。见谱例3
该谱例选自《穆勒48首练习曲》第21首,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谱例中体现的第二种情况,休止符时值小于单位拍时,换气时值等于休止符时值。
换气是良好音色的前提
好的换气是好音色的必要前提。在实际演奏中很多萨克斯初学者因为换气不好而导致音色很不好,一般有以下几种错误:
1. 吸气浅而多:胸式呼吸为主,气息不容易控制,不稳;渐强容易炸,渐弱弱不下来。外在表现一般为:过度耸肩。
2. 吸气浅而少:声音发虚,飘的,气量不够,总想着频繁换气,或者换气困难。
换气要快但不能急,因为换气时间过于短会导致假性换气而氧气含量不足,什么是假性换气?就是换气动作很快,声音听起来很短促,但吸进去的气量并没有达到演奏下一个乐句的要求,这样换气会越吹越累,对身体不利,好的换气应该是胸腹式联动呼吸,其特点为:“快,深,够”快速,腹式呼吸,气量足够的意思。
快不代表一瞬间,还是有一定时值的,是根据乐曲速度来定的,这样的换气,很容易保持住,好控制,虽然不能完全决定音色好坏,但是是良好音色的一个基础和必要条件。
外在表现为:上胸的起伏,横膈膜以下腰腹的扩张,最下方一圈肋骨自然的扩张,以及气息对腰腹压力的增大,类似于伸懒腰,打哈欠时候的吸气感觉。
换气要适应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音乐作品的风格多种多样,一般通过不同速度和不同节奏型决定。
那么演奏中换气感觉都是相同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很简单,我们自己关注下自己或者歌唱家在演唱不同速度的歌曲时候,换气的速度和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演唱一首深情舒缓的慢歌,歌手会换气很急促的发声吗?如果是,那一定很奇怪,因此在演奏慢速深情的作品时候我们也应该将这种情感注入到换气当中去,因为那也是音乐的一部分,所以同样要用舒缓柔和的感觉去吸气,才能获取更好的音色。
同样的道理,在演奏快速的作品,一般紧张感会多一些,我们换气也应该是快的。
综上所述,换气在适应不同速度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应该随之变换,其目的是更好的与音乐相融。
个人的一些演奏心得:无论演奏什么风格的作品,在演奏前都应该通过音乐要求的速度,或者伴奏的律动带入演奏前换气的感觉,让换气更具有目的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感觉,因为无论是换气还是休止符,虽然没有发声,但由于音乐从期初就一直在发展,运动,所以换气本身就是音乐的一部分,好的换气对音乐的发展推波助澜,让演奏者和听众一直沉浸于音乐中不被打扰;不好的换气会让演奏者演奏困难,没办法将精力集中于音乐,从而阻碍演奏,和音乐的表达,就像把沉浸在音乐中的听众惊醒。
音乐是一门艺术,换气对于管乐和声乐也同样是一门值得去不断研究的一门艺术,笔者在此分享一些多年学习思考的心得,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