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笛韵非凡带你领略诗词笛韵
笛子流源的两种说法
首先,笛:俗称“笛子”或“梅”。
一种说法:据考古发现,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文物中,有两支笛,斜吹,无笛膜孔。
另一种说法:早在七千年前,我国就出现 了如同今天的六孔笛形制的笛子,但其材料是由大禽鸟的骨头制成的。
根据考古推理,我国的笛子绝非外来乐器,而是古已有之的。
诗词里的笛子
“黄帝命伶伦作笛,伶伦模仿凤鸣之声制六律,模仿凰鸣之声制六吕。”
——《吕氏春秋·古乐篇》
这时候形容笛声如凤凰之鸣。
近世长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己。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长笛赋》马融
此时又说笛声似龙吟了。
那笛子的声音究竟如凤凰之鸣还是似龙吟呢?
直到唐代诗人李白在《宫中行乐辞》中才有了更为明确的说法: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从此才有了龙笛凤箫的说法。
据《笛艺春秋》中所述,
笛子被美称为龙笛或玉笛,故“玉龙”即成为了笛子的代号。
“簪柳娇桃嫩,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
——《瑞龙吟》吴文英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听黄鹤楼吹笛》
所以,玉笛、龙笛、玉龙都是指笛子。
再后来,由“玉”又联想到“霜”,
“霜竹”是笛子的异称,
吹笛又被雅称为“喷霜”。
“潮声起,高楼喷霜,五两了无闻。”
——《锁阳台》周邦彦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辛弃疾
汉唐时期,笛子是重要的军乐器。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宋代时期,流传的“鼓笛曲”,
“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
是对“鼓笛曲”演奏的生动写照。
当时,笛子在整个民间音乐中已有了很重要的地位。