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北岸,曾经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区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重要驿站。明初冯胜将军为攻下它而将弱水河改道切断水源,夺取后又将它弃之于荒漠,几百年来经受风沙一遍又一遍的吞噬,如今只留得几截残垣及一座佛塔彰显着历史的痕迹......
于一片苍茫流沙之中,有座黑魆魆的孤城独立,仿佛一只孤舟抛锚于诡异而死寂般的戈壁沙海之中。天宇碧蓝万里澄清,长空醉人般湛蓝,仿佛伸手可以接天一样。
一只苍鹰孤独地在天空中翱翔,寻觅着黑河故道中逝去的天然乐园。这是大自然赋予大漠并不多见的活物,这顽强的生命给我们一下带来了生的希冀和由衷的赞叹。
曾依傍居延海而建的神秘的西夏重镇黑城,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名家的笔端,就领略过黑城这座四四方方、边角上耸立高塔的城市是丝路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而那些文字引领我心念的蠢蠢欲动,支持前往的理由。
黑城,这是一集匈奴、两汉、西夏、蒙古等诸多文明为一体的集大成者,这是一座古老神秘而又苍凉的大漠隐者。
远远地看,黑城在阳光下呈现出金色的光芒。天很蓝,风很大,我有意加快脚步,似乎这样才能追上历史的足迹。脚下的沙,一波一波的涌动,无声却有形。看那西南城角的几座尖塔,就像武士在默默驻守城池,千年万年。遥远的对视着,我在那里停留了很久。
慢慢地走近,黑城变得高大起来。眼前一处高高耸起的沙坡,正好挡住往来的人群。于是我的眼前只有黑城,威严而醒目。土夯的城墙看着残破,经久的沙子飞扬,每一次都有吞没城头寸土的欲望。
漫步城中,房屋无一间留存全部过火,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劫后余物枕藉累累,满眼都是残砖坏瓦破陶碎瓷箭镞星散,仿佛诉说着那次数百年不遇民族间争锋的浩劫。这是一段黑乎乎烧掉大半的横梁,那里是一条留有多半檩子的残体横陈,昭示着这里受到过非常惨烈的火刑和肆意破坏。
我匍匐在沙地上,用胸膛亲近大地。沙子很烫,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阳光越发强烈,刺眼的光芒。我屏住呼吸,睁大双眼,眼前的黑城清晰而明亮。对于我,黑城,不黑,一路尽是这样的戈壁景色。
你能看见那些突起,那些都是曾经的胡杨。远处的残垣断壁,似乎就是绿城。到达黑城,眼前尽是历史。慢慢走,倾听历史的低声诉说。
高起的山丘,恰恰遮挡游人的身影。我总是感触这样的景色,总有穿越到过去的念头。绕着城塔走,每一个角度都是最美的景象。沙子被风不断地推高,几乎淹没城头。
在额济纳茫茫沙漠戈壁滩中,茫茫的砾石戈壁死寂一般,亿万年烈烈的风暴将能够吹走的尘土尽数掠去,只留下黑色砾石伴着粗糙的流沙。
黑色的戈壁,粗糙的砾石,随风而动的流沙,寥若晨星的低矮沙生植物,沧桑之感油然而现。
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声的噪杂,甚至连苍蝇蚊子的踪影也难以觅到。曾经的弱水---黑河,早已多年没有延伸到这片干透的土地,连最耐旱的红柳、胡杨也无法在这里播撒一星半点的情意,惟有起伏的沙丘一个连着一个,通向遥远的天边。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遭废弃。至今城内还埋藏着丰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贵文书。
黑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位于居延地区。因此,黑城属于居延文明的一部分。两座佛塔孤单地耸立在那里,记录着烈烈西风和冰霜雨雪的故事,印证着如走马灯似的各代人的离合悲欢。这两座残存的佛塔外表早已是斑驳陆离,一处墙皮外层已经脱落了下来,露出来的佛塔里层包着青砖内层。
这些古塔记录着党项先民的虔诚与智慧,同时记录着外国探险家们大肆盗取西夏文物的丑恶行径。看到佛塔遭难 佛陀被辱,倘若党项先民地下有灵,早已是从坟茔中忽啦啦跳起,仗剑举刀阻止这强盗式的掠夺发掘。
这座文化艺术考古宝库其研究价值仅次于敦煌,它是记录着西夏党项文明和蒙古文明的第二藏宝地,而现在却是满目疮痍。
来源:内蒙古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