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母亲
我已是年过耳顺之人,但却时时想念母亲。几次想写下对母亲的回忆,因力不从心而掷笔。但作为儿子,不写又感到很违心。
今天,我再次提起了笔,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
母亲已故去三年多了,可她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我脑海中显现。无论是赋闲在家中,半夜做梦,甚至出国旅行,都会梦到母亲,梦到母亲对我絮絮地交代出门在外注意平安。这,正体现了古人“儿走千里母担忧”的老话。
我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出生后,母亲曾让邻村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一卦,说我生时八字命相好,这也可能给母亲以后供养我、严格要求增加了信心和勇气,一心望子成龙。
我出生时,正赶上1958年人民公社大跃进,吃大锅饭。
有人建议给我取名王大伙,有人建议叫王跃进,还有人建议叫其他名字。
我的祖母是大家闺秀,她嫌这些名字太俗、不好听,给我取名彦邦。
我的叔伯兄弟有叫安邦的,有叫振邦的,有叫献邦的。
奶奶取名彦邦,既有叔伯兄弟一脉相承的含义,也有对我未来的寄托。
母亲、父亲采纳了奶奶的意见。
上小学报姓名时,邦字定下了,究竟用那个yan?家里人不识字,确定不下来,还是我本村的小学老师朱兴旺,查了字典确定用“彦”字!美士为彦,这个字古指有才有学有德行的人。
就这样,在洪山庙村,有了一个叫王彦邦的人。
我姐妹四人。
虽然只有我一个男孩,但母亲并不娇惯于我。
从记事起,我很淘气,整天风风火火,东跑西颠,喜欢和比我大的孩子玩,象尾巴一样跟在他们后面去河里游泳,哪里水深就往哪游。
有人告诉了母亲她很生气,要教训我。
我怕挨打,就不敢回家了,只好在我家周围圆圈转。
趁天快黑时,我爬到家里东院弯腰枣树上,观察母亲和父母的动向。
他们从村里找到村外,后来在我家周围大声喊我的名字:彦邦,你快回来吧!不打你了。
反复在喊。
等母亲快走到树下时,我从树上扑通一声跳下来,把母亲吓了一大跳,母亲说着也禁不住哽咽起来。
当时,她不知是惊是喜,很难形容。
从此以后,她改变了对我的教育方式,以后我又有什么错,不提前说大话了,而是和风细雨地给我讲道理,这对我后来的成长影响很大。
我们村子不大,有七八百口人。
我常把村东头、西头的小孩统一组织到一起,编故事给他们听,有时领他们去上树摸树猴。
每周给他们开一次小会,学大人模样,批评几个再表扬几个。
这样增加了凝聚力,我走到那里后边就跟一小群,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四年级时,我们在学校危房中上课。
因才换了一名女教师教我们语文。
我对她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所以不听课、课堂捣乱,课间领着同学恶作剧,特别是领着一些小朋友,排着队,模仿人家死人时的一个节目,手捂着嘴像吹笙或笛子学串灵的节目。
大概有两三天,弄得学生上不成课。
老师找到我的母亲,母亲狠狠地批评并打了我,告诫我要尊重老师、尊重有学问的人。
尊师重道的思想,也是这时候母亲给我种下的。
还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我逃学了,大概有一天没到校,老师反映给母亲,母亲狠狠地用镰把打了我一顿,并说:“家里鸡子下个蛋舍不得吃,都给你缴了学费,还逃学?!你长大了想弄啥呢?”说完眼里含着泪,一声叹息。
母亲没有给我讲大道理,但我从母亲的表情里,看出来母亲对我的些许失望。
那时候,我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已经能够体谅大人的不易和家庭的心酸。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缺过功课。
后来我才知道,不吃鸡蛋不光是给我交学费,不要给父亲买药治病,还有我们全家的零花钱。
我和我的二姐梅真相差两岁,是一块入学上一年级的,因为那时的家庭条件差上不起学,母亲只让她上了半年学。这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或许母亲觉得,没有让二姐多上学,她问心有愧。所以一旦我们姊妹四个有了什么不是,母亲只批评大姐秀真、我和妹子雪梅,从不批评二姐。
我母亲认直理,她常教育我说,不管做啥事,不要做背理、输理的事。到啥时候都没人咋着你。村上邻居不管是谁,自然别想在她跟前做无理的事。虽然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我佩服她说话有层次,有分量,办事有条理,办事有主意,直到最后住院几天没说过一句错话,回忆她过去经过的任何事还是那样的清晰,有条不紊。
我们村大部人是了解她的。
有什么事情我父亲很少出面,都是她摆平的。
我小时候,春节到红石桥村大姐家走亲戚。
我提着母亲自制的八斗篮子,里面装着母亲用大豆面炸的一篮斜尖油馍作礼品。
我还没坐下,一个邻居顺手拿一个秤,同着我姐姐的婆婆秤了我的篮子的轻重,还说这篮子虽小还不轻啦,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但我给母亲说了这个经过,母亲说,看不起人,邻居不懂事,婆婆也不懂事吗?后来让别人传信传到那个邻居家表示不满。
她又来到红石桥村,批评了我大姐,也说了她婆婆一顿,问以后你这亲戚还让走不走?她的婆婆很是道歉赔不是……
1968年,我离开本村到前谢学校上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我们家离学校有五里地,刮风下雨,母亲常烙几个馍让我带着中午吃,有时到老师办公室喝点水做为午饭。
在前谢学校几年,我遇到了谢安国、王中林、谢占军、朱榜锦几位老师。
他们课讲得好,也引起了我的学习兴趣。
我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老师经常在班上念我的作文,让我在大会上发言,学校每周一期的黑板报也让我去办。
一次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我父亲去前谢学校参加了,这是我记忆中他第一次进校门。
学校领导胡悦奎校长和任课老师介绍了我的学习表现,各门功课成绩,父亲满意地回到家里。
他向我母亲汇报了我在校的情况,母亲露出少有的笑容,并说,不要再给别人说了,父不夸子,他知道好好学习就妥了!
1974年9月初,我到青年高中上学,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每到周末,母亲都会情不自禁地到村南边暸望我的归来。
及至我周末返校,她又在家门前目送我久久不肯离去!家里小麦少,吃不了白面馍,母亲就用玉米烙成馍再包一层白面皮,叫做包皮烙馍。
现在想来母亲的这些细节,不但是好看好吃,还给我增加了面子,不致于让别到同学看到寒酸。
有时,母亲还常给我炸一点芝麻盐辣椒粉增加我的食欲。
特别是周末回家,母亲都要给我做汤面条、捞面条吃。
有一次她去我舅家走亲戚,临中午时,让我二姐给我做面条,结果我二姐嫌麻烦没有做,她后来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
1975年初,家里确实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再靠几只鸡下蛋已经供养不了我上高中的费用,就和我父亲商量,决定把分家时的大核桃树卖掉。这棵树有近百年树龄,那是我的老太太亲手植栽的,我父亲有点舍不得,但他知道我母亲的性格也就认了。卖了近百十元,使我在高中时衣食有了着落。母亲还亲自买布让人给我做了新的衣服。
母亲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任何事情都想走在别人前面。我结婚成家后,有了孩子,她还是常常挂念,生怕我们生活不如别人。1986年,儿子亚楠已两岁多,她看到我们邻居有电视机,常到人家不看方便,就把责任田才打下的小麦卖掉了,给我们送来几百元钱,我们又添了点买了台黑白电视机。
参加工作后,我从教书转到行政,带职带薪学习,到郾城县委工作,到广电局当局长,后又到漯河医专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她都知道。
知道我一直在提高和进步,但不知道如何提高进步的。
光知道我好看书学习、练习书法绘画。
有时别人在她跟前夸奖我,她只是听听而已,也没发表更多的意见。
她虽然在别人面前没说什么,但母亲知道我是在给她争气争光的。
我在城里定居后,把母亲接到城里,背着她用20天的时间把家里的旧房扒掉,重新给她盖了新房,当把她接回后,看到新平房、新厨房,家里面貌一新,她再也不想来城里住了。
母亲在家喂了一群鸡,还承包着二亩责任田。
直到9O岁生日后,我和爱人反复给她做思想工作,才勉强到城里和我住到一起。
往往住不到一个月,就吵着要回去住,或者到我大姐、二姐、妹子家去住一段时间。
她说走必走,否则就会生气。
也有不吃饭的现象,后来我们都让着她。
只要老人乐意到谁家去,就算达到她的目的!
母亲生活很简单,往往都是粗茶淡饭,到城里知道她好吃菜馍,蒸面条,爱人经常给她做。知道她吃卤鸡头、卤鸡爪、鸡皮、鸡脖,我每周至少买两次,每次买十个左右。有时再到超市给她买点薄荷糖,还有好吃的各种点心放到她枕头前的小蓝子里。
母亲在我家住期间,对我最不放心是我的饮酒。
有一次一个下雪的冬天的深夜,我正在熟睡,母亲把我卧室推开,把我吓了一跳,我说娘,半夜了你咋还没睡?母亲说,我想你喝醉了在雪地里躺呢!我说,今天没喝酒,你去睡吧!至今每想到此,我的心就会一揪一揪的!娘快百岁了,还每时每刻地关爱着我。
还时不时问她的孙子、孙女、儿媳妇,她最爱她的重孙子王子源,看到总是要抱抱他。
2017年春节,过了初三,全家四世同堂都在团圆。我忽然有个想法,想母亲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了,需要照个全家福。我们就选了一家比较好的照相馆,如愿和母亲合影照了一个全家福!放大以后,挂在客厅里,来客访友看到后都很赞赏,认为很有意义。
2017年9月中旬,母亲在大姐家小住,大姐打来电话来,说母亲吃饭不行,每次吃得很少,吃饭之后还想呕吐。
我立即接她回城。
到医院拍片子,显示肺部气管老化,其它都正常。
医生意见:这种病例,作为老年人只能输点液以延长生命,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医院期间,我们都瞒着她说不要紧,输点水就会好的。
住院期间她精神还不错,给她随便聊,想让她说点什么话留给我们。
有病住院时,她问了她的重孙女甜甜,后来甜甜的姥爷,姥娘带着甜甜一同到医院看望了她,她很高兴,拉住甜甜的手久久不放,还给了甜甜200元钱。
那种亲情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在医院的几天,我们姐妹几人轮流照护她,她对我和她的儿媳政建说,我活着你们都很好,没有惹我生气,也都孝顺我了,我死了也不要很哭,哭也没用。
以后你们也不是小孩了,要照顾好自已的身体。
同时又表扬了我说:“彦邦,你的一切都是靠你自已干出来的,没有依靠任何人,算命先生说过你,靠山山倒,靠水水跑……”。
母亲这些话,我猜她已经知道了自已的病情,这也是她生命弥留之际的后话!
凭我的感觉,我觉得她不会留世太长,想娘一生为我们姐妹几人操劳一生,历尽千辛万苦,在那穷困的条件下,抚养我们成人,参加工作,成家立业真是不易。
要用几句白话文去表述是浅薄的。
2009年10月,我去江西南昌参加全国笔会,认识了信阳市委党校方应海教授,他是诗词大家,诗词曾获全国一等奖,我的书法获全国一等奖。
母亲在病之前,我来信阳拜访了他,说明来意,根据我的意思及想要表达的思想,用半月的时间写了四百字的“祭母文”,每四字一句,共一百句。
后来我把它用褚体抄写并装裱成十米长卷,又勒碑刻石成墓志铭,把母亲生前照片做成烤瓷镶嵌在上面,陪伴她在乐土中。
母亲不在以后,我好像在人生的隧道的一端向另一端望着,望尽了尽头。
虽然她将近百岁,无病而终,但总是想她在世时没有满足老人的愿望。
在她没病之前她一直想回老家住住,我和爱人、姐妹都不同意。
说回到家吃得不方便,住得不方便,回去干啥?母亲没说什么,临终也没再提回老家去。
现在想来,应该是陪老人家到老家住一段时间,回到老家见见父老乡亲再叙叙老话题,一起回忆她们的生活故事,以了她的心愿。
可惜,就是这样的小小一点意愿,我们也没有帮她实现。
现在自我检讨,这也是我不孝敬老人的行为,永远无法弥补,真是遗憾万分。
我城里的家门前种一凌霄树,绿荫蔽天,每到春夏秋这三个季节,橙红的凌霄花一簇一簇地簇拥着,成为我们过道的一道风景,有的还驻足拍照留影。每当我上班走时母亲就拄着拐杖目送我,有时下班或出差回来常见她站在这里盼我的归来!母亲已去,她的身影永存,她慈祥的面容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每年的凌霄树还会开花,可树下再也没有我母亲的身影了......
语录网网友观点:母爱无疆!
我比你大两岁,应该叫你老弟。
领导老弟真是大孝子!
写的文章好,你发表的作品我都认真拜读!
是你的粉丝!
主要是我们老家离得不远,你说的青年高中我年轻时经常路过,所以,看到你的文章都有一种亲切感!
彦邦,你写的真切,引人想起自已的童年生活,发人深省。
彦邦就是彦邦,还这样深明事理,孝敬老人!
为你点赞!
看了你的文章也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心底最善良。
经常帮助别人。
教育我们要做善事,经常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
我非常想念我的父母亲。
我在洪山庙工作过,看到文章后立马联系该村熟人,的确如此。
近期,彦邦又把院子整了整。
在村内口碑很好。
洪山庙人的榜样,洪山庙人的骄傲。
母爱伟大,文章写的朴实真切,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为你点赞!
老乡,我也深有同感,母亲前年96岁去世,常常思念,没有父母的人心里空落落的。
头条推送此文,看掉泪了,心有同感!
十七队后学小弟问好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