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一段胡思乱想,不敢自称“遐思”:人的一生当中不同时期“登山”的区别:
青少年时期称之为“上山”。
人逢青少年,心傲体健,无知无畏,喜欢登高临险,借以展示自己的“英勇无惧”,这是认识上的动力因素;喜欢在未知的高度看看未知的世界,有猎奇、探险的心理,有“人在山顶我为峰”的自豪感驱动;兼具身体灵活柔韧的特点,对于山上山下,就是一个位置移动的问题。
三者结合,说上山就上山,秒秒的事儿,轻松而随意。
配图来自网络
中壮年时期称之为“登山”。
这个时期的人,心智已经成熟,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大致上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正“奋斗在路上”。
对于“登山”这样的活动,重在是一种体验,体验一种带有经验性的、心理上的征服感,体验生活中“奋斗的意义”,其目的在于验证“登”的过程感受,以选择登山的伙伴、路径、辅助用具、目的地、季节等元素,来达成一次完美的体验过程。
配图来自网络
老晚年时期称之为“爬山”。
年老体衰,血气匮缺,自然是要“爬”,脚步是慢的,行动是迟缓的,甚至是一步三歇,但还是要“爬山”。
爬山者为何?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人老雄心在”,提醒自己身边的人“不要忽视老人家还行”这个事实,这是一种想法。
还有一种是带着丰富的阅历来重温一下,重温自己“当年的风华绝代”、“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本色”,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重新体验一次在物理的高度俯瞰苍生的感觉,一览众山小,苍生不过如此,一世不过如斯,百年百世夜半梦,一切淡然,一切知足,“独坐敬亭山”。
最后一种,有些凄婉,就是为了“再看一眼”,是作别,苍山依旧在,我自挥手,从此天涯孤旅,山不会因为我的登临而完美,我却因来过此山而知足。
当年的“相看两不厌”,此后的“再也不见”。
配图来自网络
仁者乐山,至于山上的人是否能称得上“仁者”,我的答案是:谁说谁有理!
关于这个话题的来由:
“好多读过的书都想不起来字句了!”这是如今的感慨,而偏偏如今又总有一种“痴念”,非要穷思竭虑地回忆,甚至不惜夜半挑灯倒柜翻书,翻到了,舒心一乐;无功了,继续穷追猛打。
这样的状态,能够证明的似乎不是“执着、勤奋”之类的优秀品质,应该是一种——“你懂的”。
遇到一个语句“登山观海”,缈不知其出处,于是就“那样了”。
终于查到了“登山观海”的出处:《文心雕龙·神思》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于是又想到了“登高”:《文心雕龙·诠赋》有“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所以也就来了一次“睹物兴情”。
兼有,前些日看到了一位条友的留言中称自己是为“七十有余的就墓老者”,一时不觉凄然悯然。
一涉及到年龄问题,总想回避,却又总是万难躲开。
心下联想到前几日离世的“大师”(曾写过关于大师的文字:《李敖是真文痞?还是真大师?》、《即使谢幕,也要有不一样的告别》、《李敖身后:只要我站着,你们就说不过我;现在我听,你们说!》)不胜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