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她是新教育实验的受益者。
她深信,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此,她用假期陪孩子走向远方,经历不同的人和事;她深信,“书是粮食不是药”,为此,她坚持用故事喂养孩子成长,以持续的海量阅读使孩子不羽而飞;她深信,生命才是教育的起点,长大只需静静等候,为此,她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百余场,引领带动了一方父母共同进步和提升。
她,就是2019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年度母亲获得者新疆奎屯市第三小学教师欧秀娟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蓝天
——小谢和妈妈的故事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就像是一只小鸟
你能做的是给他羽毛
飞的方向他自己决定
常常吟诵这首诗
它提醒我放手,放手,不要阻碍了那独立的生命,
让他自由地飞向明天。
也鼓励自己加油加油,要做充满能量的引导者,
才能将他送的更远更远……
我生活在天山脚下的一个安逸的边陲小城奎屯,是一名小学老师。
2006年,奎屯教育与新教育实验邂逅,新的教育理念伴随着“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像一阵清新的风吹开了小城封闭的天空,不仅让奎屯教育面貌一新,更影响了无数家庭,无数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我和儿子就是其中的幸运的一员。
我的孩子名叫谢锐程,今年十二岁了。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小谢”,这是他在上幼儿园大班时自己取的名字。源于新教育的指引,小谢的成长得到了太多助力,少走了许多弯路,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这些快乐一方面来自海量阅读:五岁时他读的书有一个他那么高,十岁时有三个他那么高,小学毕业前,他捐出的书装满了图书馆的半面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书在手,啥都不求”;另一方面源于运动和旅行,跳绳、游泳、打羽毛球、滑雪、登山都是他的强项,城市乡村、戈壁沙漠、山川河流都曾留下他的身影,小学阶段他旅行的足迹走过大半个中国。
一、与书的不期而遇
在新疆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绘本为何物时,我们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种“画出来的书”,那些或幽默或唯美的故事,打开了孩子的心灵,让爱和真善美的光照进来。
小谢2、3岁时,最喜欢的游戏便是捧起绘本跟妈妈一起进行角色表演。《鼠小弟》系列和《青蛙弗洛格》系列都是他的最爱。到了幼儿园阶段,他已经不满足于绘本书里的内容,而是喜欢续编故事,这些童真童趣的续编,常常让我惊艳。
有很长一段时间,听我分享小谢的故事,相互交流“育儿经验”,成了我们办公室忙里偷闲的温馨时刻。聊得多了,不知不觉中,同事们也都开始将这些做法在自己的家庭或班级实施,一时间如何带着孩子读书成了我们上课之余最热衷的话题。
小谢要上小学了,虽然自己就是老师,但因为看了太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苗”的例子,我的焦虑一点也不比别的家长少。这种情绪影响到了小谢,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问: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小学?
我翻阅了许多家庭教育的书籍,从中学习如何陪伴孩子心平气和地完成小学任务。
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童喜喜编写的一套《新教育的一年级》。
当在新教育网站上,看到关于《新教育的一年级》的推荐、每月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新父母新孩子”的倡议活动时,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它推荐给小谢的老师、同学和家长。
并且将书中,花儿老师用来教学生规则、与同学相处、克服胆怯、爱上学校的许多办法和故事制作成课件,老师采用后,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在家长群里,我寻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家长,我们一起交流经验,一起聆听“新父母新孩子”每周一次的线上公益讲座。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困惑都能及时解决。
我主动要求担任小谢班级的家委会活动委员,组织家长们利用中午上课前的十分钟时间,轮流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故事爸爸”和“故事妈妈”的陪伴,不仅化解了孩子的入学压力,也给孩子们树立了读书榜样。
“书是粮食不是药”,我们坚定地以阅读来喂养孩子成长。
二、阅读让他不羽而飞
学校里要求背诵《弟子规》和古诗词,拗口的古文难住了小谢,一首七言,时常背到眼泪横飞也记不住。
有位故事爸爸推荐我们看“乐乐课堂”小视频,轻松诙谐的讲解风格让孩子在大笑声中明白了诗句的背景和含义,在背诵起来就容易多啦。
小谢喜欢一边跳绳一边背诗,踏着古诗的节奏,背诗三十遍,跳一千个跳绳,自诩这是他发明的“两全其美跳绳背诗法”。
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小谢开始喜欢传统文化,《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是他最爱看的节目,有时候他的表现能比选手还要精彩,这让他更加愿意多多积累,小学即将毕业,他不仅已经背完了所有中小学必背的古诗词,还对古代文人的轶事如数家珍。
有朋友问我,让孩子积累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呢?我的回答是,首先孩子感兴趣,我只是因势利导;长远来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形成孩子的精神底色和智力背景,当然是越早开始越好;功利地说,少时记忆的东西,很难忘记,这就是童子功啊,等将来学习的时候,他会因为自己接触过,而学得更轻松更深入。
有古诗词做桥梁,小谢爱上了历史,开始是看电视《百家讲坛》,在网上听《凯叔讲故事》,后来开始自己读《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有些内容重复多遍仍兴趣盎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阅读也在逐渐深入,他甚至立志大学学习图书管理专业,打算书籍相伴一生。
去年年底,奎屯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松果房子”书屋,其中一块区域用于爱阅读的孩子图书漂流。
小谢一遍遍筛选,捐出了三百多本他心爱的“宝贝”,由于数目较多,松果书屋专门制作了“谢锐程图书阅览区”的牌子,孩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因为大力推进阅读,这件事情还登上了“学习强国”!有了这份荣耀,让小谢更加认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的事物更加愿意与人分享。
前几天课间在植物园劳动,小谢班分出几个孩子帮助一年级提水。两个大小伙带着几个小不点,围着一颗爬着毛毛虫的包心菜,笑得十分开心,我凑过去,小不点兴奋地拉着我:快看,毛毛虫在吃菜叶,大哥哥说毛毛虫靠努力吃菜叶长大,我们靠努力吃书长大。
瞬间,我好感动,当故事妈妈讲给他们的故事时,在不经意间,以如此美好的方式反馈给我,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三、生命,才是教育的起点
新教育倡导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生活。
我就带着小谢和他的小朋友们:春天去郊游踏青,寻找生命的萌芽;夏天上山避暑,畅游百里画廊;秋天进果园下农场,采瓜果摘棉花;冬天在冰雪环抱中泡温泉滑雪,享受天赐的神奇。
小谢四年级时,我到南方出差,无意间看到街头有人在卖蚕卵,这对于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实在稀罕。
我当即买了一大盒送给儿子班里的同学。
孩子们组成了养蚕兴趣小组分头饲养,他们自己查资料,学习养蚕方法,用放大镜观察小蚕如何破卵而出,如何一次次艰难的褪壳。
一些孩子还自发分组实验,想看看能不能用饲料养蚕,一个月后,饲料组和桑叶组一起带着蚕宝宝聚会,虽然同时孵化,喂养方式不同,蚕有大有小,有胖有瘦,大家分享 “育儿”经验,感叹“育儿”的艰辛,每人写下了几十篇“育儿”日记。
我把蚕的生长过程拍摄下来,一遍遍回放,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蚕,却如此顽强,为了成长全力以赴,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自己的生命亦是如此!
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珍爱生命,善待他人,因为这是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自己的体会,比任何外来的“教育”都要来得深刻。
四、长大,只需要静静等候
小谢的爸爸成年在外地工作,“生活所迫”所以小谢从小就成为家里的“小顶梁柱”。
他承包了每天去小区门口灌纯净水的任务;一路同行,会主动拎起大包小包;我做饭时,他会帮忙打下手或者去拖地;吃完饭后,收拾厨房的活,他也都基本上包揽了;十岁出头,就可以换灯泡,简单地疏通下水管道。让我常常感叹,我家的儿子是“大皮袄”。
其实,因为毕竟是个孩子,小谢许多活干得并不怎么好,甚至干完后要收拾的比我自己干还累,但是,我从不打击他。
我时常会等他睡下以后,再默默地重做一遍。
第二天,他发现了,就会有些不好意思,自我解嘲:田螺姑娘昨天又到咱家了,有时候他根本发现不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做事的能力总会进步,而我更珍惜的是他愿意去做的那份心啊。
小谢身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做事磨蹭,偷玩手机,缺乏毅力….. 为此,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一味地发愁或批评,我相信,凡事必有因,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尝试了很多方法之后,对付做事磨蹭,缺乏毅力,我们目前找到对小谢最有效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体育运动。长期坚持跳绳,尤其是“双摇”能让他动作更加协调、麻利,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羽毛球训练,一周两次的高强度训练,让他越来越能坚持,在对抗比赛中,更加明白了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
二是使用九宫格,这是从《正面管教》中学到的,让他把自己每天需要做和想做的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制成九宫格,每完成一项自己涂色,每天赚取积分,可以换周末玩电脑的时间,和出门旅行的零花钱。
如果一天有两次没有完成,要倒扣积分。
这样他对自己一天的时间有了统筹安排,不需要大人一再提醒,而我要做的就是坚持每天晚上反馈。
小谢在活动与实践中,渐渐成长。在思考在体验,在探索着他的方向。
五、去远方,经历不同的人和事
一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所以每个假期我都会为小谢安排他非常向往的活动。滑雪冬令营,游泳夏令营,全国各地自由行。
每次出行前,我都会和他一起绘制思维导图。活动想要达成的目的,需要准备的东西,将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一一罗列,设计预案。原本散漫、马大哈的小谢逐渐学会列清单,做计划,做起事来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旅行途中,我也会频频示弱,让他这个男子汉来照顾我。推箱拎包,买票跑腿,导航带路,都交给他完成。他从小不爱跟生人说话,就是老人俗称的“嘴紧”,叫个人问个好都难得很,但常常出门在外,又带着个“靠不住”的老妈,必须学会求助自助,现在竟也练得嘴甜腿勤了。
现在小谢出门,作业自不必说,还要每天写一篇旅游日记。还会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异地风情,沿途见闻,旅行趣事糗事,文章写得那叫一个生动,在同学家长和我的同事们中拥有一大批粉丝,每到假期就追着读他的游记呢。
我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最东,我们去过长白山,看天池对面的朝鲜民居;最西,我们去过喀什,感受沙漠的浩瀚无垠;最北,我们到了黑龙江边,在太阳岛上享受青春的快乐,最南,我们去了泰国,用十几天的时间欣赏异域风光。
我和小谢出门,都喜欢深度游,去山区,一定要在当地村民的民宿里住几天,跟村民们一起饲养动物,一起赶集;去梯田,要和农民爷爷一起下田,分辨稻谷和杂草,抓抓水田里的稻花鱼、小龙虾;去海边,也会在鱼排上多住几天,感受出海捕鱼的艰辛和乘风破浪的快意。
观山间日出,看海上日落,吃当地最有特色的美食,尝试风格迥异的各种生活。
每次外出旅行回来,我们都会仔细梳理行程,小谢会把有趣的见闻和收获做成PPT,与同学们分享,每每听到大家的笑声和掌声,他的自信都在一点点增长。
走过山水,胸中自有波澜;走过丘壑,心中自有高低。走过的地方越多,心胸越开阔,知道了世界的多样与丰饶,了解了人们都以不同的姿态生活,才能懂得一己的悲欢的渺小,才能真正学会谦虚包容。
六、最好的教育是和他一起成长
虽然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有小谢之前,我是不爱读书的。在陪伴他成长的日子里,为了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我强迫自己也捧起书本,在他跟我分享书中的收获时,我愿意做那个有共鸣的人。
随着他看书的种类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丰富,和他聊书时,我得先做做功课了,看看网上的书评,尽量从多个角度去聊。
等到他上到五六年级,阅读涉猎更加广泛,有些部分超出了我的阅读范畴,这时候,我就只有诚实地接受他的“鄙夷”,默默听他讲从书中看到的人和事,景和物,时不时地投去钦佩的目光。
慢慢的,我退出了和他共读图书的角色,我们各自阅读共同分享。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也许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我们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通过陪伴孩子的成长来完善自己的人生。
现在遇到小谢的教育问题时,我总会先找找找自己的问题,小谢需要改变的,也许就是我要改变的。
他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从前看不到的自己,因为有了他,我在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我开始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开始践行“要让别人改变自己先改变”。
我发现,当我真的做出改变,不仅小谢的教育难题不攻自破,就连我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家校沟通都变得顺畅起来。
我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感受记录在社交媒体上,原本只是作为留念,没想到无心插柳小谢成长的家长朋友越来越多,想要咨询孩子成长问题的家长也络绎不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当然愿意把自己学到的家庭教育方法分享给更多的家长,让孩子们从中受益。
2016年,我加入了奎屯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为一名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几年间,利用工作之余,线上线下开展公益讲座近百场,内容遍及儿童阶梯阅读、父母成长、思维导图课程等等许多方面。
开始面对几百名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愿意学习的家长,我的压力挺大。
小谢总是安慰我:妈妈别担心,您教出来的儿子阳光向上,你带出来的学生那么优秀,你肯定能让更多的孩子跟我们一样快乐!
在家庭教育的讲台上,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在学习、反思中丰富自己,惠及孩子。
今年,小谢即将小学毕业,正式步入少年阶段了。看着渐渐长大的小谢,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这是我的孩子,可是,他是属于他自己的。他目光明澈,朝气蓬勃,他积极阳光,宽容善良,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而我能做的,就是稳稳地托住他不断积聚力量的身体,在时机到来的那一刻果断放手。
我能做的就是给你羽毛,飞的方向你自己决定。
推荐信一
第一次听见有孩子把欧秀娟叫“欧妈妈”是在三小校园里,我还以为欧老师养了个女儿。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班里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混叫的,说学习的问题叫“欧老师”,说生活问题就习惯性的叫“欧妈妈”,原来这是个“全民妈妈”。
直到我见到了小谢,才知道,原来这个才是“真儿子”。
如果非要对这个儿子给一个形容词,我觉得最恰当的应该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手中有书的时候,聚精会神,叫都叫不动,感觉他的眼、他的魂都钻到书里去了。
一旦放下了书籍,完全就是另一个男孩子的样子,和同学追跑、上山捉虫、下水抓鱼,满身汗水、两眼放光。
仔细想来,我心中要的男孩子的样子是本该如此的。
有着好动和健康的身体,更有着对书本、对世界永无止境的学习与探索的精神。
欧秀娟老师是个新教育“老人”了,和我们一样,早在2006年,就开始追随新教育的步伐。是新教育的探索者,她的“萤火虫班”,一个轮回就是六年。她更是新教育的受益者,无论她的班级、她的孩子们,还是她小谢,都是照着新教育想要的孩子的样子成长的,身心健康、广泛阅读、享受诗意人生。
同时,欧秀娟老师还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公益者,是我们大卫教育公益联盟最早的三位骨干讲师之一。
在十多年坚守新教育的路上,我们共同奉行分享、交流、共赢的精神,“己所欲,施予人”的价值观。
这些年来,奎屯、克拉玛依、霍尔果斯、尼勒克这些新疆的边陲小城,她的家庭教育讲座足迹踏遍了北疆。
她不但是小谢一个人的妈,也不只是她的那群孩子们的“欧妈妈”,她还和我们一起,尽可能的帮助新疆上万个家庭的妈妈们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孩子们追寻和享受幸福完整的人生。
我推荐欧老师,是因为她只是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平凡人,一个平凡的母亲,也是我们身边最理想的“妈妈”的样子。
推荐信二
我跟欧老师同事10年了,她和小谢的生活状态,一直让我心向往之。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会玩了,母子俩一起滑雪打球游泳旅游,生活似乎永远多姿多彩;而同时又太会学了,俩人比着读书,相互写信,一起吟诵交流争论,学习也那么有滋有味。
这十年里,我眼看着欧老师跟随新教育的脚步,持续阅读,设计课程,开展活动,最初是带着自己的一个娃,后来带动一个班,再后来就影响到全校乃至全市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她个人渐渐从优秀走向卓越,身边的人也跟着受益匪浅。
我也伴随着小谢的成长,看着这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通过不断地阅读、行走拥有丰润的心灵。听他说话,谦和而言之有物,看他做事,沉稳而张弛有度。认识的 家长们和学校的同事们都喜欢自己的好孩子能跟小谢做朋友,因为他总能带给身边人欢乐和能量。
从教多年,见过太多一筹莫展的家长和茫然无助的孩子,希望欧老师和小谢的故事能带给更多人启发和帮助。
儿子自述
我是小谢,今年十二岁。年与时驰 意与日坚,随着年岁增长,我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我想当一名自由作家。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
她讲故事很好听,有书里的故事也有生活里的故事;我喜欢和妈妈一起看电视。
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争着答题,优胜的人可以指挥输的人做一件事;看《航拍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把好玩好吃的都记在本子上,假期的时候,我赚够积分,就可以挑选想去的地方,用积分换美食;我喜欢和妈妈一起旅行。
跟妈妈旅行比跟同学参加夏令营有趣多了!我们有时候穷游,有时候富游,每次都有特别难忘的经历;我喜欢妈妈学习家庭教育。
她每次公益讲座,都会看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我也会翻翻,找到关于孩子犯错该怎么处理的内容,这样等我下次犯错的时候,她生气想收拾我,我就能拿出书来提醒她要控制情绪!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