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门太守行 侧面描写战争规模宏大的与悲壮的句子是?
①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
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③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二、上甘岭战役的电影的好词好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我的祖国的三段主歌词,每段每句都是经典!
《上甘岭》电影好词好句:"要送,要送,不管花多大代价,一定要送!”影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三、论持久战最经典内容?
《论持久战》明确指出: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日本是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
第二,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第三,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个小国,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
第四,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的,中国的正义战争却是得道多助的。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中国抗战是持久战。
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1938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毛泽东做了《论持久战》的精彩演讲,其中最经典的明确指出“三阶段”:
战略防御。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阐明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战略相持。分析中日国情强调:“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战略反攻。强调:“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敢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国小,兵力人力优势丧失,必然失败,直至投降。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最经典内容是,当时国民党内有人看到台儿庄大捷,产生了速胜论,强调和日军大打大会战,这样将消耗掉我国有限的国防力量,而还有人产生了投降论,以为日本比我国强大,再打下去会亡国灭种。
毛主席精辟的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提出了抗日战争,必须从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而持久战就是反对速胜,投降。通过持久战,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
④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并通过“持久中的速决”、“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等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著作基本论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⑤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1938年 主要经典内容总结有以下几点:
1、 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2、 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
3、 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⑥
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只有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战争,才能最后胜利。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兵民是胜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