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琅琊王家成名背后的纠结女子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里讲了关于王祥的两则故事,细读就会明白,尽管王祥卧冰求鲤,这朱氏对于王祥的迫害竟然逐步升级了。
为了不让王祥好好睡觉,假说是李子太好了,招惹小鸟和小偷,让他日夜守护这棵李树。
这简直比黄世仁还要可恶。
每次风雨大作,王祥担心后妈责罚,就会抱树大哭。
《世说新语》尽管不是正史,但也并没有往下记载民间的传说。
民间的版本里,这棵李树每次都能逃脱暴虐的极端天气。
直到今天,还有人在孝感河边立了一块碑。
上面题有五个大字:“风雨守李处”。
考虑到人民大众希望好人得好报的发心,我们就不去较这个真了。
关键是,这个后妈显然不认为有什么神仙在帮王祥,否则无法理解她后面的行径。
《世说新语》里记载到,这个后妈竟然持刀行凶。
幸好王祥起夜,才幸免于难。
看到被砍烂的棉被,后妈终于良心发现,从此视如己出。
这看起来倒是大团圆的结局,但是人心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事实上,即使是后妈,也没权力随便杀人。
王祥虽然自动请死,估计当时这个朱氏自以为得手,猛然看见这个大活人,还是会心生畏惧的。
更何况,她肯定担心王祥会反抗甚至杀掉她,为了稳住对手,不让他出去传播甚至告发这个恶劣行径,暂时装作幡然醒悟的架势。
这绝非是我想当然,事实上,朱氏杀王祥的心思一直就没有断绝。
二、朱氏杀子未遂的可叹原因
览字玄通。母朱,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
——《晋书》
众所周知,王祥被列为“二十四孝”。不过,却少有人知,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被列为“二十四悌”。《论语》里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儒家最为倡导的道德范式,孝是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而悌是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王览之所以能成为悌文化的代表人物,实在是拜他的奇葩妈妈所赐。
一般人喜欢说“无道昏君”,这个后妈朱氏也被评定为:“无道”。王览才几岁的时候,这朱氏没事就拿鞭子抽打王祥。王览虽然年纪小,却非常讨厌妈妈的举动,他每次都会哭着扑过去护住哥哥。朱氏自然很难如愿打死王祥。等到王览大一点的时候,王览还试着开导妈妈。朱氏怕损害自己在儿子心里的形象,不敢明目张胆地鞭打王祥。
然而,朱氏并不肯罢休,总是想方设法地折磨王祥。
王祥被指使着去做各种脏活累活,简直没法休息。
王览每次都会出手帮助王祥,只要哥哥没做完,他就不肯休息。
连王祥的妻子,也不能幸免,同样遭到了朱氏的奴役虐待。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王览的妻子,非常贤惠,也每次都跟着嫂子一起做苦工。
朱氏心疼亲生儿子和亲亲的媳妇,没有办法,只好不再随意欺侮王祥夫妻。
王祥父亲去世以后,王祥在当地颇有声誉。
很多人都在责备朱氏刻薄寡恩的同时,称道王祥的仁义孝顺。
这朱氏痛恨王祥到了极点,简直恨不得立刻杀了王祥。
为了除掉王祥,朱氏偷偷买来了毒药下在酒里。
不想,王祥察觉有异,故意抢来要喝,朱氏吓得赶紧拿走了。
从此,王祥的一切饮食,王览都会先尝上几口。
朱氏害怕王览会被毒死,只好打消了下毒的年头。
朱氏固然凶恶,不过被这两兄弟伺候得很好,活得相当长久。
据说朱氏死后,王祥才肯应召当官,而这个时候,他的年纪已经相当大了。
最后封万户亭侯,位列九卿。
王览虽没有哥哥那么显赫,但也算是朝廷要员,后辈子弟更是人才辈出,荣耀家族。
三、关于儒家孝悌观念的正名
说到孝顺,必须要为儒家正名一下。
以前,鲁迅先生爱说“礼教吃人”。
这虽是事实,却是后世儒家曲解了先贤孔孟的初衷。
他们宣扬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所谓孝道,完全就是假儒学、伪儒学。
七十二贤人之一的曾参,也就是那个一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有一次因为种瓜的时间耽误了,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
曾子被打昏过去,醒来以后,不但不喊疼,反而还堆出满脸的笑容。
好像不是挨打,而是享受了泰式按摩一般。
孔子听说后,非常愤怒,恨不得想要断绝师徒情谊。
孔子说,想当年舜帝,对待父亲的责罚都是“小受大走”。
意思是,如果瞽叟拿出小板子打人,顶多是皮外伤,舜就乖乖挨打。
如果瞽叟拿出大板子,恨不得要往死里打,那就赶紧逃之夭夭。
再比如,上屋抽梯、下井投石之类,舜从不束手就死,而是想法逃脱。
这才是真孝顺,避免陷父亲于不义。
《孟子》里有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三经注疏》里解释:“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从第一句来看,孟子认为,父母有过错时,不能一味顺从,而应该勉力劝谏,否则就是陷亲不义。
依照孔孟的观点,这王祥根本不是什么孝子,简直就是大大的不孝子。
正是王祥的谨言慎行、曲意逢迎,才助长了继母的气焰,也彰显了继母的凶恶。
当时的人,全都在一边倒地指责嘲笑王祥的继母,朱氏因此才更加恼羞成怒,对王祥先是刀砍后是毒杀。
幸好有个好弟弟王览,才阻止了家庭惨剧的发生。
我觉得王览才是真孝顺,既有劝谏又有行动,终止了母亲的罪恶行动。
王览对于兄长,也是真的恭敬,竭力保全了王祥夫妻二人,确保了琅琊王氏互为荫蔽,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