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放到咱们白酒的江湖上也很适合。
陕西:三秦大地,饮酒有礼有节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陕西人比较豪爽,粗犷,但虽粗不野。陕西是个礼仪之地, 在亲属聚餐时讲究先敬老者、后敬比较有地位之人,劝酒时不能强行,只能随意,但你在敬这些人时就不能随意喝了,必须一口干了才算尊敬。还有一点,陕西人比较会划拳 。
陕西人喝酒分地区
陕北人喝酒讲酒品,看人讲人品。陕北人豪爽、正直、讲原则、又不拘小节。因为气候寒冷,都喜欢饮酒御寒,久而久之,都练就了一身好酒量。
陕南人喝酒不硬劝。在陕南做客,如果不能喝不端酒杯,主人也不会硬劝。但只要端起酒杯,无论男女老少,那肯定让你喝一个“尽兴”。
关中人喜喝烈酒,讲座次。主位是“主宾”或者“东家”坐的,只要是对着门的座位,就是主位。而且,关中人不喜欢度数低,软绵绵的酒,喜喝烈酒,够劲!
青海:三台下肚,敢笑他省不丈夫
青海有句俗话叫: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两。这和当地的气候也是有那么一点联系的,青海高寒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喝酒是驱寒和打发寒冬的方法,据说世界白酒销售量,莫斯科第一,西宁第二。
青海人喝酒有青海人的特点。入席后,一般先由主人或者召集人简单几句开场白,然后端起一个小盘子,盘子上放六个斟满酒的小酒杯,这叫一台,或按年龄大小,或按职位高低,或按知名度不等,依次敬酒。在这必须进行的程序中,被敬者必须满饮此六杯,每喝一杯,要翻转手腕儿,亮出杯底,以示喝干。如此敬酒三圈,即在座每人喝完三台三六一十八杯,敬酒者自饮六杯后,才开始招呼大家吃菜,这叫酒过三旬。
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喝一杯
新疆作为我国地域最大的省份自治区,幅员实在是太辽阔了。新疆各地都有喝酒的风俗,天山南北,酒桌上的规矩也不同。在奇台,“三巡酒”是用烟盒为标尺,分为平躺、横放、站立三种刻度,就像一部严格的律法必须遵从这种规定。在吉木萨尔,酒司令不是指定的,而是轮岗制,人人都有机会,通常是主人率先以身作则,给自己的酒杯斟满酒,先干为敬,然后再去给客人倒酒。
新疆酒桌上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规矩,那就是不能当“程咬金”,“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最黑的一招。有朋友请你吃饭,假如你迟到就要罚酒,因为半路上的程咬金很具有杀伤力,别人已经几杯酒下肚了你才出现,如果不罚酒可能满座皆醉你独醒。
与北疆不同的是,南疆人喝酒只用一个杯子,在每个客人手里传着喝,这一习俗其实是受游牧地区少数民族喝奶茶习俗的影响。
因为与内地运输距离较长,新疆白酒的最大特色是外地酒很难进去,本地酒也很难走出去。
甘肃:酒香醉陇,娱乐划拳不可少
甘肃很多人都喜欢饮酒,但是在饮酒时能够注重文明、礼仪和娱乐,反对不文明的粗野行为。
甘肃说到喝酒就不得不提武威,凉州就在这里。当地有句俗语:凉州人,生的怪,大碗喝酒不吃菜。外地人喝酒,通常是在饭前,就着小菜边吃边饮。凉州人不在饭前空腹饮酒,必先肉足饭饱而后饮,据说是因为空腹饮酒易伤肠胃。邀友饮酒,先请客人吃饱,“垫好肚子”,再开怀畅饮。凉州人对酒前的饭菜不太讲究,但对酒比较讲究。凉州人的宴席最终还是以酒为主,以酒的优劣来评断宴席优劣。
宁夏:做事讲原则,喝酒讲酒规
宁夏人性格淳朴善良,为人正直,讲原则。酒场上,也讲究酒规。
宁夏喝酒讲究一喝,二放,三碰杯的规则。谁输了酒不及时喝,就说明此人不仗义,不遵守酒规,要被罚酒,并且在这个酒场上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攻击”。在酒场上为了让输家喝酒,人们时常戏言:喝酒看人品,酒量看工作;酒是杜康造船流,能除疲劳解忧愁。在酒场上,有些人为了少喝酒,也常常编出一些怪儿话来反驳,如“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都吃不过酒”等类似话语。
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要想领略各个地方的文化,最好是坐上当地的酒桌。三杯酒下肚,你才会感受到当地酒文化中的内涵,带给人们的快乐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