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鹧鸪天代人赋古诗赏析,下面小编就以2558字给大家详细介绍鹧鸪天,代人赋,预计阅读需要7分钟!
《诗学》鹌鹑日,题词名,又名《司家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不活的吴》、《剪日出》等,定格为晏几道的《鹌鹑日,华袖勤执玉钟》,此曲双调55字,前有四句,后有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的《鹌鹑日,林端山,明竹暗墙》等。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⑵,东邻蚕种已生些⑶。
平冈细草鸣黄犊⑷,斜日寒林点暮鸦⑸。
山远近,路横斜⑹,青旗沽酒有人家⑺。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⑻。
【注释】
⑴鹌鹑日:题词名。又称司家客、半死童、四越人、醉梅花。双音,五十五字,上下片为三个平韵。
(2)陌上肉桑:路边弱小的桑树,古乐府有歌《陌上桑》,破:生长。
⑶已生些:指已孵出了小蚕。些(sā),句末语助词。
⑷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⑸寒林:略感寒意的树林。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⑹山远近,路横斜:远处近处都有山,小路纵横交叉。
⑺青旗:青布做的酒幌,酒店作招牌用。沽(gū)酒:卖酒。
⑻荠(jì)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译文】
田间路旁,桑树柔软的新枝上绽出了嫩芽,东边邻居家的蚕种已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脊上长满了细草,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夕阳斜照着春寒时节的林间,树上点缀着几只傍晚的乌鸦。青山远近,小路纵横交错,有披着青布酒外衣卖酒的人,城中桃花梅花虽艳丽,却怕风雨,只有披着溪水的荞麦和菜花,才算是真正的春天。
【赏析】
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词中初发的桑叶芽、刚孵出的青蚕、悠然吃草的牛犊、 斜日林中的归鸦以及村头风中飘扬的酒旗、溪边盛开的荠菜花,每种意象都是山林田野寻常可见,词人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却自然融合成一幅主次分明、远近有致、动静相生、有声有色、情致盎然、意蕴深厚的田园早春图。在描写桑树的发芽和蚕卵孵化的开始时,《商谈》的前两句用破字写得很形象,桑叶在春风的催促下逐渐发芽、膨胀,最后把原本包裹在桑芽上的透明膜撑破,破字不仅动感,它让人感受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冈细草唱黄犊"平冈细草"与"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小牛被关在牛栏里过了一个冬天,在平坡上吃草时,突然看到它长满了春草,它异常欢快。虽然“明”是用声音写的,但人们可以想象黄小牛吃草时的悠闲和从容。第四句中的“斜阳”、“冷林”和“黄昏乌鸦”本应构成一个衰败和勇敢的场景,但由于使用了一个动词“点”,它改变了心情。点点状的乌鸦或飞或栖息,像一团墨点,这就是确切的现实,早春寒冷的森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森林日历中可见。作者正在欣赏一幅自然的画面。
从表面上看,诗的后半部分似乎还跟在诗的前半部分后面,这里,诗的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不一样,有波澜,先推一层远,从平冈看远山,看横路通到的旅馆,从乡间到城市,这句"绿旗卖酒人家"似乎很普通,整个词讲的是自然风光,只有这句话讲的是人的活动,打破了写景的单调,这是山水诗的一个诀窍。虽然是写风景,但也不能盲目渲染风景,要加入一些人的情调,一些人的活动,诗歌才显得生动活泼。
这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牧羊人荷花"是整个词的点睛之笔,有如写景评语,这两句话决定了整个词的情调,单看前三句和那句"青旗卖酒",这个词的情调就很好听,但诗人是个忠义的人,他在南宋杭州,北晋士兵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他还处在不断前进的境地,他要恢复,到了南宋,大多头晕目眩,无能无能,还相安无事,弄得他束手无策,恨之入骨,正是这种心情,成了他很多话的基本情调,这个词其实就是悲哀的声音,那句"朝阳斜照,黄昏林间乌鸦点点"透露了一点消息,那句"桃李满天下愁风雨"充分表达了美丽的锦绣河山是如此残缺的感觉。曾几何时,诗人诗人们总是习惯于有事瞒天过海,借造化之名象征性地说事,风吹雨打新词春花何处,多是暗中射击南宋被金兵侵占的情势,这里的“城中桃李愁”,也是哀叹南宋被金兵欺凌。
词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对比是捕捉第一纵,从欢喜的场景出发,转向悲哀的心境,这样相互衬托,悲哀的一方就会显得更加悲哀,前人谈辛词时常用"悲哀"这个词,他的悲哀就在这个地方,但是悲哀不等于失望,那句"春在溪头牧羊人荷包花"说明诗人对南宋局部和平的局面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这种希望是诗人在村里看到的劳动人民种桑的景象引起的,上一句是诗可以诉苦,下一句是诗可以兴旺。
诗人发现和捕捉农村最常见、最典型的景物和生活情境,用清新明快的风格、素雅的色彩,描绘画面形象生动、层次分明、充满活力,富有美感,艺术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心弦共鸣。
【作者】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潭府,后改字佑安,中年后外号嘉轩居士[1][2],济南市傅立城县山东东路(今济南市历城区姚强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将,豪放诗人,素有词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李清照济南尔安。
辛弃疾出生于晋国,早年在北方与党怀英齐名,素有辛党之称,年轻时曾参加耿靖起义,擒杀汉奸张安国,回到南宋,祭出《芹菜十论》、《九论》等,是陈占寿的政策;曾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任护卫大臣,平定靖南茶商赖文正起义,全力打造飞虎军,稳定湖南地区。因与执政的和平派不和,屡遭弹劾,几经起落,最终归隐山林;北伐开始前后,载臣韩沱州先后利用辛弃疾知会绍兴、镇江两州,招他入朝任枢机主教,均被罢免;纪念日三年(1207年),辛弃疾遗憾去世,享年68岁;宋公帝获封少爷,追封中民。
辛弃疾一生以挽回为目标,向自己许诺成功,但他对复辟中原的信念从未动摇,而是把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激情和关注、忧虑全部放在诗歌中[3],其诗歌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不乏细腻温和,诗歌题材博大精深。他以典故抒发恢复民族团结的爱国热情,倾诉抱负难酬的悲愤,谴责当时统治者的屈辱;也有多部吟诵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文字有600余篇,其中包括传世文字集《贾轩长短句》。
【学写诗词】
《鹧鸪天·碧影荷塘》/庚子年闰四月廿五
盛夏荷塘开宝奁,
清风柳岸燕穿帘。
浣纱玉水晶宫殿,
绣带罗裙碧影潭。
清水碧,翠烟岚。
风薰翠叶绿如蓝。
何仙来作丹青手,
妙点芙蓉丰韵添。
(词林正韵十四部)
语录网网友总结:看完,不知文章所云。
前面正文明明是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后面的注释和赏析却是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