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名言大全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三年级上册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三年级上册墨子的名言?

墨子的名言有:

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

口言之,身必行之。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竭:尽,完。

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

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

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

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

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

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

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行:实践。

为:是。

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

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

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

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

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

利人:对别人有利。

乎:语助词,表示停顿。

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

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

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诈不欺愚。圆,必兴天下之利,言不信者行不果。

有能则举之,富不侮贫,无能则下之,贵不傲贱。

天下之人皆相爱,形之所以奋也,淫佚则亡,染于黄则黄。

力。

名不可简而成也志不强者智不达。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染于苍则苍。

节俭则昌,除天下之害。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众不劫寡,强不执弱,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

万事莫贵于义。

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墨子·贵义》

2、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3、言不信者,行不果。

4、口言之,身必行之。

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兼相爱,交相利。

4、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1、万事莫贵于义。

1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9、备者,国之重也。

20、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1、重不为不义攻国。

22、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解析:没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学识智慧也不会通达;不遵守诺言的人行动也不会实现。

23、原文: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解析: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24、原文: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解析:根本不稳固必然会央及枝叶。行为不守信必然会损害声誉。

25、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解析: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言语不必太多。

26、原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解析: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27、原文: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解析: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不能保证公平公正、不能惩恶扬善、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当做法律。

28、原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解析: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与尊严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人生而平等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29、原文: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解析:作战虽然讲究排兵布阵,但士兵的勇敢是其中的根本;丧葬虽然讲究礼节,但对亲人的哀思是其中的根本;一个人虽然很有学识,但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是其中的根本。

30、原文: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墨子·亲士》解析:国家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臣子,上级必须有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议论国政的人不停止,各种不同政见的人相互辩论,才可以长久保存国家,使国家兴盛强大。

也就是说言论自由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政见,民众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

31、原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所染》解析:印染时织品用青色染料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料就变成黄色。

随着染料的变化,织品的色彩也变化,放入多种染料则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变化。

所以对于印染不可不慎重!

说明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人的思想也会变得复杂;而在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下,人的思想也会相对纯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

32、原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解析: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军队是国家的武器,城廓是守护自身的保障。

这三者是国家应当具备的。

33、原文: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解析:仓库里没有储备的谷物,不可以应付凶饥之年;兵库不准备兵器,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无法征讨无义之人,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强有力的保障;城郭防守不完全,则不能守护自己;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不可应付突发事件。

34、原文: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墨子·非乐》解析:人民有三种忧患:饥饿的得不到食物、寒冷的得不到衣物、劳苦的得不到休息。

35、原文: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

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墨子·耕柱》解析:墨子说:“言论如果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可以讲;不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别多说。

言论不能付诸行动的而常讲,这就是卖弄口才了。

”36、原文:择务而从事。

解析: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7、原文: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解析:哪怕是磨没了头发,宁可死也不会旋转前进的脚步,为的是全天下人的利益。

38、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解析: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实行,有害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铲除。

39、原文: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4、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7、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8、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学认为:乱的根源是因为人人自爱,而不相爱。比如说,做父母的不爱儿女,做儿女的不爱父母,做哥哥的不爱弟弟,做弟弟的不爱哥哥。因为不爱,就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亏害对方。

如果父母兄弟,都能像爱 自己一样爱对方,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亏害对方,相反,还会因为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对方而给予对方利益

墨子告诉我们要像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别人。

爱人若但爱其身,告诉我们,我们要像关爱自己一样,去关爱别人,不要去伤害别人。为人师者,必先正起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关爱他人的名言:人恒敬之,爱人者,人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播种,收获快乐。

墨子说的( 爱人若爱其身)的意思是关心别人就要像关心自己一样,教育我们要(关爱他人) 。

爱人若爱其身的意思是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别人,这是墨子兼爱的主张,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春秋战国墨子《兼爱》部分原文如下: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是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译文: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象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

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想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

1、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谈论过去。背部挺直的人终究不会走在登山队的前面。不要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要为清晰的现在而努力。努力和上进不是要做给别人看,而是要活出自己,活出这辈子。不管现在有多失落,最后都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2、最大的敌人不是坚定的信念,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半途而废不要总是倾其所有,宁可卑微到尘埃里,不如把一些骄傲和爱给自己。软弱的人会到处游说自己不幸,坚强的人只会悄悄地变得坚强。

1、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彼一时,此一时也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7、人不可以无耻

8、仁人无敌于天下

9、仁者荣,不仁者辱

10、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2、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3、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5、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6、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8、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10、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 言不信者,行不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拼音】: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解释】: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造句】:如果你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就不会太苟求别人了。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拼音】: 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解释】: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造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

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相近的名句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墨子名言(“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说明了做事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这和成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搜集整理的一些,提供给大家参考:

       1、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

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诚信小故事: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

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

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

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

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c202207180616170ce2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