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孔子小儿辩日的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

孔子小儿辩日的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

有网友问孔子小儿辩日的阅读理解,下面小编就以1236字给大家详细介绍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什么和孔子的态度,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

#科学#记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文言文的文章叫《二孩辩日》,直到现在,我都羞于知道谁对谁错,就像孔子被搞糊涂了,虽然语言老师有解释,但是想想好像也没听到谁对谁错,反正这属于物理的知识,最后的语言考试也不会考二孩谁对谁错,只要明白学无止境、学无止境的中心思想就可以了。

两小儿辩日插图

听说现在小学六年级已经开始学这门文言文了,不禁为六年级的孩子们捏了一把汗,这个问题孔子也答不上来,不知道现在小学老师们能不能有靠谱的解释。

先看原文,《双子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的散文,现在是关于天文物理的问题,当时如果有人能答对,绝对需要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智商,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出东方

原文如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儿子说:“一天的开始像汽车罩一样大,一天的中间像一个盘子碗。这不是给那些远的人的,而是给那些近的人的吗?"

一个儿子说,“一天的开始出了苍苍的凉爽,而它的一天就像一锅汤,这不是为了近热和远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换句话说,这两个孩子采用了不同的论点,提出了两个相反的论点,这不仅让孔子当场糊涂,也让无数人尴尬了几千年,直到现在。

中午的太阳

直到现在,我对一些科学的解释还是有些怀疑的,中午的时候明显离太阳更近,根据地球的自转,中午的时候地球比早上离太阳更近,地球的半径差不多有6000多公里,但是温度相差很多度(晴天总是有10多度),但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很远,其实这个距离可以四舍五入...

地球和太阳

至于早晨看太阳更大,中午看太阳更小,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有科学家解释说,这是一种“光渗透效应”。太阳早上肉眼看起来比中午大的原因与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后的折射角有关。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太阳被大气折射放大后的图像,看起来确实比中午的太阳大得多。

引力透镜效应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大气层离地球表面越近,密度越大;而且由于地球的曲率,大气层形成了凸透镜:一种大气引力透镜,通过它看到的物体会被放大。

那么根据这个解释,老二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看起来太阳没有它本身那么大呢,那是因为太阳光直射大气层,没有折射角来放大太阳的图像,地面上的人看到的是太阳本来的样子,于是就产生了太阳离地球很近,但太阳看起来比早上小的悖论。

薛定谔的演讲

上面的解释是基于光学的经典理论,看起来已经没有问题了,一般人也很难发现毛病,语文老师在讲到这篇课文的大概率时也会这么说,但是到了量子力学,这种说法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薛定谔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颁奖典礼演讲中,用费马原理解释了两个孩子的争论,他认为两个孩子的争论不是经典光学的折射角或大气引力透镜的效应,而是量子力学中时空的弯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一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81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