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一位农民伯伯,致50、60、70的农民伯伯,阿姨们

一位农民伯伯,致50、60、70的农民伯伯,阿姨们

又到一年农忙时,还有多少人记得农忙热火朝天的景象?

80,90生在农村的童年大多都有清晰的记忆,50,60,70父辈们的青春大多都献给了大地。

生于八零后的我,对此记忆犹新:自打我记事起每到农忙,父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起早贪黑奋斗在田地里。那时没什么机械化,从春种到秋收全靠手和肩膀。一年辛苦下来也只是混口饭吃,春节买新衣服的钱父母都很为难。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八岁那年春节,由于父亲每月仅十五元的工资(乡村民办教师,那时还称不工资,好像叫待遇,都是由村民分摊的)发不下来,一件新衣也没买,新年的早赌气不起床。父母叫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起床,还在那哭喊。无奈的母亲在一旁暗自落泪。此刻想想真是汗颜,怎么不能体谅他们的难处?

儿时同村的伙伴早上和下午都去山上放牛,因为那时耕田牛是必不少的。

每天早上天刚麻麻亮就被父母拉起来一起上地,父母在田里劳作我就在他们隔壁看牛,免得去吃人家的庄稼。

周一至周五父亲要去教书,田里的农活大多都是母亲独自操持。

我的母亲也会用牛耕田,直到我成年都没学会。

所以我觉得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农村女人,干起农活不亚于男人!

这种记忆对于城镇人及00后已没什么感觉,因为近年来很多人离开家乡外岀打工了,老家的大多数田已成荒野。而城镇居民大多不是以农业为生。

好在那时我们乡没交公粮的任务,只缴农业税及特产税。所以我对当时缴公粮的场景没什么记忆。但我有个姑嫁在离县城很近的一个乡下农村。她们那里以烟叶为主,另外种五谷杂粮为缴公粮。缴公粮的事情我是听他们讲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取消农业税,缴公粮在当时引老农赞声一片!爷爷奶奶那一代人感激涕零!

此时此刻,爷爷奶奶那代人大多已去往天国;50,60,70的父辈们已渐渐老去;80,90,00的中青一代大多对农事一窍不通,由此可见在共和国缺衣少食的年代是50,60,70挑起了生产粮食的脊梁,今天不愁的一日三餐他们也功不可没,每个人要永远记得他们的辛劳,感恩他们的付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已留太多的汗,在他们晚年的时候,尽量不要再让他们流泪!

图片来自网络,2020.05.20

语录网网友观点:谢谢每一位的阅读,点赞!

此文描绘的场景,是50/60/70农民的主战场,80/90只是参与者,亲历者。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他们的真实写照,我也感同身受,农村出来的人没有经历过的人可以回家和爷爷奶奶交流一下,以前的苦生活他们都是很有体会的,当我们的父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想起他们的青春,突然看到了我半年前写的这篇文章,觉得这种场景以后也许只会存在历史中,那是过去交公粮真实的照片,保存的真好。

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c2022090713440816f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