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职业不同,命运也有所区别。有些人可能贵为皇帝、总统,另一些人则可能会沦为乞丐、盗贼。俗话说人各有名,此为常理。乞丐、盗贼之名在这里暂且不谈,我们先看一下古代皇帝的名号。
在古代,皇帝的名字是十分复杂的,但除了像常人一样拥有乳名、本名、字号以外,还有尊号、年号、谥号、庙号等一些为其他人所没有的称号。此外,皇帝的自称和他称也十分特别。
炎帝神农氏
我国自夏代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皇帝的称谓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夏代之前,对一国或部落之主称“后”或“氏”,如夏后氏、神农氏、伏羲氏等等。
商代以后,商代第一位君主商汤开始称“王”,历商至周,相沿不改。
到了春秋战国时,诸侯割据,各割据王朝为了表示不敢僭越周天子的权力,多以“子”、“伯”、“公”相称,后因周王朝名存实亡,他们才敢称“王”。
秦朝统一中国后,即公元前221年,开国皇帝秦始皇认为自己做到了以前所有君主都没有做到的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便从古代最尊贵的三皇五帝名号中各取其一,定号为“皇帝”。
自此,“皇帝”便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直到公元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推翻为止,使用了两千多年。
千古一帝秦始皇
谈到皇帝真正的名和姓,其实与一般百姓的姓名并没有多少区别。
如秦始皇姓赢名政,汉高祖姓刘名邦,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明太祖姓朱名元璋等,这些姓名,无一不是普普通通,至于他们的字、号,如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字德宗,清朝乾隆皇帝号“十全老人”,这些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特殊性仅在于姓名字号以外的其他方面。
如皇帝自称朕、孤、寡人、不毂、予一人、予小子,别人称则是陛下、足下、天子、上、人主、县官、大家、天家、官家、国家、圣人、至尊、皇上、九五之尊等等。
此外,从西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后还有自己的年号,用以记载在位的时间。
年号中最早的一个是汉武帝的“建元”,是从公元前140年开始使用的;最后一个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宣统”,于公元1911年被废止。
年号在开始使用时还不严格,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直到明清时期的皇帝才开始使用一个年号,特别是清朝皇帝的年号,由于使用率十分频繁,甚至被人当作是皇帝的代号。如康熙、乾隆、宣统等等,其实际含义大多已经超出年号的范围,开始具有姓名的意义了。
古代皇帝中除秦朝的两位皇帝在生前已经有了固定的名号(秦始皇、秦二世)外,去世以后还要被群臣根据生前事迹议定谥号,这样又使皇帝在众多的称号以外有了一个新的称号。
这种称号的选取范围一般是固定的,称为“谥法”。
如《逸周书》中就有《谥法解》一章,记载周代群臣为周王议谥和在定谥号时所应遵循的准则。
此后,周代的谥法便成为各代谥法的蓝本。
制谥的原则是取美谥而不取恶谥,其出发点还是“为尊者讳”。
所以,封建皇帝除非是臭名昭著或被异国杀害的亡国之君,一般都能够得到诸如“经纬天地日文”、“绥柔士民日德”、“圣善周闻日宣”等较好的谥号。
此外,在谥号的用字上,唐代以前多取一字谥,如汉武帝、魏明帝等等,“武”、“明”便是谥。
从唐代开始,由于唐玄宗在为他的列祖列宗追谥时认为用一字谥已不足与此前各代皇帝区别开来,便开始使用多字谥。
当初的多字谥还只有7个字(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以后越加越多,至清朝为太祖努尔哈赤上谥时,用字竟达到了25字之多。
由于唐代以后皇帝的谥号用字多而繁琐,作为皇帝称谓之一的作用也越来越降低,以至后人提到这些皇帝时,宁愿称其庙号(如唐太宗、明太祖等)而不称谥号,使在此前称呼皇帝多用谥号的习惯一改无遗。
清朝年号表
我国古代皇帝的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宗庙享受祭祀时的代号,《宋史·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
”这种代号的格式较为固定,一般是朝代名加“高”、“太”等字再加“祖”或“宗”,成为“××祖”、“××宗”两种形式。
庙号多是与皇帝同宗族的人所加,享受的是同宗族人的祭祀,皇帝与他们多是“祖”或“宗”的关系。
那么,皇帝的庙号在什么时候称“祖”,又在什么时候称“宗”呢?在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和对本朝有突出贡献的人称“祖”,其他皇帝则称“宗”,在庙号为“××祖”的皇帝中,开国皇帝多称“高祖”或“太祖”,其他皇帝则称“成祖”、“世祖”或“圣祖”;称“××宗”的皇帝则没有这样的区别。
如我国自汉代以来庙号是“高祖”的皇帝有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等,是“太祖”的皇帝有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等,“成祖”有明成祖朱棣,“世祖”有清世祖福临,“圣祖”有清圣祖玄烨;“××宗”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等。
由于庙号在唐代以后是皇帝最为简便的称号之一,因此多被用作皇帝的代称,使之实际具有了姓名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