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拿破仑:抱歉,我没有说过“中国是沉睡的狮子”这句话

拿破仑:抱歉,我没有说过“中国是沉睡的狮子”这句话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它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撼。感谢上帝,它现在还没有醒来,就让它一直这样沉睡下去吧——

这句话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感觉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常识了,可能一个人具体不知道拿破仑是谁,但他大概率知道这话是拿破仑说的。这句话在中国流传的相当广泛,成为很多中国人感到骄傲的资本,甚至这句话还远播海外,为很多西方人所熟知。

但是拿破仑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其实并没有。

根据研究资料,现在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梁启超。1899年4月30日,他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动物谈》的文章,他在里面写了四种动物,分别代表四个国家:

主人公“哀时客”听见邻室的甲乙丙丁四人——正议论四种动物,分别是日本北海道体型巨大的鲸、意大利历啤多山巨壑里的盲鱼、法国巴黎即将被电机屠宰的群羊、英国伦敦博物院中名为“佛兰金仙”的睡狮。

这是第一次有人将中国和“醒狮”联系到一起,正是梁启超在文中提到的“佛兰金仙”,这个“佛兰金仙”是指Frankenstein,即现在翻译过来的“弗兰肯斯坦”。这是一个由科学创造的怪物,在现代电影中有很多描述,它是1818年由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长篇小说。

不过“佛兰金仙”怎么会和“醒狮”联系到一起呢?对梁启超具有启发作用的就是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后者1887年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先睡后醒论》的文章,他在里面写道说:

愚以为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也。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己独沉迷酣睡,无异于旋风四围大作,仅中心咫尺平静。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

其实曾纪泽此意是想提醒西方国家,彼时的中国不过是陷入酣睡状态,并不是真的要灭亡了,等他醒来自然不会再容人欺辱。不过,曾纪泽并没有在文中把中国比喻为“醒狮”,实际上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便曾纪泽要比喻也只会比喻为龙,而不会比喻为醒狮。

不过曾纪泽的文章对梁启超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于是“佛兰金仙”开始和曾纪泽观念中的“睡醒论”有了结合,1898年梁启超第一次在保国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表演讲说:

嗟乎,昔曾惠敏作《中国先睡后醒论》,英人乌理西谓中国如佛兰金仙之怪物,纵之卧则安寝无为,警之觉则奋牙张爪,盖皆于吾中国有余望也。

不过可以看到,梁启超第一次将他们结合时并没有提到醒狮,而且那时候他也意识到所谓的“佛兰金仙”是一个怪物,以怪物比喻中国自然是不合适的。于是在次年的《动物谈》文章中,他把“佛兰金仙”转化为了醒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睡狮”和“醒狮”的区别,“睡狮”是比喻当时清朝国力衰弱的颓势,而“醒狮”则寄托的是将来有一天中国忽然醒悟觉醒,正是所谓“警之觉则奋牙张爪”,正因怀有这种憧憬和幻想,所以梁启超说“吾中国有余望也”。

而唤醒睡狮则成为了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的当务之急,其后“醒狮论”逐渐流传开来,那时候很多人都用“醒狮”来寄托革命事业,譬如邹容1903年写的《革命军》中道: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可见这一时期“醒狮论”已经逐渐在国内成型,不过这时候的“醒狮论”还没有和拿破仑挂上关系,梁启超创造了“醒狮论”,但是并没有将它和拿破仑联系起来。不过已经难以考据究竟是谁将“醒狮论”和拿破仑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自从梁启超创造“醒狮论”以后,为了将这一论调迅速传播开来,当时国内出现了“名人附会说”,其中俾斯麦就是之一。

1904年,江苏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江苏》杂志中就写道:数十年前,德相俾斯麦已有毋醒东方睡狮之言。可见那个时候为了增强传播效果,国人对“醒狮论”就已经开始二次创作,那时候中国没有话语权,自己人说这句话似乎不具有信服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西方列强那里寻找代言人。

从时间点上来看,或许早在民国时期,国内就已经创造出了拿破仑代言的“醒狮论”,但那时候基本上没有证据,所以无法让这句话盖棺定论,所以流传度并不高。1988年时,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一部名为《河殇》的专题片时,将拿破仑的这句话引用到了字幕中。

一个曾经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个让欧洲君主们惊恐地虚构出‘黄祸论’的庞大民族,也曾经令盖世无双的拿破仑警告西方不要去惊醒的一头睡狮,为什么会在近代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呢?

据说,正是中央电视台的这番旁白,迅速的让拿破仑的“醒狮论”在中国走红,但那时候依然没有证据直接表明他是由拿破仑所说,应该属于中央电视台第三次拿来加工创作了。而拿破仑能够脱颖而出,让很多人不再怀疑,则是《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这本书的出世。

它是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在1989年出版的一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清朝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访清朝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不知道阿兰·佩雷菲特是不是在中国听说了拿破仑的这句名言,为了写这本书,他从1980年到1988年六次访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重走了马戛尔尼使团走过的许多地方。

所以他大概率的听说了这句名言,于是在这本书中,尽管阿兰·佩雷菲特并不是很确定,但他还是略带犹豫的写道:拿破仑认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一头睡眠中的狮子。实际上这属于阿兰·佩雷菲特并不确定的判断,于是拿破仑“醒狮论”进入了第四个被加工宣扬的阶段。

到了2004年的时候,《环球时报》在2月份刊发了一个叫史鸿轩写的文章《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怎么来的》,在这篇文章里这位作者把《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为参考资料,将拿破仑“醒狮论”正式将其和英国的另一个使团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的故事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这篇文章很早遭到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文章《拿破仑“睡狮论”出自何处》予以批驳,其后又发表《睡狮论出自梁启超》予以支持。那么拿破仑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来自圣赫勒拿岛之声》中或许有答案,这是拿破仑的私人医生奥米拉写的回忆录。

根据回忆录记载的拿破仑谈及中国的一些言论来看,拿破仑并没有说过,但意思比较接近的有一段话:

和中国那种拥有雄厚资源的庞大帝国进行战争,是许多年里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了。你们开始无疑会获得成功,俘获他们的船只,摧毁他们的商业。但你们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他们会被迫想方设法反抗你们,保卫自己。他们会想到,并且会说:为什么我们要受来自那么远的地方人的欺压,让他们为所欲为?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和这个国家一样强。我们必须造船,我们必须在船上装上大炮,我们要有和他们一样的装备。”皇帝继续说:“他们还会,从法国和美国找来工匠和造船师,甚至去伦敦找。他们会建成一支舰队,然后或早或晚,打败你们

从拿破仑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不支持和清朝开战的。因为拿破仑所处的年代,英国内部有一种很激烈的声音叫做“以武制华”,但是身在法国的拿破仑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可。所以他才对阿美士德说了这番话,实际上这也是由于拿破仑对彼时的中国并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他是以一个军事家的眼光去看待攻击中国这件事的可行性。

正如他自己所说:

你说你们可以用海上武力吓倒他们,借此迫使中国人服从欧洲礼仪。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你们绝对打错了算盘,如果这样你们会促使一个两亿人的国家武装起来,为了自卫去造舰队来对付你们。到最后不幸的结局是,你们国家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会认为拒绝叩头是不明智的事。

综上所述,这就是拿破仑“醒狮论”的大体来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梁启超创造醒狮论,胡适也创造了“睡美人论”,把中国比作睡美人,他写了一首《睡美人诗》,其后为这首诗写下脚注说:

拿破仑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谓睡狮醒时,世界应为震悚。百年以来,世人争道斯语,至今未衰。余以为以睡狮喻吾国,不如以睡美人比之切也。

(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0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