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步诗曹植比喻骨肉相连的句子?
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用七步诗暗喻曹丕不要骨肉相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曹丕逼迫下,七步之内做出此诗,显示出了曹植的才华,但也显出了他的无奈,豆与豆萁本是同根所生,曹植与你曹丕也是手足,何必要自相残杀呢!
②
答 曹植在七步诗比喻骨肉相连的句子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设喻巧妙,把自己与哥哥曹丕的关系比喻成同根生的关系,我们本是同根生,你为何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呢?为了权为了官,你连同胞兄弟也不要了吗?曹丕看了七步诗被说动了,没有杀曹植。
③
曹植用“本是同根生”来比喻骨肉相连。
二、《七步诗》一诗中曹植用什么句子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
1、《七步诗》里抒发作者悲愤之情的句子答案为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的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这两句诗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2、《七步诗》全诗及创作背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创作背景:传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三、声律启蒙二冬其三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
二冬 三
仁对义,让对恭,
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
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
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音律对仗:恭农 蓉 宗 龙 浓 蛩 慵
仁对义,让对恭
仁义,指的是仁义道德,三字经里提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让对公,说的是谦让,对上恭敬。让,肯定是要礼让,不争强好胜。也可以理解为谦让,弟弟妹妹,遇上比你小的人要让。恭,自然是对长辈和老师们要恭敬。恭亲,友让。
禹舜对羲农
虽然只有五个字,但里面包含了四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四位帝王,夏禹,虞舜,伏羲氏和神农氏。
大家在三字经里也能找到对应的句子,自羲农,自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为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三字经里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这里,把他们的名字重新编排,为的是对仗韵文合理。
接着上文的仁义,恭让。
也是有赞扬四位帝王品格与德行的意思。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下句,雪花对云叶。空中飘落的雪花是六角形的,像花。花自然对应叶,空中还有什么和雪对应呢。自然就是云朵了,云朵悠悠,像宽大的树叶。古诗云,彤云垂四百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彤云便是红色的云,玉雪指雪洁白如玉。也是,写云写雪,相映成佳句。
芍药对芙蓉,这两个都是花的名字。芍药,是种多年生的植物,花大而美。古代常作为别离时的赠花,就像现在的母亲节,给妈妈们送康乃馨花一样。芙蓉也称木莲,花八九月开放。耐寒而不落。古诗中,芍药芙蓉常有聚首,经常会在同一首诗中提到。
陈后主,汉中宗
陈后主,指的是南朝陈国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三字经里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里头的陈,便是这里的陈国,陈后主。他作为皇帝,生活奢侈。不顾国家危难,最后被隋朝的军队打败,陈国灭亡。
汉中宗,指的是西汉时皇帝刘询。这位皇帝在继位前是在民间长大,了解不少民间百姓的疾苦。后来当上了皇帝,励精图治,亲躬万机。做了不少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事,于是当时出现了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后世便称此为中兴盛世,称他叫汉中宗。
在这里,作者又用两个皇帝来做正反表现了。一好一坏,一个国家灭亡,一个开创繁华盛世。
绣虎对雕龙
绣虎雕龙。
绣虎比喻才思敏捷的人,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从小才华过人,名号为绣虎。
绣是形容文章写得好,文采华美,虎是指诗文的内容,博大恢宏。
曹植最有名的典故便是作七步诗。
他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想加害他,命令他在走七步的时间做首诗。
做不出来,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控诉兄弟相迫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锅里正在煮豆子,用豆秸,就是豆子的茎来烧火。
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同一根藤上生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切的煎熬豆子呢?
雕龙,比喻善作文辞的人,做的文章极其优美华丽,称为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又是一个写景对仗的排比。池塘边,杨柳依依,被风轻轻吹着。对面花圃里,月光明亮清雅,映照四方。二冬的二里出现过浓对淡。在这儿用来形容风吹,形容月光,正是恰到好处。柳塘对花圃,风淡淡对越浓。风轻云淡,月光如水,好句里有好词配。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春风和煦,暖阳当空,百花开放,正是看彩蝶纷飞的好时候。
朝,有白天的意思。
春日暖,对应的是秋风寒。
秋风那更夜闻蛩,那更,有不堪,不堪忍受的意思。
蛩,之前提过舞蝶对鸣蛩。
便是蟋蟀鸣叫的意思,秋风阵阵寒。
蟋蟀细细鸣。
本就是忧愁的心情,哪还能听得下去呢?春日和秋风,正宜对那更,朝看蝶对夜闻蛩。
春天总代表欢乐喜悦的,秋天却多是忧愁苦恼。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酒养疏慵。
古代打仗,战士们想要获得功劳奖赏。必然要借助战场上的勇武表现换取荣耀。干戈有动武发动战争的意思,三字经里,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干戈就是征战不休的意思。
逸民,这里指的是隐士,古代有些文人不愿意出仕入朝为官。甘愿到乡野树林里独自居住,称为隐士。适志便是满意的意思。隐士们,凭借诗酒养清闲成为志趣,疏慵,也是懒散,不入尘世,不为烦心,悠然自得。
这两句有战士武人,为求功名上进,驰骋沙场杀敌,也有隐士文人,自甘孤寂,归隐山林,未得安宁,人各有志,自得其乐。
四、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引用哪两句古诗?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个句子历史背景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在当时的《新华日报》首页的“天窗”上,刊登了周恩来一幅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出自于两个不同的历史典故。
“同室操戈”:操:拿;戈:兵器。是指内部斗争,亲人间的斗争,兄弟之间的斗争。典故出自语本《左传·昭公元年》,原文是:“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楚已纳聘,黑欲杀之而夺其妻。子南(楚)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
“相煎何急”:出自曹植的《七步诗》。原文是:“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植的哥哥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
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在争封太子的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因此在他称帝后,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有一次,曹丕令曹植必须在七步之内成诗,否则将其杀掉。
曹植知道哥哥是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却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
帝深有惭色。
”
这首诗的大意是: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因此,"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意思是:自家人动刀枪,煎煮得为什么那样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