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读了《孔门十弟子》,我才知道原来孔子都是这样当老师的

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读了《孔门十弟子》,我才知道原来孔子都是这样当老师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父母和长辈,心里最敬重的,莫过于是自己的老师了。

在中国,老师被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一位老师,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因此,他们总是被讴歌,被神化,似乎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力量,可以力挽狂澜,点石成金。

老师之于学生,似伯乐,似领路人。学生寄望于老师,家长也寄望于老师。今天的老师,依旧被人赋予过高的期许,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这一份期许,古代最牛的老师孔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众所周知,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其中不仅有颜渊、冉有等有才之士,也不乏子游和子路这样的有勇之士。

台大教授傅佩荣先生在其新作《孔门十弟子》中,另辟蹊径,以孔门十弟子为观察视角,通过呈现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互动,不仅让我们从中了解了孔门弟子们的修身之道、求学之道和君子之道,还窥探到了孔子作为一代名师的为师之道。

《孔门十弟子》封面

那么孔子作为一代名师,他究竟是如何教学生和把握教学的尺度呢?我们不妨翻开这本《孔门十弟子》,一探究竟。

一、教不学,谁之过?

在为人师表的道路上,朋友Doris一直很困惑。自从当了高校教师,Doris几乎每天都累成狗。不但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搜集资料备课,还得完成学院各式各样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最让她无语的是,身为一个授课老师,一个20多岁未婚未育的姑娘,学院竟要她去当一个专业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连学生的晚自习都要管。

Doris总是忍不住问我,为什么她应聘的是英文教师,做的却是和保姆一样的工作?难道这些孩子学不学,要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还得靠我们当老师的去强迫吗?

在中国,像Doris一样的年轻高校老师实在太多了。在这世上,大概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为人师表的那一刻起,就像中国教师那样背负着这么重大的责任。

这种压力,外国友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18岁的孩子已经独立,应该自己为自己而负责。学习靠的个人,老师只是在讲课,听不听是个人的选择。

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和老师,都会为孩子的教育发了疯?为什么总会因为一个“不懂事”“不听话”“不成才”的孩子而感到如此自责?

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最优秀的老师,也不是这样教学生的。虽然我们也会说“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但我们也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是把一个孩子的好坏,都归咎于其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不足。

为师者,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引导学生的机会,但至于学生最后愿不愿意学,学得怎样,还是得看“个人造化”的。

那么,学生该要怎样“教”?怎样在教的过程中去把握“严”的尺度?我们不妨看看孔子的做法。

二、怎样教?因材施教!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他最大的职责,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

那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案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做针对性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师会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答疑服务。

因材施教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不妨看看孔子是怎么教学生的。

在《论语·季氏》中,冉有和子路都想孔子请教做官的问题,子路问孔子,“听到该做的事应该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有父亲和兄长在,做事要先想好了再做,不然后患无穷,到时候后悔莫及。”

接着冉有问孔子一样的问题,孔子说,“可以,立刻去做吧。”

作为听惯了“标准答案”的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却一个“行”,另一个却“不行”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子路的个性强,过于积极,所以孔子认为,遇事的时候应该要再谨慎缓慢一些。而冉有则不一样,个性太懦弱、太内向,所以可以推他一把。

个性化服务其实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从治病到教学,都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对症下药。当然,以前的人口不多,所以老师教起来不费劲。现在人多了,只能进行统一教育。但统一教育的初衷,是帮学生打好基础,等基础打好了,我们再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比如基础薄弱的,我们就多花点时间帮他进行巩固;悟性高的,有余力的,可以适当的帮他们去拓展一些新的知识。缺乏自信的学生,应多以鼓励为主;过于自信的学生,要适当提醒一下打基础的重要性。

三、把握教育的尺度:点到为止,不好为人师

读书的时候,有个外教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你以后成为了别人的老师,一定要记住,你不过是那些学生生命中众多老师中的一个。

他的意思是,虽然你是老师,可你不是无所不能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习主要靠学生,你不过是个引路人而已。

对学生过度的操心,是中国教师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当然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家长的拜托的压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成才。

孟子就曾经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钟叔河先生认为,“好”其实是一种“瘾”,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导师,每个人都要听他的,不听他的建议不行。

孟子所说的“好为人师者”,虽然并不是指正儿八经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可它里面所讲的道理,也适用于现代年轻一辈的老师。

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每一次你很热心去教别人都是对的。为人师者,不是说“我一定要把握知道的都告诉你”,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接受能力。

在《论语》里,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讲课的时候,都是对着每个人一起讲的,他很少会单独去跟一个人讲什么。除非那个人有问题,他才会讲,而且只讲对方听得明白的,不明白的也不会去讲。

为什么孔子要这样做呢?因为孔子明白,学习是要靠自己的。颜回和自己的爸爸都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年轻又聪明,然后不断地给孔子提问题。有一次孔子终于受不了了,大怒,问他,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是来学习还是来把老师考倒的。颜回后来回去闭门思过一个礼拜,自此之后就很少问问题了。

孔子后来特别欣赏颜回。欣赏颜回并不是因为颜回看起来什么都懂了,在老师面前没有任何问题,而是颜回遇到问题之前,先自己去思考,查资料,最后实在不懂,没有办法,才去请教别人,别人才会很高兴地去告诉他。

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曾讲过他对“求学”和“施教”的看法,他认为,只能学生来上学,不能老师主动去教学生。

所以只有学生很热情地跑去请教老师,没有当老师的很热心地跑到家里去教学生的。

这就说明了,人要学会主动,要主动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找到合适的老师,主动剔除合适的问题,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好好地停下来,自己去想,想不通先去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才去问老师。

这整个过程,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为师者,一定要明白“施教要适当,受教要主动”的道理。学习学习,都是靠自己的。而教化你的人,比如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只是适度地去启发你的兴趣。作为老师,应该着重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求学,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教导。

四、小结

其实,每次读《论语》的时候,都会很羡慕当时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契约,一种服务。学生似乎更像客户,家长像大爷。我交了学费,就是把孩子托付给了老师和学校,你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把我的孩子教好。

学生因为交了高额的学费,不再像从前的人一般尊师重道,把老师的无私教授,铭记于心。而大部分的老师,要不就是对学生管得太严,要不就是对学生不闻不问。更有甚者,因为害怕学生日后会超越自己,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所保留。

在读《孔门十弟子》的时候,傅佩荣先生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慨,他说,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靠老师教学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我想,我们之所以敬重孔子,是因为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不仅在一众学生面前没有泰山压顶的姿态,而且就算学生比自己优秀,他也能够欣然接受。

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为人师者,除了善于因材施教,栽培学生,还应该努力做到“不好为人师”,能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嫉妒学生的成就,为学成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其它参考资料:

傅佩荣《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

钟叔河《念楼学短》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语录网网友观点:孑曰孓曰,尽是灾祸,论语论语,禽言兽语!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e20220612222607a3c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