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继承了古徽州的大多数遗产,随着城市的发展,有着徽文化母亲河之称的新安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深渡镇的地位也在逐年降低,这个承载着太多徽州人梦想的徽港重镇,蜕变成单纯的风光旅游点,外地的客人很难理解一个歙县南乡人对于深渡的深厚情感。
深渡附近的景色
深渡因为地理位置而繁荣,也因为地理位置而衰落,最早一次就是杭徽公路的建设,大量的物资运输选择了公路。再随着战争的到来,大山保护中的徽州最大盆地——屯溪的商业日渐繁荣,深渡再一次躺着中枪。后来百废待兴,深渡刚有所起色,一条大坝,直接把深渡淹到了脖子,之后便逐渐离开了枢纽的宝座。
八十年代的码头
但是,这仍然改变不了歙县南乡人对深渡镇的喜爱,尤其是喜爱记忆中人声鼎沸、摩肩擦踵的深渡,那就要从以前孩子的梦想说起。
受制于以前的交通,南乡人出门除了靠腿,就是靠船,想要外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坐船顺新安江而下到达排岭,也就是现在的淳安治所,换乘去杭州上海;另一条路就是坐船逆流而上到深渡乘车去县城或黄山市区换乘。
黄山号客轮
那时候,能去一次深渡,对于孩子来说应该不亚于出国吧!街上那些好吃的东西,吃不吃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喜欢站在船头,迎风挺立的那股子豪侠气概,哪怕几秒钟之后会被大人揪住耳朵、拉近船舱、按在凳子上,毕竟这新安江的水可不是闹着玩的。
以前每次看到有挖沙的船,我就按耐不住的兴奋,因为只要过了这里,远处就能看到深渡那停满各种船只的码头,还有风中似有似无的馄饨香,嗯!当然还有淡淡的汽车尾气里冒出来的不知是汽油还是柴油的味道,总之都是好喜欢!
1987年的码头
现在的船停靠深渡码头,只要看好地方,挂上一个倒档,利用惯性靠上去即可,都是铁壳船,皮糙肉厚,即便是重一点也不打紧,回到三十年前可是这样。
那时候的码头大小各异船只很多,经常和现在大都市找停车位一样,停船位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有时候实在停不下去,只能是不停地往上游开,看看没有位置再开下来,等着有船倒出来离开,所以那时候的码头从早上开始,船只的汽笛声此起彼伏,提醒别人注意。
2000年以后的码头
有时候船老大也会找到熟识的船只,靠在这船只的后半部分,用缆绳把船绑在一起,如同曹操的连环战船一样,自己船里的客人就这样借船下船了。
那时候的新安江里,除了浙江的客轮和安徽的几条黄山号客轮是铁壳船之外,还有部分帆船,都是木头船,还有部分有限的水泥货船,船老大靠拢码头可是要十分留意,这要是撞在一起,那就是日本车碰头——碎了一地。
为了避免发生碰撞,船老大在船只即将完成转向的时候,就会关掉柴油机,柴油机停止了轰鸣,大家也都清醒起来。
船家就会用手工作业的方式,使用竹篙、船桨小心翼翼地向码头或者别的船只靠去,就像是在太空完成空间站对接一样,随着船身微微一颤,大家便会大包小包地拿起自己的东西,鱼贯而出,船家会在跳板的另一头,不断提醒注意安全。
如果船只靠岸的动静太大,发生严重的碰撞,船上的老客就会笑骂船家:“哈巴货,我一只手也比你开得稳点”,船家就会回敬一句:“你就会扯皮吹”。
码头上的旅游船
现在的深渡码头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却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如果你去码头看看,应该能发现,以前站在船头,梦想仗剑走天下的孩子,可能已经不会再回来了,没有了孩子的码头,哪还有多少生机可言。
语录网网友观点:唤醒了我尘封的记忆,通向码头上高高的石阶,还有渡船是那么熟悉,依稀记得那条江一江如练故名练江,清晨时分江面水汽氤氲缭绕,如梦似幻,远处青山屋舍忽隐忽现,美不胜收!
八二年游黄山回上海走水路就是从深度出发,过建德-淳安-梅城-杭州-上海。
谢谢分享,小时候的记忆,去深度采购不亚于过年一样开心,水南人的梦,随着改革开放,水南人口大迁徙,深渡的繁华已不再。
涨了也值,可以慢慢欣赏沿途山山水水4个小时。
到时取消了。
想座船。
那个钱就不好说喽,两次从黄山绕道排岭回杭州,都在深渡坐船,喜欢那里的臭豆腐和毛豆腐的挑子,一个平底锅煎着豆腐,一边煎,客人围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