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每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满心渴望的事情。
我们彼此依偎数年,携手漫漫长路;虽然我们的爱情出发点不是为了一个红本子,可是我们最好的结果还是那个红本子。
就像是芊芊学子,经历过了数年的学习,任谁都期待着最后能答复出完美的试卷。无愧于我们数年的“寒窗苦读”,无愧于我们数年的感情投入。
前几日,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搞他得加钱的那种)给我讲述了一下他自己的爱情故事。
这段爱情故事,有爱情的美好,可惜更有世俗的无奈。
两个年轻人刚开始并没有感觉到爱情可能已经悄然到来,爱情还在萌芽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能完全看得明白,可是爱情这个东西又真真实实的已经开始萌发。
爱情就是这样,起初的我们并不一定往往全是轰轰烈烈,很多的爱情也是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们,这两种爱情萌发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可是两种爱情的本质却没有任何区别。
振聋发聩是爱,默默无声也是爱。
两个人在一起,纯粹源自学生时代我们“友善”的撮合;当时的我们就是这么“无聊”,可也正是因为我们“无聊”,才会在学生时代出现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心中可能对于彼此本来就潜藏着许许多多的情愫,情愫在此时开始发芽,开始生长,彻底脱离懵懂的状态。两个人彼此默认一般,在无言中就这样开始了一段感情。
感情中,两个人相互陪伴,相互成长再到相互伤害都在彼此的爱慕中或者,再到后来两个人逐渐平淡,平淡之后开始互相伤害,开始互相指责,开始历经痛苦的磨合期。
爱情这种东西会给人很多的磨砺,这种磨砺不是那种不死不休的感觉,更多的也会留给恋爱中的人们一线生机。
两个人,熬过了磨合期,熬过了生活中的争吵,熬过了平平淡淡的乏味。很快两个人毕业了,庆幸的是两个人可以相处在一个城市工作,这已经是很多毕业季中恋情中最幸运的一段感情。
可是就像我说的一样,爱情无时无刻充满着各种磨砺。
有些磨砺来源于感情,有些磨砺来源于生活,只不过他的磨砺比较特殊。
女孩儿的父母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单独去往另一个城市生活。
可能是心中确实有着对于自己孩子的担心,导致两个老人没有办法去抒发自己的心绪。
于是,开始了求神问佛的道路,可能真的是命运不作美,下下签。
封建迷信影响下,女方父母开始极力反对两个人的婚姻。因为信仰作祟,理所当然地就认为两个人注定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这是我朋友正在承受的事情,听起来比较可笑;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因为这种所谓的“信仰”导致很多情侣最后不得而终。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我们身边真真实实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不否认,信仰在有些方面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方式和个人品行;这是信仰的优点。
但是另一方面,信仰又常常充满了“约束性”中的“诱导性”,就算我们心中所想,也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往往人们都会更愿意相信“天意如此”。
这里的“约束性”无关道德;更多的是对于神明的盲目。
当我们的感性情绪和“天意”产生碰撞,就会产生很多矛盾点。
特别是爱情,爱情的出现本就充满了感性,感性思维往往直接地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情感诉求,这样的情感诉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独立自我意识。
爱情是感性的,是主观态度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当我们的独立自我意识受到信仰挑拨之后,就往往变得十分矛盾。
爱情也从主观变得客观;就拿“求签”来说,两个人经历了潮起潮落,朝夕相处之下两个人的感情已经十分可靠;可是“下下签”就让女方父母产生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导致两个年轻人爱而不得。
面对婚姻,面对爱情;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感情经历了什么;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影响到两个人能否相爱的因素。
我们每个人往往与另一半的相处开始,都是直面自己的感情;怦然心动也好,日久生情也罢;
无论因为哪一种情感才让我们最终走到一起,这都和“命运”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的爱情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明白,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未来。
就我个人而言,命运一谈,只是我们对于事实或者既定事实的情绪寄托。
就婚姻或者爱情而言;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
故事的最后,我的朋友也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结尾或许不是没有结尾只是他不愿意面对这样无奈的结尾。
等到“下下签”成为笑话,我们再来重新爱过,好么?
我是黎阳,祝你幸福。
-END-
作者 | 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