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精彩的结尾部分能够给读者一种终极体验,让人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者回味无穷的感觉,从整体提升文章的质量。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收官阶段画上圆满的句号呢?
学会常见的几种结尾方式,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帮助。
1.总结点题法
围绕主题思想,对全篇内容进行最后的总结拔高,不仅仅不显得赘冗,反而更加有说服力。如“樊登读书”的文章《周瑜:气度,是一个人最顶级的魅力》这样写到:
“人的一生,结局如何,气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纵观周瑜的一生,他赢在了做人的气度。
他以诚待友,让生命显示出应有的长度;
他宽容厚德,彰显出一代儒将的风度;
他力挽狂澜,赢得赤壁之战,让生命有了厚度;
历经18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他的气度依旧——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这样的结尾就是对观点进行了再次总结和提炼,周瑜的伟大的气度跃然纸上。
2.名人名言法
名人的言论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比作者组织语言更加能深化文章主题。
写金岳霖先生的文章《人生最难得,是保持一颗“痴心”》结尾是这样的:
“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简单的专注,单纯的生活,痴心的爱人,是成功法则中最重要的东西。
金岳霖心无旁骛的痴心,已经是一种境界。
因为只有这种痴心,才能让内心纯粹,精神明亮,活出最大的追寻与执着。”
这里用托尔斯泰的名言,无需赘述,言简意赅点出了痴心的伟大。
3.巧用反问法
用反问代表肯定,证明论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如《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从来不焦虑》结尾是这样写的: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有伟人在前面指路,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这就是典型的使用反问引发读者思考,深化文章的影响力。
4.引导行动法
用呼吁来引导行动,在情感文中比较常见,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对文章内容产生共鸣。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一文这样去结尾: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人生开挂一路畅通无阻,更没有一夜成名的事。
只有厚积薄发的储备,等待蓄势待发的冲刺。
做好当下的每一步,就是对未来的自己最好的交代!
快来一起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这就是典型的去呼吁读者将文章观点化为实践,更具有感染力。
5.提问法结尾
先问后答,更有力量和深度
文章《日本人为何崇拜靖国神社?》在文末这样发出提问:
“
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
又怎么会把战犯奉为圭臬,
并且年年祭拜呢?
所以,
菅义伟说不会再发动战争,
我是不信的。
只要日本没有就侵华战争认错,
只要日本没有纠正历史教科书,
只要日本还没拆除靖国神社,
就永远存在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
一句老话说得好:
一个民族怎么处理自己的过去,
就会怎么对待自己的未来。”
这样的自问自答,铿锵有力,直截了当地突出了强化了观点,令人坚信不疑。
6.使用金句法
使用让人忍不住背下来的有道理的句子,使人印象更深刻。引发思考和共鸣。
“洞见“中有一篇文章:《如果感到熬不下去,不妨读一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它的结尾这样的:
“很多时候,人无法逃避苦难,难以选择命运,可正是苦难逼迫我们成长,正是命运沉浮让我们历练。
世事沧桑,岁月沉淀,每一份苦难都经得起缓缓推敲,细细品味。
冰心说:踏着荆棘,不觉悲苦;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
当你感到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请相信生活终会在苦痛中开出幸福的花朵。
所谓生活,不过是心怀希冀,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后退。“
这里是灵活运用了上述多种结尾的方式,既有总结点题,又有名人名言来增加说服力,更是以最后的金句进行呼吁行动。这样的结尾,堪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将全文的意蕴推向最高峰。
上述六种结尾是比较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结尾方式,你可以尝试在写作中使用这些方法,勤加练习,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