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不是爱是毒药;真正的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不是爱是毒药;真正的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你家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如何带娃的?是不是一味的宠爱和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想吃啥都给买?

想必,这就是很多那些年轻的父母,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坚持自己带娃的原因。交给祖辈,孩子确实会多一些陪伴和爱,但是,祖辈的很多育儿观念,毕竟是有很多的不科学的地方。不然就不会那么多人看了《都挺好》后,都在网上讨伐自己的“原生家庭”。

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事业都在关键期,都想把孩子交给祖辈们带,自己轻松,孩子也会多一些陪伴,祖辈们有孙子们陪,也很开心充实。

看似是一举三得的事,但看到祖辈们带娃的那个“宠溺”程度,很多责任感强的父母们还是忍受了很多的不理解,选择自己带——只是希望孩子别再成为第二个自己,一辈子带着“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缺陷,活一辈子。

但是,我认识一个爷爷,却和大部分的祖辈们不一样,他的儿子和媳妇,很乐意把孙子交给他带,因为感觉他带的比他们夫妻俩还好。如果你看到了,希望可以分享给身边的祖辈们看看。

一个智慧爷爷的育儿观: 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

和很多祖辈溺爱晚辈不同,魏教授非常推崇刘禹锡的《陋室铭》,更认同他的这个观点: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所以,魏教授从小就经常让小孙子小迪,过过“穷日子”。

小迪5岁时,一次魏教授带着他逛街,路过肯德基门口,小迪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吃汉堡和薯片,吃的很开心的样子,就拽着爷爷的手说: “爷爷爷爷,我们也去吃麦当劳吧。我好久没吃了!”

魏教授想了想,孩子他爸妈平时可没少带他来这里吃东西,头条上也总说这种东西吃多了对孩子的健康不好,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爸妈不在的时候,更不能惯着孩子。

于是,魏教授假装把没装钱的口袋翻了个底朝天,笑着说:“你看,爷爷没带钱哦。”小迪只好咽了咽口水,跟着爷爷回家了。

小迪6岁时的一个周末,魏教授带小迪去西湖公园玩。路过湖畔,游船老板热情地邀请他们来玩。其实,小迪的父母已经带他玩过多次了,然而,每次到这还是会兴致勃勃地跑过去,期待地望着大人们。

不过这一次,爷爷没有满足他,而是耸耸肩,双手一翻,用很可爱的动作表示自己没带钱。后来,这样的经历多了,游船老板再想邀请时,小迪都会抢先说:"我爷爷没带钱,我们不坐。”

有一次,刚好有一对祖孙从游船上下来,孙子迟迟不肯走,嚷嚷着还要玩,奶奶跟孙子说:你今天玩了很多次了,不能再玩了。可是,孙子哪里肯听,又哭又闹的,还在地上打起滚来。这位奶奶被逼的没办法,只好买票又玩了一次。

魏教授看着那位奶奶和小朋友,摇了摇头,为奶奶的焦虑感到同情,更为孩子的将来,感到担忧。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只会害了孩子

在很多祖辈看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绝不能再让晚辈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吃苦”了。于是,这些祖辈会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条件,尤其是在孩子一哭二闹的时候,他们就更没了原则,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孩子。

不仅祖辈如此,不少孩子的父母也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各种要求,只要孩子说一声“我要”,即便是经济条件不怎么宽裕的家庭,父母们也是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过度需求。

其实,家长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在说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种爱看似很无私,实则是会害了孩子。

因为一旦孩子的消费习惯上去了,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长此以往,孩子极易养成大手大脚、不懂珍惜的习惯,只懂挥霍金钱,贪图享受,拒绝“吃苦"。这在心理学上叫“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告诉我们: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提出这样一个经济观点: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因为一向过着高生活水平的人,即使实际收入降低,多半不会马上降低消费水准,而会继续保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这一理论就是著名的“棘轮效应”。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很多富二代都是败家子,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吃不了苦。也论证了一千多年前,刘禹锡告诉我们的育儿名言:“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

所以,我很喜欢日本这句非常有名的教育名言,一定要告诉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人:“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取。”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衣服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挣钱的艰辛,这比金钱更让孩子受用不尽。

把握好“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原则,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其成长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相信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们,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如果你确实有苦难,要把孩子给祖辈们带,那建议你,一定要先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提前沟通好这3个育儿规:

1、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爱和独立自强。

孩子终究有一天要长大,要脱离大人的怀抱,振翅高飞,自己去生存,去奋斗。从小磨炼他们的“翅膀”,锻炼他们的筋骨,这样等他们长大以后,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得更顺利。

2、爱孩子不等于要放纵孩子

俗话说:“豪门出败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因此,教育孩子时,不能因为他们一哭二闹就没了主意,也不能因为自己挣钱多,就无限制地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

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是一个人的本事,能养育一个独立自强、自信幸福、阳光快乐的孩子,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本事。

3、花钱时要制订消费计划

对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节俭意识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生活的能力。

比如,家长给孩子花钱之前,先要制订一个消费计划,并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这样孩子在买东西前就会再三权衡自己最需要什么,进而学会选择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

此外,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应该根据家庭情况给孩子零花钱,不能一味地孩子张口就给,更不该给孩子买大量礼物、名牌服装和时尚用品。

因为对孩子来说,钱来得太容易并不是件好事,不仅会使孩子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会造成孩子自命不凡和不合群的性格。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如果一个人只会享福不会吃苦,那么在遭遇逆境时,很容易一蹶不振,难以东山再起。

对于孩子而言,要想成材,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而那种只想依靠父母,不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获取成功的人,在未来的社会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这就是“棘轮效应”提醒我们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子一定要记住: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如果你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懂得这个道理,能像魏教授那样带孙子,那你愿意把孩子交给他们带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82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