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发现不少人对自己所做工作做烦了,总想换个岗位,但最后折腾了一圈,还是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是什么原因呢?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我在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做人事管理,有一次,有一位长的很好看的女销售提出了辞职。她原来是做文案策划的,领导觉得她形象好,表达也不错,很适合做销售,就鼓动她去做销售,还以高额提成诱惑她,她架不住领导的劝,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结果还不满两个月,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干下去了!
她觉得做销售特别难受,倒不是业绩压力。主要是有一个心理关让她过不去,她说不想跟客户“说违心的话”,公司产品明明没有那么多优点,还非得说的真有其事,因此在介绍产品优点的时候,她总是难以启齿,内心里很挣扎;而且经常都在外面跑,陪客户吃饭和应酬,她对这种事情感觉特别不适应。
虽然她心理清楚,这是销售工作的一部分,但就是很难说服自己干下去,她矛盾了很久,才最终鼓起勇气提出辞职,她打算以后再也不做销售了,态度非常坚决。
而且我试着劝她恢复原来的岗位,她也不干,她已经很厌恶这个地方了,只想着早一点离开。
有时候,领导用一个人,也许是出于帮她发展的好意,但往往只看到了对方的外在条件,很有可能安排给了对方一个很痛苦的位置。
这样的事情,我想在职场当中绝不是一件两件。
与上面这个事情相反的是,公司有个总经理秘书,她原来是做销售的,而且在上一家公司销售做的很棒,业绩排在公司前3名。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在公司销售干的好好的,总想着做文职尝试一下,不想做销售了,于是公司给了她做总经理秘书的机会,一方面这是个文职性质的岗位,另一方面,这也能让她利用以前的经验,协助总经理处理一些对外商务工作。
想法是好的,但是当她真的当了总经理秘书后不久,我就发现,她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跟人说话无精打采,完全没有了过去做销售时的风风火火。
我曾经跟同事说,像她现在这种情况,想让她做回销售也很尴尬,毕竟这是她当初自己的选择,我猜她干不长。
果不其然,一个月不到,她就提交了辞职申请。
这样的现象,在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中,真的是比比皆是。
通过我对身边那些转岗案例的梳理,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大部分调岗都不成功!
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能力的问题,还是意愿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后来,我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亲身经历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话说德鲁克在20几岁的时候,先是做证券分析师,做的非常出色,后来去了一家私人银行当经济学家,同时兼任3名高级合伙人的执行秘书。
这3名高级合伙人,一名是70多岁的公司创始人,另外两名都是三十五六岁。一开始,德鲁克只是跟后面这两名合伙人接触,大约3个月后,创始人把他叫进办公室,劈头盖脸就说:
“你刚来这里的时候,我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现在还是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愚蠢,简直是愚蠢到了极点!”
由于那两位年轻人的合伙人每天都把德鲁克夸上了天,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你可以想象出,德鲁克当时是一种怎样难堪的情景。
接着创始人告诉他:“我知道,你在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你做的是证券分析,就会让你待在原来那个地方。你现在成了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可是你做的还是证券分析。你想想看,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在这个新岗位上取得成效呢?”
这番话让德鲁克深受触动,从此以后,他才开始真正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角色,逐步进入了正轨。
经历过这件事情,德鲁克不无感慨的说:
“我做咨询顾问60年,给许多国家的许多组织提供过服务。我在所有组织中见过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最大浪费,便是提拔不成功。许多能干的人被提拔到新的岗位上,但真正成功的人不多,有不少人更是彻底的失败,更多的人既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成了平庸之辈。
他们走上了新的岗位,做的却仍然是在老岗位上让他们得到提拔的那些事情。因此,他们并不是真正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做的事情是错的。犯了跟我一样的错误。”
德鲁克的这番话可谓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好好去品一品。
作为职场人,看上去,你所在的公司岗位很多,好像许多工作你都能做得来。
事实上,真正适合你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
因为有些工作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外在条件,你没有真正去领会一份工作的内涵,以及需要你承担什么样的新角色?你所认为的简单,其实不过是一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调岗换岗,但最终都失败了的原因!
回过头来,我们拉长了时间去看,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做各种事情,甚至换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但是,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找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还是要回归你的本心,按照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原则做事,做你真正愿意做的事情,做你渴望的工作,这就叫知行合一。
这种道理,在今天和在几千年前都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人性没有变。你不能成为别人,你只能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