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评论鲁迅的短句,用几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

评论鲁迅的短句,用几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孙郁《鲁迅忧思录》

迷茫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民国第一好玩的人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郭沫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发生过较大的转折,以1936年为界,之前几乎是完全的否定,而之后几乎又是彻底的肯定。这和他处的时代认识及他的人品性格密切相关,其实后人对郭沫若的为人争议特别大,但绝对不能否认他出众的才华。

他原来对鲁迅的评价是:

“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他是一个不得志的法西斯蒂”

1936年10月19日晚上,郭沫若在日本从客居的当地晚报上看到鲁迅已于当日凌晨五时逝世的消息,感到震惊。对于他和鲁迅从未见过一面,也无一次通信,深感遗憾。中国有“盖棺论定”的习惯,郭沫若想对鲁迅作出一个公允的评价,而回想过去两人曾笔枪文战,相讥相讽,但还是勇敢地说出了心里话:

“他的他的现实主义的经过千锤百炼的作品,愈来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好;他的爱憎分明的犀利的批判精神,愈来愈焕发着灿烂的光辉。

这句话应该是他对鲁迅最中肯的评价。

鲁迅原来也曾说过郭沫若是“流氓才子”的刻薄语言。

鲁迅先生是我国的著名作家。

同时也是一个革命家,思想家。

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批判当时的社会。

鲁迅这一生,都是拿着笔杆子在战斗,不畏牺牲,不畏强权,不畏旧势力,他在自己的笔下,直言不讳,敢说敢当,用一双黑夜猫头鹰的眼睛,在睁着眼睛看世界。

他把他们那个社会的所见所闻,都刻录在了笔下,成了经典,成了不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q20220803052431cfb8z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