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没有什么骂那些师风不正、师德不全的老师的古文?
古人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初闻此言,余不之信。
盖余私塾所读以来,所遇良师者,亦不少焉。
今岁余初入大学,方信斯言不虚,盖余未之遇也。
今之大学者,托扩招之名,广敛横财,遂使天下学子,无论良莠,皆榜上有名。
猫狗之流,俨然骄子同列,呜呼悲哉!
然天下大势,欲使有生之人,皆从文流,此亦不为过也。
余所以不平者,在今之师道不存矣。
夫为师者,事不过三: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今观之,亦有三事:消遣怠工兼职也!
更有甚者,误人子弟,淫人子弟,杀人子弟者亦有之!
悲哉!
今之为师者,业不精者有数,德不立者有数。
余曾于课读之余,数诘某师,其汗下淋淋,继而恼羞成怒。
此殆古人所谓“都都平丈我”之流哉?似此无能之辈,且高居“教授”之名,安享俸禄,尸位素餐,学子何辜!
?又有钻营牟利者,鄙清流,羡达贵。
故常思谄媚,可怜一方净地,成敲门砖处,三尺讲台,乃无心眷顾。
每日惟思勾心斗角,逐虚名焉。
似此,亦吾等之大不幸也。
更有淫心炽热者,道貌岸然,伪为忠厚,实则猎艳花丛。
每见丽殊者,则佯作关切,或诱之以物,或动之以情,污人子女。
此乃下下流之者,以禽兽冠之亦不为过。
今之世风,唯利是逐。
人心不古也久矣!
余每读先圣孔子与其弟子之事,辄掩卷太息。
欲振颓风,厉清正,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叹焉。
固念师德今不存,余或可另辟他途,尝夜读古籍,寻古人为师焉。
此亦可谓“舍近求远”乎!
殆为今之“为师”者笑乎?
二、历史上对老师的称呼都有哪些?
师: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没有例外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还有以下称呼博士: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经学教师称博士祭酒 :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相当于现代国立大学的教授. 学官:汉代太学教师的称谓,也称"校官".到东汉时,太学教师被称为"讲郎"
教习:我国封建社会主管课试事项的官员.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师称教习.清末兴办近代学堂,也沿称教师为教习. 教谕:宋代在京城所设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元,明,清时,县学皆设教谕,为正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西席:又称西宾,讲席.古时人们对家庭教师的尊称.因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给教师安排的座位西向东,故教师尊称为西席,西宾,讲席
三、孔子是如何论述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的?
①
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历史,让普通人也受到了教育,这是历史的进步。而从孔子教授的“六艺”看“礼、乐、射、御、书、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可以说,就是象孔子这样的人把官府的学问传到民间,才有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再到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达到了高潮,孟子在这里和众人辩论,荀子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应当说,荀子在稷下学宫的经历为后来的儒法合流奠定了历史基础。
我十年前曾在阿里巴巴论坛写过对孔子教育的感悟,我在《我看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说“我们看《论语》你会发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是平等相处的!
而孔子对学生的问题都是有问必答,而且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老生常谈的教育!
这我们从他对子路还有子贡的教育中可见一斑!
也可以说,孔子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给激发出来了,不但让他的学生学习了六艺,更主要的是教育了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有用的人!
”
还有“而我们看看现在的教育作到《论语》说的了吗!
我还拿我已经解释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来说,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怎样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让你怎样把以前学的再反复的复习,那就不是快乐的学习了!
其实,《论语》第一章《学而》为什么以这句话作为开篇,我想你只要了解了《论语》你会发现,这是孔子在教导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处世!
而这句话我在以前说是孔子对道每天都接近一点,那是多么快乐!
而这个道可以是形而上的道,也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道,也是人生之道!
也可以说是你每天在学习中都知道一点人生的道理,那时多么的快乐!
而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怎么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比他们学习了多少知识更有用!
而这句话虽然过去了2500多年,我想对于老师的指导意义还是很大的!
今天再看,我还是这样的观点,学校光是教知识是不够的,要知道学校最重要的教育是德育。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一点需要全社会去推动。
我在《我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说“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的未来!
重视教育还应该从正确的方向认识教育,否则也是误入歧途!
社会是复杂性的,学生是多样性的,只有把多样性融入起社会的复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可塑造的一方面,有的适合这个,有的适合那个!
可是现在的教育却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子,这样怎能融入社会的复杂性呢?!
其实现在的教育,有时也真应该向古人学习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从做人到其他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所以那时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因为,那时的教育已经给他们了,但不要忘了,并不是不出门,而是把知天下事的东西学到手了,就去治天下事了!
而且,先生还根据学生的潜质,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有教无类’多样性的教育模式!
今天再看,我还是觉得孔子在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上值得今天的教育学习的。就象我还写过《从孔子教育子路说起》,我说了孔子是收曾经戏弄他的子路的,而且子路从一个奇装异服的不良子弟到为了儒者之死而正衣冠的人,这是不是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学习的呢?!
要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到今天还是先进的,他的“有教无类、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教育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师说》中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
师道,我理解为“孔子的教育观”和“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从师之道,我理解为“接受教育的态度”。
在教育观上,1.孔子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2.他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进一步引申可以推及到每一个。
3.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综合孔子其他言论,我的看法是不能单纯理解为做官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能承担社会职责的有才能的人。
4.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上述内容,可以理解成孔子的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观。
在教育方法和接受教育的态度上。
③
孔子的教育思想异常前卫,用如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愉快式的素质教育。
他深厚的仁爱,饱满的激情,豁达的心境,民主的精神,均为他的这一教育教学理念提供可能。
1.即景抒情: 孔老师仕鲁碰壁被迫匆匆辞官“不脱冕而行”,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带数十随从弟子走走停停,前后14余年,周游6国。
这10余载的教育可谓是标准的面向世界,面向社会了。
在此之间,孔老师尤其注重利用形形色色生活画面对学生施以教化。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面听之。
使子路问曰…
”弄清事实后,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又如有一天孔老师一行在林中偶遇一佝偻承蜩,老师便询问,子巧乎?有道乎?从而引出对学生的“小子识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幽默风趣。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说他的老师现在是累累若丧家之犬。
子贡以实告诉老师,孔老师竞欣然笑着说“形状,未也。
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
”自我评价切情切理,一笑一答,融合着浓郁的师生情谊。
…
四、古代学生遇见老师称自己什么?
门生。古代的老师与现在老师不一样。任课老师,负责教学的老师,都不是老师,而是先生。参加科举考试时,主考才是老师,或称为坐师。明清时期,士子,十分看重与老师的关系,双方相互支持,在朝中,同气连枝,互为奥援。在县州府互通信息,是朝中最容易结成的朋党。如老师之间有龌龊,学生之间必有冲突。
弟子、学生、门下……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教师,将成为伟大的教师。伟大的教师,创造出伟大的教育奇迹。古希腊,人们称教师为“智者”;古代中国,教师必须具备“智者”和“仁者”。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经相当陌生——
【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
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
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
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师傅这一称谓迄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老师。
【师父】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
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
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保】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亦师亦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后来泛指老师。如清代龚自珍《抱小》:“小学者,子弟之学。学之以侍父兄师保之侧,以待父兄师保之顾问者也。”
【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学术,天下宗师,皆呼为徂徕先生。”
④
弟子、学生、门下…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
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
现例举如下:下愚《红楼梦》第 120 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牛马走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
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
走,犹仆也。
言已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
”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
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
如今言仆矣”。
敝人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仆司马迁《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老臣《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并非只有君臣关系的人才能自称“臣”,如《扁鹊见蔡桓公》:“今在骨髓,臣是以天请也”。
愚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妾《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妾”限于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但不仅仅限于具有夫妻关系的女子在丈夫面前的自称。
小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
下官官员自称“下官”。
《孔雀东南飞》:“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小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小的在暗中调停”。
小子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学生孔尚任《桃花扇》:“个个是学生提拔,如今皆成大僚了”。
不仅读书人可谦称学生,官场中人也可谦称学生。
《金瓶梅词话》第 74 回:“西门庆道:‘也是淮上一个人送学生的’”。
又谦称为“学儿”。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学儿是这彭泽县一个县丞”。
小可《水浒传》第 41 回:“小可不才,自幼学吏”。
小生孔尚任《桃花扇》:“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
“小生”是读书人的自称。
小老《儒林外史》第 3 回:“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小老”是老年人的谦称,又说成“小老儿”。
《儿女英雄传》第 8 回:“公子,你折杀小老儿了”。
卑人元高明《琵琶记》:“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称孝?”“卑人”犹言鄙人。
卑微《伍子胥变文》:“今乃不弃卑微,敢欲邀君一食”。
鄙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也可自称“鄙”。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鄙为崔氏妻,二男一女”。
鄙夫东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
老奴《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
“老奴”作自称,限于臣仆。
鄙臣《晏子春秋•谏上》:“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
”“鄙臣”犹言小臣。
鄙生明陈子龙《上石斋师》:“二者必有所审,无俟鄙生之忖度也”。
“鄙生”为学生的自谦之称。
鄙老《晋书•王接传》:“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
“鄙老”是老人的自谦之称,犹言“老朽”。
老朽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义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不佞《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老拙宋人陶 《清异录》:“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
不才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以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不才”意为没有才能。
老鄙张隐《文士传》:“老鄙相闻,饥渴甚矣”。
老仆《史记•魏其武安俟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乎?”贱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三韵》:“文人试静听,贱人请具陈”。
不肖明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重以不肖连赛困顿”。
作兼称,多用于父母死后。
贱士清龚自珍《暮春以事趋圆明园》:“期门嘱威武,贱士感蹉跎”。
“贱士”为读书人自谦之称。
不孝儿林觉民《与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
贱臣《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
“贱臣”是在君主或上司面前的自谦之称。
婢子《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杜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奴南唐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奴”作为自称的谦词,通常用于女性,偶而也用于男性。
古代一些少数民族臣下在其主子面前也自称“奴”。
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下臣《左传•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执事,以为端节,要结好命”。
《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君,士大夫则曰下臣”。
在下《范进中举》:“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谦称实是一种卑称,所以往往用一些贬义词语,表现自己在对方面前的低下鄙劣。
有些字眼甚至很不好听。
如清代著名作家郑燮 ( 号板桥 ) 对明代戏曲家徐渭(号青藤道士)极为钦慕,便自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现代名画家齐白石也愿做“走狗”,其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诗中的“雪个”指清初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老缶”指近代书画家吴昌硕(号缶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