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唐诗中的咏蝉三绝,原来蝉还有这样的品质,现代人应该学习

唐诗中的咏蝉三绝,原来蝉还有这样的品质,现代人应该学习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翻开《唐诗鉴赏大辞典》,第一首是隋末唐初余世南的《蝉》,吟诵梅兰竹菊、吟山流水柳的诗词不少,但吟诵蝉鸣的诗词却不多,但在唐诗中,却有让人赞叹不已的《三绝蝉鸣》。

蝉,雅称,俗称"蝉",夏秋鸣叫,声音洪亮,吸食树液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经常生活在高高的枝条上,古人误以为它靠喝风露为生;又因其优美的身姿和绵绵悠扬的嗓音,人们用想象力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诗人往往将其视为高贵、纯洁的象征,往往依靠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抒发自己的高尚情怀。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最爱捕蝉,夏天也是暑假,房子后面有一片树林,喜欢中午拿根竹竿,做好面筋,冒着酷暑去树林里捕蝉,听着知了,抬头看树,很快就能找到知了的藏身之处。这时,我把好的面筋放在竹竿尖上,慢慢举起竹竿,小心翼翼地靠近蝉,然后迅速粘在蝉的翅膀上,蝉就逃不掉了。

当时小学课本上的一首诗写得很好: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其实当时的乐趣,都在这首诗里。所以,诗歌来源于生活,更是娱乐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借此机会重温儿时的乐趣,领略唐代《咏蝉三绝》唐代诗人余世南、骆宾王、李商隐是最著名的咏蝉诗人,被誉为《咏蝉三绝》。

余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13)

隋朝老臣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挽留后,因才学高深、为人正直而备受器重,他的鸣蝉也因此成为高规格、高雅人格的象征,成为诗人本人因高洁而被重用,而不是靠外力的告白。

垂流苏是古人绑在下巴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蝉翼的头部会伸出一个触手,形状就像这个垂流苏一样。古代的"冠流苏"是官家的象征,所以这句"垂流苏饮清露"正式超过了兴本人,地位崇高,志向高贵。

流淌出疏桐这句话也是要仔细读的,流淌其实是蝉鸣不断,疏桐是枝头的高度,其实就这一句话,接下来三四句,要站起来。

知了最可贵的品质是“居高声远,不靠秋风远”。说到人,就是要树立一个品质高尚纯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依靠,可以把自己的名声传得很远很远。曹丕在《典论纸》中说,“说历史好不假,不靠飞扬的气势,名声自传”。这正是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人的底气所在。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18)

罗宾王》《狱中蝉鸣》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罗斌天资聪颖,七岁就会写诗,被誉为神童,唐高宗丰邑三年(678年),他在担任御史期间,多次写信议论事宜,激怒武则天,被诬陷入狱,在狱中写下这首咏蝉名诗抒情。

上联是关于在狱中听到蝉鸣,勾起一片深深的乡愁。“西陆”指的是秋天,指出了季节;“南冠”,《左传——九年公益》的佳句,指的是囚犯,指出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和处境。就在这萧瑟的深秋时节,在这座失去自由的监狱里,蝉声的哀鸣不绝,怎能不牵动受委屈者的深沉悲哀?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26)

萧廉继续写蝉见蝉的感受。《黑鬓》中的“黑鬓”是蝉鬓,是古代妇女用来梳理太阳穴的一种发型,就像蝉的翅膀一样。《黑鬓的影子》在这里指的是蝉。《白头吟》,这里是一语双关。第一个是指汉代卓文君写弃妇的诗。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司马相如要娶茂陵女子,卓文君有了感情。男女关系比喻为君臣关系,象征诗人本人被君主抛弃;二指自己年老,如何受得了黑蝉对自己白首自哀?

颈联由对蝉的埋怨转移到对蝉的同情和怜悯,同情它在大风天气的危险环境中难以展开的翅膀,以及它无声无息的苦难。事实上,写蝉怜悯蝉是对自己和自怜的隐喻:道路被封锁,难以为自己的野心买单;身在监狱,难以伸冤;自己的不幸与蝉的痛苦是多么相似!

尾联将咏蝉与抒情融为一体,传达了二者共同的苦闷,抒发了内心高尚纯洁却不为人所信、满腹忧愁却无处表达的悔恨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不屈不饶的性格,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控诉与不满,恰如其分,一语双关,自然沉稳简洁,亦是佳作。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30)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的仕途坎坷凄凉,七岁时父亲去世,家庭极其困难,二十五岁时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但由于李牛的党派斗争,受到排挤,在四十六岁时抑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表达了自己仕途的苦闷,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他的歌曲《蝉鸣》表达了这种愤恨。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37)

上联借蝉写才情。蝉高而难满,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声音传得很远却没有人欣赏,也是徒劳。这种高而深远的声音表明他们有区别于世俗的品格和高超的才能,值得被重视和重用来施展才华,做一番事业。但为什么“难满”飙升只是保持一颗强大的心的问题。这首诗以对现实的极大不满开始。这与余世南的情况形成了对比。

点头后紧接着“徒劳”进行具体描述,蝉鸣虽哀鸣,看似苍翠的树木却无动于衷,置之不理,比喻无法理解,难以找到灵魂伴侣。

颈联由蝉翼转至自身,用两个典故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一个是根据《战国策-齐策》中桃梗与木偶的对话改编,桃梗说泥人(泥人)本来就是西岸的泥土,水来了就会塌陷。泥人对桃梗说,我确实是西岸的土壤,即使它是分散的,它仍然在西岸;而你,东方的桃梗,如果它被切割成木偶,水来了,然后漂流而去,不知道去哪里。使用这个典故,意在将自己的官方生活比作桃梗,无法摆脱漂流的痛苦。陶渊明《归西词》中的经典《田园不归五胡》表达了诗人的归隐思想。

尾联感谢知了的启发和警示:情感崇高的人无法在肮脏的社会中生存,同时也表达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

蝉的哪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蝉的说明方法和句子(图42)

其实,无论你的处境如何,都能在《蝉》这个生性高洁、高处饮露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会回想起余世南的例子,“居高声远,非经秋风”,也许会像罗斌的“露水浓时难飞入,风声大时易沉”,也许不会遇到李商隐的“高处难得意,恨声无益”这样的才华。形势无法改变,但不应该做一条咸鱼,而应该像一只蝉,唱个没完。

你喜欢这样的蝉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1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