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于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体现出它的珍贵,福州是一座充满文化沉淀的城市,闽剧是福州的文脉之一。这次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福州开展福州闽剧文献展免费开展至12月30日。我们知道这对市民来说是一个福利,但是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我们发现尽管是免费,来参观的人也不是很多,闽剧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我们今天来谈谈闽剧的发展:
闽剧是从民间流传而来的,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闽剧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一个娱乐方式。后来,他们开始演出,一开始大都是在地坪上的草地演出,人们称其为“牵草索”。之后随着演出活动的范围的扩大,再加上认识了很多外来的戏剧演出者,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
之后,随着闽剧的发展,闽剧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但是由于闽剧的方言特点,闽剧主要是以福州话的语言表演,这样对于闽剧的流传不是很有利。所以闽剧一般在南方一代是比较有市场的。二战开始后,兵荒马乱,闽剧就没落了,这也是那个年代很多中国传统戏剧的状态,几乎没有人记得还有闽剧,闽剧也就沉寂了一段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2年,闽剧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获演员一、二等奖。
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表演了很多的闽剧,其中《炼印》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等获演员一等奖,该剧于1955年被拍成电影。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流传途径,《炼印》被拍成电影是闽剧新的转机。
2006年闽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闽剧的认可。但是现在在新的一代的青年,很多人是不了解闽剧的,我们会发现,现在有很多青年人甚至连地方语言都不会讲。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很强,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去欣赏戏剧。再加上现在整个社会对于闽剧的宣传意识也不够,现在的很多校园会表演心理剧,音乐剧,但是几乎没有高校提出要表演闽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局势下,那么闽剧的未来,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对于闽剧的未来发展,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在的闽剧局势已经谈不上发展,只是依靠政府扶持在维持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个现在的局势呢?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闽剧的未来发展做出思考。
我们联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为大家推出了闽剧赏析专栏,也许你现在还不了解闽剧这一戏种,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去接触闽剧,你就会发现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