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例说明《秋水》(节选)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秋水》(节选)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是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例如:
1、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
2、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
3、用中国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己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节选)中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扩展资料:《秋水》(节选)的论证方法《秋水》(节选)一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
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
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
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
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二、文言文赏析:庄子《秋水》?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内容分析
全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
秋水泛滥,“百川灌河”,是何等的雄壮;“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是何等的开阔。
第二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
他暗暗地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两句之间,用了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等到他见到大海时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由第一层过渡到第二层。
写大海的广阔只用“不见水端”四字,然而与黄河的“不辩牛马”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
两相对比,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由衷的感叹。
这里又用了一个“于是焉”与第一层呼应,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就不同了。
河伯感叹的那番话,是作自我批评。
先引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黄河与北海的壮阔,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难穷”“不见水端”。写河伯的认识,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三、秋水的主要构思特点?
①
②
用设喻的方法,文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人外有天,天外有天,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四、庄子的《秋水》在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秋水》一文意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莫测的,庄子是借这篇文章来宣扬他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虽有辩证的因素,但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是不可取的。
而庄子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很少作抽象的概述或理论性的逻辑论证,喜欢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寄哲理于形象之中,人们对寓言的理解往往超出庄子本身的写作意图。
课文节选的是《秋水》全文的开头一段,作者本是通过对河伯看到黄河的壮阔而骄傲自满,见到北海后却自叹不如的情节描写,来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这一道理,但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寓言故事来看,带给我们的启迪却是多重的,如:
①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
③人贵有自知之明;
④有比较才有鉴别;
⑤知耻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⑦自大是由于无知;
⑧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⑨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⑩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而这么多的启迪正是我们对《秋水》断章取义的结果。
总之,特殊情况下的断章取义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只要我们学会从中汲取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它一样地使我们从中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但要记住:这种理解文章的方式仅仅适合于个别文章,并非普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