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个人微信:geeron 新闻线索、趣闻轶事、商业推介可以快速找到我哟
据即墨谱牒研究会考证,青岛地区杨姓分为五大独立的支系,各支系在不同时间、从不同地方迁徙来到青岛地区:一支是即墨北安林戈庄,一支是即墨北安杨家演泉,一支是即墨丰城泉子头,一支是即墨丰城里外栲栳,一支是青岛汇泉附近的杨家村。
即墨五大家族之一——即墨杨氏,就是即墨林戈庄杨氏支系。
即墨杨氏第二十世孙杨乃琛介绍,即墨杨氏的始祖胶水公,是北宋神宗时候从浙江秀水(浙江嘉兴),从军来到莱州府胶水县(平度)当儒学教授,有联为证:“来秀水,仕胶水,卜居墨水,依灵山,面崂山,仰止泰山”。
即墨杨氏在有记载的历史中,没有显赫的官员,最高官品是四品杨士鉴、杨贵聪,却能被人们誉为即墨五大家族之一,除了贤良辈出,代有文名,仅元、明、清三代,有据可查的进士就有4名,举人13名,秀才400余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孝”,比如杨遇吉舍身搬兵救墨城,却以母年老不出来做官,谥为“孝义”公。
其中尤以六世祖太原公良臣,更以“孝友”闻名于世。
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即墨“杨家将”的孝闻逸事。
孝友忠勤·杨良臣
恩师亡故祭祀终身,单骑招安占山贼寇
杨良臣(1462~1529),字舜卿,号南庄。青年时,父亲武邑公杨泽卧病在床,杨良臣昼夜服侍,形影不离。其时正当盛夏,往往十几天顾不上梳洗。杨良臣的授业恩师是莱阳人宋琮,担任河南灵宝县令时死在任上。宋琮没有儿子,杨良臣就身穿孝服亲赴灵宝,往返五千余里,护送老师灵柩归葬于故里,且为之祭祀终身。
明弘治十一年(1498),杨良臣中了戊午科举人,被任命为山西太平县令。
他为政宽厚爱民如子,因而社会安定百姓乐业。
当地士民还专门绘制《太平鸣琴图》,以感其德。
后来,因为母亲逝世,杨良臣回到即墨老家守孝,期间在城南另建了一宅子,名叫“南庄”,并在庄内建了一个“瞻云楼”,他经常凭栏东眺,吟诗著文,著有《南庄遗诗》。
三年孝服满后,嘉靖元年(1522),杨良臣补任山西黎城县令。
嘉靖二年(1523),潞城县贼首陈迁在青羊山上聚众数千余人,打家劫舍,扰乱四方。
山西巡抚、巡按都熟知杨良臣的才德,委任他为泽、汾、壶关八州县兵民武装的统领前去围剿。
杨良臣看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决然铤而走险,单骑进入山寨。
面对众匪,他以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智慧,陈述利害,最终使陈迁等全部顺服,还家为民。
当嘉靖皇帝得到胜利的消息后,立即下圣旨褒奖:“杨良臣忠勤可嘉,赐白金二十五两,贮丝两表里。
”
嘉靖三年(1524)七月,由御史降为潞州州判的王正宗,赴任经过黎城县时,仍摆出一副御史的架子。
杨良臣因公差外出,被王正宗怪罪不回县迎接,因此种下仇恨。
嘉靖七年(1528)正月十八日,山西都指挥霍锦、泽州知州王朝雍、潞州知州郭铿合兵围剿外来的流冠时兵败,霍锦被杀,王朝雍、郭铿被邦掳入山。
巡抚无奈,只得广求善于招抚之士,希望能救出二官。
训导赵从虎举荐杨良臣:曾经三次抚寇成功,恩德信望向来让人折服,足以担当重任。
而此时杨良臣正被充军,巡抚召见后信誓旦旦地说:“你当年抚贼屡立奇功,而朝廷未曾重赏,这次如果能再树奇功,救出二官,我等定会奏荐,必有大封重爵。
”杨良臣回应道:“臣但以图报为重,不敢以望报为心。
”随之,杨良臣前后三次深入贼巢,宣示朝廷恩典和权威,猛批其种种罪状,说明利害关系。
终于使牛聚财等四千一百人放下武器,愿做良民,并将王朝雍、郭铿交给杨良臣。
经统计,共缴获盔甲四百副,弓五百张,箭一万一千支。
岂料王正宗见杨良臣立了大功,十分嫉妒,竟极力主张对已归乡为农的百姓进行屠杀。为此,杨良臣亲自书写奏疏,情真意切,明达其害,安排二弟杨良士带好疏文上报朝廷,终使王正宗的阴谋未能得逞。是年(1528)杨良臣不幸殁于任所,其政绩载入山西通志,祀黎城名宦,即墨乡贤。
杨良臣是在《莱州府志》中唯一被列为“孝友”者。嘉靖辛酉(1561)也曾有为他和儿子杨盐树立的“世步青云坊”,可惜毁于明末战乱。
孝仁慈善·杨盐
清廉之名江北第一,解甲归田教导晚生
杨盐(1523~1601),字尔贡,号炼庵,是杨良臣第三子,明嘉靖二年(1523)出生于父亲任职的山西黎城县。性情至孝,自幼聪慧,四岁时杨良臣用对对子的方式考他,杨盐应声立就,甚受父亲钟爱。六岁时,父亲病逝,他哀伤如成人。
嘉靖四十年(1561)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
万历庚辰(1580)被选拔为山西吉州学正。
吉州地处僻壤,比较闭塞,人文不兴。
杨盐锐意改进,鼓励当地读书人立志进取。
对勤奋优良者给予奖励,对懒惰落后者进行鞭策,对贫穷不给者给予资助。
一时间,吉州士风大变,“诗书道义以比于邹鲁焉”,与沿海文化昌盛之地不相上下。
当时正遇到吉州连年灾荒,杨盐目睹逃荒饥民饿死于荒郊之惨状,作《流离叹》奏请朝廷予以赈济,文字感人,朝廷允予为之发粮赈灾,从而使吉州百姓得以活命。
万历癸未(1583年),杨盐考选江苏沛县令,离开吉州赴任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他关爱优待老年人,矫正社会上的陈规陋习、歪风邪气,免、降不作为、不称职的官吏,张榜公示被法办的案犯,沛县因而大治。
杨盐治漕时,一次,他听到一艘船上有人号哭甚惨,打探得知是一位应戍者因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卖掉自己的四个孩子,因而悲泣。
杨盐立即倾囊相助,为之赎回孩子。
曾有诗赞杨盐此举曰:“小窗闲与儿曹话,要种心田学好人”。
杨盐清廉耿直,不媚上官,清廉为江北第一。
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至沛县,向杨盐索取银两,被杨盐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便捏造罪名,对其参奏,杨盐遭此陷害,而拂衣归里。
沛县百姓前后数千人赴京为杨盐申冤,杨盐亦上疏朝廷,申明原因,得以昭雪。
杨盐归故里后,常与故交挚友蓝田、黄作孚等人在“味道楼”赋诗谈经,琴书自娱。在“承桂堂”里,教导晚生不忘先尊,勤习功课,成就学业。很多学子前去问奇质疑,杨盐都耐心解答,从不厌烦。乡里人都非常珍视他的指点,从而感到非常荣幸。明万历二十五年(1601)杨盐病逝于即墨故里,吉州以名宦祀之,载郡县人物志。
欢迎广大网友向半岛都市报即墨记者站反映新闻线索:
1、可拨打我们的报料热线:85057386,可能线路繁忙,请耐心等候,最好工作时间拨打。
2、可将线索或材料发至邮箱446081733@qq.com,会有工作人员专门处理。新闻线索一旦被采纳,记者会第一时间和你联系。
期待你的来电、来函与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